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一生的忠告著作讀書心得體會3篇 經典著作的讀書心得,供大家賞析。
一生的忠告著作讀書心得體會1
我看過很多名著,其中《紅樓夢》最吸引我,讓我百看不厭。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藝術的頂峰。作者曹雪芹積十年心血精心撰著,前后增刪五次,還沒完成全書,現(xiàn)僅存八十回,后四十回由后人續(xù)寫。
《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為一條主線,中間穿插著賈府興衰這第二條重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了府內的日常生活,又敘述了一系列重要事件,情節(jié)波瀾起伏;其間又糅合了朝廷、官場、市井乃至鄉(xiāng)間的人情世故和風俗習慣,稱得上是一本百科全書。
尤其是全書塑造了大批的人物形象,諸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賈政、劉姥姥等一個個躍然紙上。說來奇怪,在這些人物中,我竟然最喜歡王熙鳳。看看黛玉初進賈府的那段,眾人都“低聲屏氣,恭敬小心”,唯獨王熙鳳人未出面,笑聲先至,她潑辣、開朗、外向的性格一下子就凸現(xiàn)在讀者眼前。隨著故事的進行,王熙鳳在賈府中的地位愈發(fā)突出,個性也愈來愈張揚,從秦可卿亡故開始攬大權,“鳳姐忙得茶飯無心,只是因為平時好強,怕別人褒貶,所以費勁精神,籌劃得十分整齊。”別人都說王熙鳳逞能,而我覺得她作為古代的女子,敢于在關鍵的時候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又能把事情辦得非常漂亮,真是難能可貴!
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王熙鳳也不例外。她那種善于玩弄權術,謀害他人的壞心腸我們應該拋棄,要不然就會“機關算盡,反害了卿卿性命”。
《紅樓夢》中我最喜歡的章節(jié)是第十四回“共讀《西廂》”和第十七回“劉姥姥進大觀園”。共讀《西廂》寫了寶玉和黛玉住進大觀園后,小廝茗煙給寶玉買了本《西廂記》,寶玉拿書到了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坐在石頭上從頭細看,忽然春分吹來,桃花紛飛而下,如下一場桃花雨。真是如詩如畫一般的意境,讓我恨不得變成書中人物,和寶玉一起去享受那種人間仙境。
接下來就是寶玉和黛玉并肩促膝,共讀西廂了。共同的愛好,相同的興趣,讓她們深深地被西廂記吸引,讀得恍如入無人之地,真是一對情投意合的癡人,一幅神仙美眷的畫面……
劉姥姥進大觀園則利用劉姥姥的眼光,描寫了賈府極其奢侈繁華的盛世場面,然而好景不長,這樣的人家也會在頃刻間大廈就塌了,眾兄弟姊妹則有的死了,有的遠嫁,有的出家,好一個悲涼凄楚的故事。
假期里正好電視里又在播放最新的《紅樓夢》電視劇,看了電視劇,又勾起我再看《紅樓夢》書的興趣。可是再讀它,依然如夢。
一生的忠告著作讀書心得體會2
《一生的忠告》這本書,是一位貴族的父親寫給兒子的系列信件組成的。在信中,有對兒子錯誤的批評,有對兒子取得進步的贊賞與欣慰,有對自己曾犯過錯誤的反思來勉誡兒子等等。文中不時地展現(xiàn)出作者的博學與豐富的人生經歷,本書跨過漫長的時間間隔,現(xiàn)在仍能帶給我們很多啟示。作者慈祥可親、積極勉勵年青人的形象躍然紙上,就像你身邊有一位溫諄長者在一直關注你的.成長。
讀了這本書,我有一種抑止不住的感動,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類似的成長關注,有來自家里的父母,有來自學校的老師,還有其他長輩與朋友們。他們對我有投入全身心的培養(yǎng),有誨人不倦的教誨,有向人生目標的引領,有細微生活的相助,他們所做的這些,是將他們的知識、經歷與人生財富,無私地伴我成長,幫助我實現(xiàn)夢想。但這些有時因為我固執(zhí)的錯誤,并一定換來我真正的理解,從而錯失了在成長道路上更向前的機會。作者的兒子最終沒有達到他父親那樣的高度,其實跟許許多這種錯失有關。我們如果能更開闊心中的天地,摒棄頑劣的固執(zhí),那一切會變得更明亮,更有高度。
