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6篇,歡迎參閱。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1
01這個節(jié)目的前身是英國的《Letters Live》,是邀請莎劇演員等為觀眾朗讀各個時代的信件?!兑娮秩缑妗方梃b了這種形式,結(jié)合了中國人自己的情感表達方式和語言溝通方式,打造出獨特的浪漫。
本節(jié)目的導演關正文表示:為了節(jié)目達到更好的效果,他率領節(jié)目組,從全國大圖書館、檔案館、文學館、博物館、文史研究機構(gòu),名人故居,民間以及私信收藏家等手中,初選了千余封信件,再精挑細選,選出了最后的百余封信件來讓觀眾欣賞。
邀請嘉賓讀信,解信。一個立臺,一位讀信人,幾百位聽眾。再配上一束柔和的燈光,用書信交流,讓心靈對話,使人感到了一陣安靜與深邃。
很多人都會問,這個節(jié)目想表達什么?
我想說:用簡單的方式,表達深邃的`思想,感受文化的精髓。見字如面,提筆交心。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歷史長河波瀾壯闊。我們在一些不經(jīng)意的信件中,在特殊情況下的家書中,一封封感情真摯的表達,一段段充滿回憶的歷史,更是一首首人性的贊歌。
當觀眾被各種千篇一律的真人秀節(jié)目膩壞了的同時,近期一檔沒什么噱頭的綜藝節(jié)目《見字如面》卻安安靜靜地火了。節(jié)目當中,一群“老戲骨”朗讀著普通人們早年的往來書信,他們的演繹聲情并茂,可以在尋常的書信故事當中發(fā)掘出情感內(nèi)蘊,這樣的表演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使人們“見字如面”、情真意切地感受到過往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以及打動人心的人情味。
02這幾期看下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代才女林徽因?qū)懡o徐志摩的訣別信《我不愿成為拆散你們的根源》。由蔣勤勤朗讀。
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里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jīng)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
我怕,怕您那沸騰的熱情,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火,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雙眼睛。上次您和幼儀去德國,我、爸爸、西瀅兄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的底蘊,那里藏著我的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嗎?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嗎?又真的奉還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嗎?我們還會重逢嗎?還會繼續(xù)那殘斷的夢嗎?
這就是愛情。一段為世人所贊嘆的才女林徽因用自己細膩的感情,用懷念而又不舍的悸動在年僅16歲時,就寫出了這樣的詞句。
林徽因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徐志摩說: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但這愛情發(fā)生在了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這是天下最遺憾的一對兒。徐志摩遇見林微因,恨不相逢未娶時;林微因看到徐志摩,不能承受破壞他人婚姻之痛。
讓林徽因逃離激情、逃離歐洲的,是張幼儀的眼睛。作為這愛情的被傷害者,張幼儀的目光洞悉一切,哀婉入骨。林徽因的退出并沒能挽救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離婚喪子之痛,也讓張幼儀一夜長大,從羞怯少女轉(zhuǎn)身成為鏗鏘玫瑰,成為中國第一代女銀行家。
只有16歲的林徽因最終選擇了退出。她給徐志摩寫下分手信,我們無法想象一個16歲的少女,竟能如此細致地感受和表達愛情纏綿中的痛苦與決絕。
