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西游記讀書心得2022【3篇】(讀書心得西游記),供大家參閱。
西游記讀書心得2022 1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名著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的四本書,到了初中還被列入必讀書目。《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這本書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tǒng)治意義的神話作品,情節(jié)新奇、幽默風趣,人物性格鮮明。
本書以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五人為主角。全書共有100回。1至8回寫石猴出世、學道、大鬧天宮、地府、天宮,到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8至12回寫取經(jīng)的原因的來歷,交代取經(jīng)緣起。13至100回寫唐玄奘赴西天取經(jīng),一路收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為徒,有得小白龍化作白馬坐騎,歷經(jīng)千難萬險,終于取得真經(jīng),返回東土。
要寫全書的讀后感,還不如去寫主角們的讀后感。第一個是我和大家最喜歡的孫悟空。孫悟空是唐僧的大弟子,會七十二變,騰云駕霧,擁有一雙能看清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又能隨心變大小的如意金箍棒,他占領花果山,自稱是齊天大圣,與如來佛斗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來經(jīng)過觀世音菩薩點化,后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jīng)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孫悟空桀驁不馴、敢作敢當、嫉惡如仇、重情重義,但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惡作劇。
第二個是心地善良的唐僧。唐僧是西天取經(jīng)的領導者,是一個虔誠的信教徒。他崇信佛教、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第三個是豬八戒。他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后又因為調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唐僧西去取經(jīng)路過云棧洞,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jīng)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
第四個是沙僧。他不像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八戒那樣花癡不改,他是一個一讓人想起來,就有一種平和的感覺的人。他放棄了他原先的妖怪身份,一心跟著唐僧,忠心不二,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雖然在《西游記》中他不常出現(xiàn),但他卻是書里不能缺少的主角。
第五個是白龍馬。白龍馬原先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后來因為縱火燒毀玉帝賞賜的明珠觸犯了天條,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取經(jīng),之后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jīng)。取得真經(jīng)后,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還于龍身。
同學們,不管你們之前讀過幾次,在這我還是要“隆重”的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畢竟是四大名著之一。正不愧是名著,情節(jié)真可謂是出神入化!
西游記讀書心得2022 2
為了尋找、追求、實現(xiàn)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的戰(zhàn)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這個道理是我在《西游記》中總結出來的。
《西游記》中的人物性格及其特點想必大家都熟之又熟了吧,那么我就不對這個話題加以討論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jié)是:唐僧師徒四人在宛子山波月洞內(nèi),一個千年尸魔,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孫悟空外出巡山的機會,先后變成上山送齋的村姑和朝山進香的老婆婆,花言巧語使唐僧和豬八戒上了當,可兩次均被孫悟空識破并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妖怪第三次化為一個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軟、善惡不分的弱點,三施攻心計,孫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執(zhí)迷不悟,即使老丈為妖怪化也不準孫悟空去打,還念緊咂咒來懲罰孫悟空。孫悟空為了取經(jīng),忍住痛苦,終將老丈打下深澗。妖怪又假冒佛祖名義從天上飄下素絹,責備唐僧姑息孫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寫貶書,孫悟空懇求師傅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孫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孫悟空走后,妖怪將波月化成天王廟,唐僧、沙僧中計就擒,八戒乘僚逃走,去花果山請孫悟空來救師傅。孫悟空雖然被貶回山,扔不忘取經(jīng)大業(yè)和師父的安危,準備下山。見八戒來求援,立即趕往波月洞。孫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妖怪,自己變成老妖的模樣來到洞內(nèi),伺機搭救師父。
