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2022感動中國彭士祿感人事跡心得體會3篇,供大家參閱。

2022感動中國彭士祿感人事跡心得體會1
雖為英烈之后,但彭士祿一直很低調,“我從沒背過這個包袱,更不會以此自居。我只是一個普通黨員”。
工作中,彭士祿既嚴謹細致,又“敢于拍板”。有人問他:“為什么敢拍板?”他回答:“其實有個秘訣,一定要用數據說話?!崩卫握莆諏嶒灁祿?,是他大膽決策的科學依據。他曾這樣要求自己:“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但人總不完美,對事物總有幾分模糊。這時就要不恥下問、調查研究、收集信息,通過試驗等來搞清楚?!?/p>
在公事上,彭士祿一點都不馬虎。在私事上,他也一點都不計較。他夫人患風濕性心臟病,但為支持他的事業(yè),也來到常年潮濕的山溝里為模式堆的啟動運行而奮斗。
彭士祿這樣看“明白”與“糊涂”的關系:“做一個明白人談何容易?他要有超前意識,對問題有新思路、新見解;對工程技術能親自計算主要技術經濟數據;對工程進度能說出某年某月應辦哪幾件關鍵事;對技術攻關能親自掛帥出征,出主意,給點子……但當一個糊涂人則更難,難得糊涂。凡對私事,諸如名利、晉升、提級、受獎等,越糊涂越好?!?/p>
彭士祿的病房中,始終掛著一頂海軍軍帽,帽子上繡著中國的核潛艇。彌留之際,他已無法進食,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卻仍然關心著我國核動力事業(yè)的發(fā)展。彭士祿曾在自述中這樣寫道:“我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彭士祿曾說,自己一輩子干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這兩件事,無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核潛艇是大國重器,于無聲處壯國威;核電則是戰(zhàn)略性高科技產業(yè),事關國計民生。彭士祿用自己堅挺的脊梁,賦予國家自立、民族自強無窮的力量。
2022感動中國彭士祿感人事跡心得體會2
2022年3月22日,中國核潛艇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士祿走完了96歲的人生。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彭士祿“時代楷?!狈Q號,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彭士祿同志的先進事跡。1925年11月,彭士祿出生于廣東海豐,是我黨的早期領導人、我國農民運動的先驅彭湃烈士之子。他3歲時,母親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義。次年,彭湃被捕就義,年僅4歲的彭士祿成了孤兒,也成了敵人的“眼中釘”、懸賞搜捕的“通緝犯”。為了躲避追捕,彭士祿過起了“姓百家姓、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先后有了20多位“爸媽”。在黨組織多名革命者用鮮血和生命的護衛(wèi)下,他先后輾轉香港、澳門和延安學習生活,在黨的培養(yǎng)下成長成才,也更加堅定了他的報國之情。彭士祿在莫斯科留學時的照片
抗戰(zhàn)勝利后,彭士祿以優(yōu)異成績被選派前往蘇聯學習化工專業(yè)。1956年,陳賡大將訪問蘇聯時,秘密詢問即將結束留學的彭士祿,愿不愿意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yè)。他只道:“只要祖國需要,當然愿意!”
1962年2月,彭士祿被任命主持核潛艇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fā),開始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yè),并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無圖紙資料、無權威專家、無外來援助,所有人都沒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僅有的參考資料,是從報紙上翻拍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一個從外國帶回的核潛艇模型玩具。
從1967年夏天開始,彭士祿來到四川西南部大山深處代號為“909”的基地,指揮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建設工作。
在克服了種種技術難題后,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4.6萬個零部件全部實現自主研制,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3年,彭士祿聽從組織調動,轉入核電站建設領域,被任命為大亞灣核電站籌建總指揮。年近花甲之年,他再一次踏上了共和國核電事業(yè)的拓荒之路。那一年,我國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而大亞灣核電站總投資需要40億美元。既沒有足夠的建設資金,人才技術也尚處空白,在這種情況下要建成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的商用核電站談何容易?面對這一場代表國家的“商業(yè)博弈”,彭士祿奔波各地籌集資金,參加一輪輪商業(yè)談判,他的各項開創(chuàng)性工作,為大亞灣核電站快速開展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87年,大亞灣核電站順利開工,然而為了這一刻操勞了兩年的彭士祿卻已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任務。當時,他已經被國家委任為秦山二期核電站董事長,負責建設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商用核電站。彭士祿有個著名綽號叫“彭拍板”。他常說:“對了,功勞算你的;錯了,責任算我的?!?/p>
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彭士祿像一頭拓荒牛一樣,從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到自主研發(fā)核心技術,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核電領域的攻堅戰(zhàn),引領我國核電發(fā)展走上了快車道。彭士祿在工作
一造核潛艇,二建核電站!一輩子干了兩件大事的彭士祿,在他看來,中國的核動力事業(yè)發(fā)展到今天,絕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功勞,而他自己“頂多算其中的一顆螺絲釘”。
2015年10月,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彭士祿傳》,作為“百年追夢:共和國科學拓荒者傳記系列”之一。2020年11月,在彭士祿離開這個世界前的最后一個生日,他心里念念不忘的,依舊是那句最初的誓言:“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貢獻一切!”
2022感動中國彭士祿感人事跡心得體會3
20__年1月15日,中國核工業(yè)創(chuàng)建,周年之際,彭士祿生前最后一次出現在鏡頭前,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國家的核事業(yè)。
彭士祿的一生,始終熱愛黨,熱愛祖國。他3歲母親犧牲,4歲父親彭湃英勇就義,1951年留學蘇聯,學成歸國就投入到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究論證中。
為了研制新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彭士祿他們從零起步,他重行動、不空談,埋頭苦干,開拓進取,使得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上馬兩年后開工,開工三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1974年8月1日,正式列入海軍戰(zhàn)斗序列,創(chuàng)造了世界核潛艇史上罕見的速度。此后,彭士祿又做起了我國核電發(fā)展的拓荒牛,先后組織引進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指揮自主設計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成功讓我國實現了核電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為了祖國的核事業(yè),彭士祿隱姓埋名工作了數十年。49歲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晚年基本失去了胃功能,只能靠一根鼻飼管提供營養(yǎng)。但他從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個人要求,始終以國家的利益為先。20__年3月22日,彭士祿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2022感動中國彭士祿感人事跡心得體會3篇相關文章:
★ 黨員學習張桂梅事跡個人心得體會3篇 張桂梅黨員事跡的心得體會
★ 關于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4篇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
★ 認真學榜樣學先進事跡心得體會6篇(開展學做榜樣心得體會)
★ 202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顧誦芬觀后感心得3篇 感動中國人物顧誦芬觀后感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2022觀后感3篇(2022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感動中國十大人物3篇(關于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觀后感)
★ 最新2022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事跡觀后感3篇(25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觀后感)
★ 2022榜樣6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10篇(觀看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