蔣勤勤的演繹,完全化身為林徽因,讓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拒絕。一種濃烈的愛,不舍的情懷,更感受了心惜訣別的情。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對你的愛不會變,但我終究逃不過她的眼神,逃不過自己的心。我希望我們的一切彼此珍惜,希望我們能再續(xù)前緣,但這一切就交給上天安排。
03還有就是張國立聯(lián)手王耀慶讀的1983年畫家黃永玉與戲劇大師曹禺之間的往來書信。張國立和王耀慶所讀的這兩封信,被認為是中國當代文壇一段赤誠相見、披肝瀝膽、見骨見血的交流。
1983年,黃永玉寫信給有“中國的莎士比亞”之稱的曹禺,毫不掩飾地表達對他的仰慕傾心“我愛祖國,所以愛你”;更在信中諍諍直言,“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 曹禺接信后,視若珍寶,夾在相簿里反復翻看,還叫來妻女和他一同閱讀,最后還把那用毛筆寫就的9頁長信裝裱起來,掛在墻上,時刻提醒自己。
收到黃永玉的信十三天之后,曹禺同樣也回了黃永玉一封長信,感謝他的坦率和真誠,并由衷地希望,”但愿迷途未遠,還能追回已逝的光陰”。
這就是友情。一段讓人不禁感嘆的真誠。
來自x,公認“全中國扮演金領最有說服力“的實力男星王耀慶演繹當年59歲的黃永玉,他慷慨陳詞,澎湃鏗鏘,把鬼才黃永玉的率真坦誠和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與“黃永玉”的激越高亢不同,張國立把曹禺的沉著厚重卻又睿智敏銳的一面刻劃的入情入理。節(jié)目完整呈現(xiàn)了繪畫大師和戲劇大師的思想交匯,其思考之銳利,言辭之懇切,令人動容。兩岸兩大實力派男神同臺飆戲,如被角色附體,高潮迭起,觀眾大呼過癮。
從這里,我們體會了思想的飽腹,便得知文化的韻味。獲得了人文的關懷,便感受了真誠如見的溫暖。
04《見字如面》,它的出現(xiàn),恰逢其時地撫慰著信息爆炸時代的痛點,比如通信越來越便捷,但交心越來越困難,比如面對面坐著,但大家都只顧看自己的手機。
懷舊是人類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我們中國人則對于“憶往昔”有著更深和復雜的情感體驗,書信這種已經(jīng)逐漸消失的物件以及它所承載和連接的生活方式,卻在信息時代,通過娓娓道來的朗讀,喚起了人們心底的一些念想。
近期一些包括《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等之類以文化為核心的節(jié)目走紅以后,讓我們更多的發(fā)現(xiàn)中華文化的逐漸缺失。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時代,我們提筆忘字越來越明顯,更別說隨口的詩詞運用與背誦。
所以,當我們在鋪天蓋地的娛樂真人秀中眼花繚亂,迷茫的時候,更需要詩詞歌賦的滋潤,需要文化精神的洗禮,讓我們著干涸的思想和心靈得到充足的營養(yǎng)。因此,那些專注于表達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傳遞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審美品位的節(jié)目廣受好評。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2
近期,一檔讀信的節(jié)目火了:一封封信,幾位老戲骨的深情講述,使得x衛(wèi)視的《見字如面》引起觀眾的共鳴。
隨后,央視的《朗讀者》火熱開播。3月4日,麥家登上講臺,現(xiàn)場朗讀了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并分享自己與兒子麥恩的一段往事,讓觀眾不覺間涕淚俱下,有人甚至將這封信封為“2017最感人家書”。
《查令十字街84號》里寫道:“一旦交流變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翹首引頸、兩兩相望,某些情意也將因而迅速貶值不被察覺。”而書信,正是這樣的保留情意和時間的特別方式。
書信,歷來是人們流露真情的方寸之地。家人之間,通過家信能夠淋漓暢快地表達真切的關愛;情人之間,有時候當面無法表述的情感,通過書信就能夠向?qū)Ψ奖磉_出口語無法傳遞的細膩、動人的情感。
當人們在電視上津津有味地聆聽一封書信時,他們聆聽的是什么?其實是一種情感的共鳴,一種心理的共振。
仔細看,觀眾不難看出,整個讀信過程,歸亞蕾的眼睛都是通紅充血狀態(tài),這是她為準備節(jié)目而熬紅的。她把自己要讀的信件反反復復地看,少說也讀過二三十遍,很多信件都到了可以脫稿的地步。