孫悟空為用事實教育唐僧,設計誘惑妖怪又化成村姑、老婆婆和老丈的模樣,使唐僧目睹要壞本來的面目,悔恨自己不該亂發(fā)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孫悟空。這時孫悟空現(xiàn)出本相經(jīng)過激戰(zhàn),消滅了妖怪。師徒四人經(jīng)過此翻磨難,重踏征途。——這就是經(jīng)典的“三打白骨精”。
唐僧那么笨,去西天取經(jīng)為什么要非得帶上唐僧呢?而且還由他領著四個本事大過于他的徒弟?孫悟空幾個筋斗就可以跑到西天把經(jīng)取回來,就是豬八戒或沙和尚慢一點也可以把經(jīng)取回來,實在不行讓“水下王子”變的白龍馬跑去把經(jīng)書背回來也就是了。小時候每看到唐僧被騙時,就回有一種莫名的氣憤感,覺得唐僧總是拖累幾個徒弟。而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去西天取經(jīng)為什么要帶上唐僧了,西經(jīng)不是什么人都能取到的,取經(jīng)的人要仁道、善良。作者不只是為了讓我們看唐僧的笨,而是想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起初,只有唐僧是真正善良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白龍馬都是因為犯了錯被貶到唐僧身邊。最后,每個徒弟經(jīng)過了這些困難和挫折后,變成了正直、善良的人。
一個由魔到佛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奮斗,歷盡苦難。癡心不改,終究會有苦甘來的一天。我們要勇往直前,體驗取經(jīng)路程的艱辛,知道因果報應這個道理,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西游記讀書心得2022 3
《西游記》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志怪類小說的巔峰之作。《西游記》的情節(jié)豐富,人物經(jīng)歷復雜,身份更是千奇百怪,有被貶下凡的卷簾大將、天蓬元帥,有被鎮(zhèn)壓的齊天大圣……而他們的師傅是如來曾經(jīng)的弟子——金蟬子,就連坐騎也是龍王三太子,而就是這樣的隊伍卻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在吳承恩的筆下,無論妖魔鬼怪人神,皆栩栩如生。在閱讀《西游記》時,里面的人物就好像活了一般。
《西游記》中人物各有神通,各有命運,如哪怕是驍勇善戰(zhàn)的孫悟空也有克星——二郎神;縱使是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也難逃被貶下凡的命運。而作為普通人的唐僧,卻是懸賞價格最高的。誰叫傳言稱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呢?也就難怪妖怪百般阻攔了。
在《西游記》中,我并沒有特別喜歡的人物。姑且聊聊以下幾個吧。
孫悟空號稱齊天大圣。它擁有火眼金睛,可以看出任何妖怪的原形,其本領高超,是除魔除妖路上的一大主力。也正是如此,孫悟空也有著他自己的驕傲。他是天生石猴,是天生神獸,可謂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饒是如此,他卻被金箍牢牢束縛。也是因為金箍,他才被肉眼凡胎的富有慈悲心腸的師傅死死束縛,很多能力無處施展。但就算如此,也擋不住悟空上天入地的腳步,擋不住他斬妖除魔的步伐。
唐僧在《西游記》中本為如來的徒弟,但由于后來被貶,才成為了主要的取經(jīng)人。但是他是肉眼凡胎一個!沒有任何辨別妖與人的能力,常常人妖不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誤會悟空。師徒之間分分合合,可謂一大悲哀。但即便是這樣分分合合,師徒四人也達到了靈山取真經(jīng)的目的。
豬八戒是除魔隊伍中的另一主力,他天生好色,懶散好吃。許多時候悟空與師傅的風波都和八戒都脫不了關系。豬八戒也是三位徒弟中最黏師傅的一位,同時豬八戒也是最嫉妒大師兄的。因為豬八戒一直認為自己才是大師兄,但誰讓孫悟空入門比他早呢?即便如此,他在除魔斬妖時也出了很大一份力。
沙和尚是孫悟空一路上最忠誠的粉絲。沙僧一路上默默無聞,不愛說話,但自從有了他,悟空和八戒總算空出了手,重活臟活全給沙和尚包了。誰讓他是三師弟呢?就連我們的小龍馬都比他早,不過這不妨礙他成為三個徒弟中的一個。沙和尚是個和事佬,是他經(jīng)常在師徒分離的時候兩邊勸;同時他也是孫悟空最信任的人,另一個自然就是小龍馬了。
三個徒弟一匹馬,正是因為他們,《西游記》才如此精彩。也正是因為他們,我們才經(jīng)歷了一次取經(jīng)之旅。是他們讓取經(jīng)之路不再沉寂,是他們的努力與堅持不懈,才達成了最終目標。
西游記讀書心得2022【3篇】(讀書心得西游記)相關文章:
★ 經(jīng)典名著小說西游記讀后感范文3篇(西游記讀后感范文大全)
★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和啟迪范文3篇 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