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如何形成教學風格心得體會免費3篇,以供借鑒。
如何形成教學風格心得體會免費1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讀書心得體會
教學風格是教師經(jīng)過長期教學實踐而形成的,符合自身個性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的一種獨特結合。教學風格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長期的積累與總結而形成的。一般要經(jīng)過摹仿一學習一借鑒、獨立——創(chuàng)造——反思——再創(chuàng)造和教學風格形成三個階段。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是____(省、市、區(qū)、縣)第二師范學院教授閆德明的著作。該書分為“教學風格研究的成果述評”、“教學風格案例的多維解讀”和“教學風格形成的內(nèi)在機制”等三個部分,對教學風格進行了深刻的闡述。讀了此書,再來對照自己教學生涯的一些案例,感覺受益匪淺。
每一個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對待學生問題上,在課堂問題處理上,在課堂結構設置與課堂內(nèi)容的組織上,都有自己的經(jīng)驗,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呢?我認為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注重基礎。在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把握與梳理,注重構建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一節(jié)課的效率,不搞花架子。每一節(jié)課下來,都要學生梳理一下這節(jié)課的要點,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作為教師,要常常反思自己教學的得與失,閃光點與不足之處。
二、拓展思維。教師的教學活動不應該只著眼于課本,而應與現(xiàn)實生活相融,關注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關注社會現(xiàn)實生活,和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相契合,立足于個體生活,去引導個體生活,引導學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開發(fā)學生潛能,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合作意識,強化創(chuàng)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個性與健康心理,具備未來精神。
三、學教互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一些愛與寬容,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是欣賞,對學業(yè)基礎較差的學生多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與自己比,每天有所進步、有所提升。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感情、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四、啟迪心智。掌握知識不是目的,知識必須轉化為智慧,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也只有在知識的引導下,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心智活動。智慧,能讓我們戰(zhàn)勝躁動的軀殼,讓我們擁有高貴的品質,讓我們飛離存在的泥沼,讓我們無愧于生命的光輝。
風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要在教學實踐中一步一個腳印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如何形成教學風格心得體會免費2
觀看《如何形成教學風格示范課》后心得體會
2014年6月8日,我們教研組學習了如何形成教學風格示范課。通過觀看示范課我對教學風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心中對自己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也有了定向。
教學風格應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風格,有的教師喜歡旁敲側擊不斷啟發(fā);有的教師喜歡開門見山拔云見日;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一言九鼎,如同知識的化身讓學生默然嘆服;有的教師是和風細雨,如同朋友般與孩子們?nèi)跒橐惑w;有的老師的課堂樸實無華,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的老師的課堂巧妙設計,引導學生對簡單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平常我聽其他老師的課,常常被他們的精彩之處打動,在教學中總是想將他們的優(yōu)點集于一身,最終卻做不到,我想教學沒有好壞風格之分,只有高低之妙,一名教師的教學風格一是與其個人性格有關,二是與其個人際遇有關,三是與其個人知識素養(yǎng)有關,只要有利于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學生心智的開發(fā),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與情感的發(fā)展,那么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形成什么樣的教學風格都是好的。
我要形成什么樣的教學風格?什么樣的教學風格才適合我?對于初出茅廬的我沒有一點頭緒,通過觀看這些示范課,了解了什么是教學風格后,我心中對教學風格有了些理解,可是對教學風格還是一知半解。記得剛給這些孩子上課他們不理解上課講的,說的。有的時候他們會對我說說他們喜歡某某老師的課,某某老師講的課他們能聽懂,而我講的課他們聽的不太明白。我想如果這些算是他們的教學風格的話。那么,我對我的教學風格形成就有了一個定向,我要最求一種 “幽默風趣,自由輕松”的風格
李能琰
2014年1月9日
如何形成教學風格心得體會免費3
蘇霍姆林斯曾經(jīng)說過:“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yǎng)的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特色?!毙抡n程改革強調(diào)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首先就應有自己的教學個性,有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風格,它們會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學習品質的形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也許有人認為,從事教學時間長了,有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自然會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就錯了。教學風格是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長期不斷追求與探索,達成符合自身個性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獨特結合的結果,是教師教學藝術成熟的標志,而這僅靠經(jīng)驗是不夠的。
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教師,沒有教學經(jīng)驗,摹仿,是一條重要的學習途徑。教師可以選擇著名專家學者、名家高手模仿,也可以選擇身邊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的教師模仿。摹仿他們的教學方式、方法,甚至手勢、語調(diào),學習他們?nèi)绾翁幚斫滩?、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學習他們具體的教學組織操作策略,等等,不斷豐富、提高自己。
摹仿,需要鑒別。如果只是簡單地照搬照抄,滿足于拿來和移植,就易出現(xiàn)形式化傾向,反而使教學難以開展,使自己更加困惑,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教師必須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了解自己異于別人的個性心理、興趣特長、思維品質、審美情趣等,注意選擇和摹仿與自己教學個性“潛質”相一致的風格特色,使其具備適宜移植生長的“親合性土壤”,讓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掌握和利用,做到發(fā)揮優(yōu)勢、揚長避短,為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做出定位,并“定向”發(fā)展。
摹仿,需要琢磨。教師對自己所摹仿的教學風格與特色,要學會用現(xiàn)代教學理念進行分析,去粗取精,抓住精髓,再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加以大膽嘗試與實驗,做到不拘一式、不限一法,把適合自己的加以內(nèi)化吸收,使別人的經(jīng)驗“為我所用”,并結合自身優(yōu)勢不斷創(chuàng)新,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方式和方法來探索性地進行教學,邁出形成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重要一步。
摹仿是為了獨立與創(chuàng)造。當模擬達到一定熟練程度之后,教師應能結合自己的實驗與探索情況,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調(diào)整或改造所借鑒的部分教學風格與特色,找到適合自己個性和特長發(fā)揮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并有意識地加以培育,從而使自己的教學風格逐步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
教師最終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還必須超越單純的摹仿,擁有改革與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向傳統(tǒng)的教學觀、教學方式挑戰(zhàn)。教師應勤于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善于對傳統(tǒng)教學的某些弊端進行分析,并時刻思考自己的教改思路與方案,不固守現(xiàn)行的或老一套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方法;注意結合個人特長或教學需要選擇突破口重點攻關,以點帶面,建立新的教學風格,不斷實現(xiàn)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等等。
教師最終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需要教師擁有深厚的個人修養(yǎng)基礎,熱愛教育,熱愛教學,熱愛學生,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有高度的教學熱情和“樂教”精神,把教學當做一項藝術性的事業(yè)來認識和追求。這是教師追求教學風格的前提。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風格是打開藝術之門的鑰匙。”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是從事教學工作的理想境界,它有利于加快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速度,有利于深化教師的教學思想,有利于激發(f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性,每一名教師都應不懈地努力。
教學風格形成心得體會
教學風格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風格心得體會
學習教學風格心得體會
教師教學風格對于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影響
如何形成教學風格心得體會免費3篇相關文章:
★ 教學風格形成心得體會共4篇 感受最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