張國立也在第一期中兩次登臺,一次他演繹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一次他和王耀慶攜手演繹黃永玉和曹禺的往來書信。朗讀韓愈腦路清奇地給鱷魚寫信時他敲山震虎、恣肆揮灑,演繹中國莎士比亞曹禺回復朋友黃永玉率真的藝術批評時,他收斂沉潛,豁達穩(wěn)重。
對于一個身兼數(shù)職的當紅實力派而言,張國立的行程從來都是滿滿當當,但他僅聽到“見字如面”四個字,就被深深打動,毅然決定擠出時間前來。對于張國立來說,表演藝術家的稱謂實至名歸。觀眾對于他的每一次亮相都給予高度贊賞,認為他都已經(jīng)不是表演,而分明就是最真實自然的寫信人本身。
x演員王耀慶,在《見字如面》舞臺上一掃過去觀眾對他“全中國最適合扮演金領的演員”的定式思維,展現(xiàn)自己的多元形象塑造才華。“一張面孔下隱藏著無數(shù)的可能性”成為觀眾通過《見字如面》對原本就魅力四射的王耀慶新認識。而他自己也表示,在《見字如面》投入到完全不同的寫信人的角色里,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也非常過癮。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3
我上一次寫長信大約是在高三的時候,也就是八年前了,那時候被限制用手機,書信里還保留著最后的情感記憶。情動的,茫然的,爭執(zhí)的,瑣碎的,每每翻起,見字如晤。而現(xiàn)在,我們都退化到不費心思的只發(fā)微信短句寒暄聊天了。
好可惜,那些很真摯情感的表達方式仿佛在文化中斷層了。接著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知如何寫信,快速的生活反而讓人變得遲鈍。
白巖松說,你有多久沒談心了?現(xiàn)代網(wǎng)絡中,各種朋友圈,你可以跟很多人聊天,但卻找不到人談心。其實是一樣的,談心就像寫信,只是不同時代為了真摯的交流采取的不同方式罷了。
但我們逐漸摒棄了這些。因為我們節(jié)奏快,因為我們不愿等待。
那樣太可怕了。
我記得看《最好的時光》時候,最打動我的不是張震跑了好多個地方去找舒淇,而是最初他要去當兵前,到舒淇打工的臺球室,對她欲言又止,直到店打烊他走了,不出一會又回來敲門板,對她說“我寫信給你”。那種輾轉(zhuǎn),猶豫,情動的一刻,就是最好的時光。雖然放在今天用微信表白心動依然是會存在,但今天可能拒絕更快,因為缺乏等待。
當然也不僅限于情信,只做一比方,我們需要反思。
今天看了第一期《見字如面》,節(jié)目想法很好,請來幾個名家念信,信念出來是對的,有的信婉轉(zhuǎn)雋秀,有的信鏗鏘有力,有的信詼諧風趣,也有的信飽含深情。
黃永玉寫給曹禺的信文采斐然,良工不示人以樸,王耀慶演繹也堪稱本期最佳。
就情感而言,更觸動于蕭紅的信,如果能讓湯唯來讀或許更好(她演的《黃金時代》讓我覺得蕭紅就是她那個樣子那個氣質(zhì)的),蕭紅寫這封信時的`年齡也都是與湯唯現(xiàn)在相仿的。感念于那句“因為你也是他們之中的一個,于是我就把你給忘了”,還有那句“中國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蕭紅的一生很短暫,充滿了寒冷、苦悶與饑餓,但她的文字總是柔和、堅定也飽含希望,是她的偉大之處。
節(jié)目缺點是對信的解讀太浮于表面,首先女主持人的功力不行,功課也沒做足,其次女教授雖然學富五車,但儼然疏于揣測作者內(nèi)心用意,解讀略有偏頗。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4
今日下午觀賞了《見字如面》,尤在讀聞一多信件時不知覺潸然淚下。節(jié)目制作方成功地營造出文學氛圍,讓人確是搭載著信件,穿越時空,對話于古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你是理性的經(jīng)濟學家,也許你是嚴謹?shù)目茖W家,也許你是只跟數(shù)字說話的程序員,但在這個節(jié)目中,導演成功地將你拉入一個充滿文學氣息的殿堂。
除卻節(jié)目配以優(yōu)秀的朗誦者、合適的燈光、精挑細選出的信件這些因素,我談談讓我深有感觸的兩點。
一、100%的真實感;唯有當事人親身經(jīng)歷的、最真實的情感足以感染他人。信件乃當事人所寫,不假他人之手,不被粉飾涂改,所以顯得真誠厚重。我們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的心不同意他口中所言時,他的姿態(tài)與表現(xiàn)是令人尷尬的,而這種尷尬斷難使旁人產(chǎn)生共鳴。今年春晚許多人在回憶陳佩斯,有這樣一則評論讓我印象深刻:“那時的演員表演時透出一股子自信,把自己內(nèi)心認同的觀點、現(xiàn)象幽默的表達出來,自然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F(xiàn)在的演員機械式的演繹、生硬的情感切入,脫離了實際,他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會是這樣嗎?肯定不是的。”這評論恰是精辟,真實是真人秀的實質(zhì),共鳴因它、尷尬也因它。