另一點對我感觸的是,作者在信中對兒子說,有些本領,你一旦拋棄了,可能就再也不會或再也不去學了。記得我小學剛開始的時候,也去學過素描,后來因貪圖輕松,沒再堅持下去。現(xiàn)在已過了很多年,每當我在家里看到積灰的畫架與畫冊,都會有后悔。很多成績的取得,往往并不難,就是要有一種堅持的信念。持之以恒信念,會帶我們去追逐夢想,實現(xiàn)夢想。
《一生忠告》是本名符其實的好書,是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讓我們身邊再多這么一位溫諄長者。
一生的忠告著作讀書心得體會3
纖細的露珠羞答答地滴落在荷花卷舒的花瓣上,以分毫的清涼滋潤了它嬌媚的笑靨,這種地蝶夢般的甜美,令露珠心醉了;蕭索的清風飄縈縈地纏繞在竹林致密的竹葉上,以微妙的秋語推開了它寂冷的心窗,這種梧桐般的空靈,令清風銷魂了;皎潔的明月光暈暈地映襯在房屋細碎的瓦片上,以輕盈的'羽翼簇擁了它堅實的脊梁,這種揚帆般的圣美,令明月癡柔了。自然界總是這樣,在探覓生靈萬種間的通融,在通融中純化,在純化中盡美。草木精靈以靜綠掩映緋紅,而自己卻得了落花歸根的給養(yǎng),使自己漸近可觸的陽光。
在很多時候,人文社會即是自然環(huán)境的再現(xiàn)與超越。我們的人性同樣擁有熏衣草的留醉、向日葵的燦爛、三葉草的堅貞。。。。。。我們又何嘗不像自然萬物那樣在唇齒相系,輔車相依這早已命定的法則中達到生命的盡美。
“我自橫刀向天笑,且拿勇氣寄乾坤”,這是欲立一世偉業(yè)的意氣。我們去拼殺、去搏擊,渴望得到自我的天地,一片任意的領空。恰似一只荊棘鳥,我們將身體深深地扎進荊棘的刺尖上,讓血淚譜寫生命的壯美。我們可以選擇就這樣寂清一生后悲壯地死去,我們同樣可以選擇在默默地奉獻中點滴嚼味生命的韌性,就這樣給予一生后坦然地死去,這兩種生命的結束方式都很壯美,但對于生命本身,卻有著云泥之別。
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人在天堂與地獄間游返,考察人們的生活狀況。在地獄,他看到命運的呻吟與慘苦。他們每人手持一把一米長的勺子,手握勺柄,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勺中的飯食,在饑餓的折磨中忍受歲月對生命的蠶食。相反,在天堂,他看到人們一個個紅光滿面,令人震撼的是,他們用飯勺在相互喂,就這樣順當當?shù)叵硎苤谑罆r未曾有過的幸福。我們無法否認,這看似純明的現(xiàn)象卻強烈地擊打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到從容、淡定、樂觀的態(tài)度—這種持久魅力的情懷。
生命的本原應是這樣,在為他人的付出中以心靈碰撞的火花映襯自我人生的華彩。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曲短暫而清綿的旋律,只有將生命的旋律凝聚為一曲交響,生命才會有日出噴薄的稚嫩美,氣壯山河的崇高美,紅紅霞映天的成熟美。
每個人只有在社會的溶流中,盡獻自己的一份力,為他人為這個社會而付出,他的生命才有可能完美。完美不是一種高度,而是一種大度;完美不是一種傲然,而是一種淡然;完美不是一種孑立,而是一種平立。
生命可以不美,但不可以不莊重,不崇高,不大度,不通融。
唇齒相系,輔車相依,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在于他得到的感恩,并不在于他獲取的利益。
愿你的生命奔騰如大河,容天地胸懷,攜一世豪情,在干涸處分幾支岔流,馳騁于遼闊的中原大地。
一生的忠告著作讀書心得體會3篇 經典著作的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 《時間簡史》讀書心得體會范文10篇 今日簡史讀書心得體會
★ 2022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范本3篇(《西游記》讀書心得體會)
★ 老舍的著作《駱駝祥子》優(yōu)秀讀書心得3篇(讀老舍的駱駝祥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