二、歷史的交互;這樣一封信件,它不是來自于這個時代,它描繪的不是這個時代的物欲縱橫、房價飆升,而是濃縮了那個時代,或是抗日將領的民族大義,或是五四青年的高遠志向,或是三毛的愛情與孤獨......這些信與我們隔了一個時代,或是一段歷史,我們感覺新奇,更甚至,它使我們感覺清醒?;钤诋斚職v史前進步伐當中的你我,通常無法突破時代的限制,因此我們的認知、思維、價值觀都刻上了屬于這個時代的烙印。那么,同樣的事情,不同時代的人是如何地思考與選擇呢?因此,這種歷史的交互確是令人陶醉。
下文附上聞一多在五四期間寫給父母的信件《孩兒在此幫忙,絕不會有任何危險》內(nèi)容節(jié)選:
國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強權(quán),無公理,全國人民瞢然如夢,或則敢怨而不敢言,獨一般學生敢冒不韙,起而抗之。雖于事無大濟,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且男在校中,頗稱明大義,僅遇此事,猶不能犧牲,豈足以談愛國。非謂有男國即不亡,乃國家養(yǎng)育學生,歲糜巨萬,一旦有事,學生尚不出力,更待誰人。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5
盡管手寫書信的時代已經(jīng)悄悄溜走,但是《見字如面》仿佛文化界的一股清流,將書信最純粹的一面展現(xiàn)在了大眾面前。帶領的觀眾重新溫習書信里不為人知的感動與記憶?!兑娮秩缑妗芬詴诺姆绞街匦聠酒鹆酥袊嗣裥闹袑诺哪欠萸殂骸?/p>
節(jié)目入選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封信,不分時代、人物,真實全面的再現(xiàn)了中國各個階段。從春秋到民國,一直到現(xiàn)在,人性的善惡交織,時代的重檐迭蕩,在書信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達。
第一季的《見字如面》邀請了娛樂圈的諸多明星,例如林更新、張國立等人,他們用聲音扮演寫信人,在各大媒體以及現(xiàn)場觀眾的注視下把信件一封封讀出來。這些信件里飽含著太多的個人情感與時代背景。當每讀一封信是,我都感覺是在重溫一個歷史場景,使自己置身其中,國破家亡、羈旅悲愁、盛世王朝一一通過文字生動形象的表達了出來。當時的社會氣象以及歷史人物,仿佛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
書信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一大成就之一,守住傳統(tǒng),匠心以成。在當今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社會生活里,電腦、手機等科技產(chǎn)品充斥著人們太多太多的生活時間,書信仿佛漸漸被人們所遺忘。而這樣一、一檔的綜藝節(jié)目,仿佛又喚起了我對書信的熱愛。心急的我立馬給媽媽寫了一封信。書信仿佛就是通往心靈的快遞列車。每當落筆寫信,或者讀信,都能感覺到自己仿佛身臨其境,沉浸于情感之中不能自拔。
書信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嬉笑歡騰,但它卻用最實在的方式打開人們的心靈。
我愛《見字如面》,更愛書信。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6
世事有正必有反,有浮躁必有安靜,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只有你認為對的
見字如面已經(jīng)第二期了,這一期依然如上一期一樣很感人,當然有人說,沒事情看那么傷感的東西干啥,我回一句,如果你覺得傷感,那么你還是好人。我不會因為馮小剛寫給老婆的情書而覺得感動,但是卻會因為老一輩革命家的堅持而流淚;不會因為死亡而動搖,卻會因為真情而觸動。
第一期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對老革命家的千封情書,一開始是很有趣的,這其中有因為沒有經(jīng)歷過的無知,也有他們表現(xiàn)出的快樂,好比看破了時間和距離的直視感。他們33年的書信往來中,都為了在一起而努力,如果換做現(xiàn)在,也許只是放棄事業(yè)或者金錢,但是那個時候,是為了國家,為了名族,為了你們和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拼命,不論是前線的戰(zhàn)斗還是后來的工作,直至退休才真正的生活在了一起。
退休了以后,他們更是把自己的后半生放在了下一代的教育上,用畢生的積蓄和剩下的生命灌溉這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從20xx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建了2所小學和30多個愛心書屋,當主持人問道干到什么時候,老軍人給的答案是,這個事業(yè)只有繼續(xù),沒有到此為止,只有繼續(xù)干下去,如果我們其中一個走了,我們的任務要由他一個人完成,所以后來留下了兩句話的遺囑——遺產(chǎn)捐獻希望工程,遺體捐獻醫(yī)療研究。
這就是他們這兩個老黨員最后的黨費。
這就是他們這兩個老黨員最后的黨費。
這就是他們這兩個老黨員最后的黨費。
在這里致敬軍人,致敬那些有愛心的人們,只要心中有愛,世界都會變美好。我想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為什么能發(fā)展那么快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第二期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兒子寫給母親的一封信,因為他生病了,很嚴重的病——白血病
這個信的主人公是個研究生,很努力很努力,為了這個家在奮斗著,可是一場病幾乎壓垮了整個家庭,問題是是否能活下來還是未知。人們都說越努力越幸運,但是努力卻不幸的人何其多,一時間不禁讓人懷疑前輩說的話是否正確,所以也就有了我開頭寫的那句,世事無絕對,但是又好比另外一句話,努力了還有希望,不努力希望都沒有,我們?yōu)槭裁磁δ?,不就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要提升成功的概率,讓成功快點來臨嗎?
聽著書信,能夠感受到作為一個絕癥患者的糾結(jié),不舍,堅持,愛。糾結(jié)是因為死了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但是母親會后悔一輩子;不舍是因為還沒有好好活過一次,也沒有好好孝順母親;堅持是因為還有希望,不能斷了家人的這份念想,愛是毫無保留的為家人,為母親,為了那些關心他的朋友和陌生人。我能夠感受到,他其實已經(jīng)對死亡無所畏懼了。
世界并不會溫柔的對我們,但是世人會溫柔的對你,我們會溫柔的對你,其實有一句話我到今天才意識到應該升華一下,凡事總要試一試,不試一試都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厲害,應該改成——你下定了決心的事,不是試一試就可以的,而是絕對不能放棄,這樣全世界都會幫助你實現(xiàn)的,你要相信這一點!
最后我想和大家說一句,生活有的時候過的太快了,現(xiàn)在更是被各種新聞覆蓋,甚至被各種垃圾消息覆蓋,我不要這樣的消息,我覺得一條消息看一次就可以了,但是現(xiàn)在是一直發(fā)一直發(fā),王寶強的家事,都過去一年了,還在這里占據(jù)我們的眼球,占據(jù)我們的時間,這樣真的好嗎,不如和愛的人去看場電影,在生命中留下點足跡。
觀看《如面》心得體會范例6篇相關文章:
★ 學校大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范例3篇(大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1)
★ 孩子教育與家長溝通心得體會范例3篇(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心得體會)
★ 向時代楷模彭士祿學習心得體會范例3篇 觀看時代楷模彭士祿心得
★ 員工培訓學習心得體會范例精選6篇(公司員工培訓心得體會總結(jié)范文精選)
★ 學生開學軍訓活動的心得體會范例3篇(小學生軍訓活動心得體會)
★ 幼兒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范例3篇 幼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大全1500
★ 中學生名著讀書心得體會范例3篇 初中教師讀名著的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