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
最近,在學校開展的師生共讀活動中,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無邊的愛的沐浴。
這是意大利的一名叫亞米契斯的作家在三年級寫的共一個學期的日記,日記里寫了每月故事中的人物和在學校的同學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尊重殘疾人……的精神。例如,《一個不幸事件》中,羅貝蒂為了救一個快被車撞到的男孩,不幸被軋斷了一條腿;《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中的朱里奧為了減輕爸爸寫封套的勞累,他準時晚上12:00起來偷偷地寫封套,卻因白天勞累遭到父親誤解;《倫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棄兒做了哨兵,不顧子彈襲擊,爬上樹偵查情況,不幸中彈身亡……而這些事的.思想,都出自同一個思想,同一個信念,那就是“愛”。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們?nèi)プ觯グl(fā)現(xiàn)。
我記得還在上幼兒園時,看見了一位殘疾人,他走路時一拐一拐的,腳也跛了。當時我不懂什么,也學著他的樣子走,覺得好玩,結果小伙伴們都笑掉大牙?,F(xiàn)在,我感到很慚愧,因為我沒有尊重他,如果他知道,一定會讓他心里永遠留下這樣一道傷口。
在我們生活中,愛是無處不在。我們也應該學會并做到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尊重殘疾人……這樣才能做個好學生,還會得到同學、老師和父母的贊許和尊重,這就是愛的強大力量。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2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愛的教育》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日記體小說,這部小說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以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中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簡單,風格樸素,感情濃烈,展現(xiàn)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動人畫面,是19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10本小說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剛剛上四年級的學生,出生在一個生活相對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學習勤奮努力,待人誠摯友善,安利柯的父親是位工程師,家里的條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安利柯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
安利柯的身邊有著一群心地善良、充滿愛心的同學。班長代洛西是個熱忱的孩子,當他得知克洛西的父親是服刑回來的人時,為了不傷同學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著這個秘密。當面對克洛西的父親的時候,代洛西真摯的話使這個曾經(jīng)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間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氣。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學是卡隆,這個火車司機的兒子具有高尚的心靈,面對被欺負的弱小者他常常會挺身相助。紳士的兒子諾比斯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諦為一點兒小事吵架,在開明的家長的教育引導下,兩個孩子反而成了親密的同桌。
同學克洛西的父親因過失殺人入獄,克洛西的母親靠沿街賣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論怎樣困苦,母親都要讓克洛西去上學。朱利亞為了幫助父親抄寫公文而累壞了身體,面對父親的責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亞忍受了下來,并堅持幫助父親抄寫公文。當父親終于明白兒子為何身體每況愈下,學習成績直線滑坡時,父子倆痛哭著抱在一起。波萊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獎章,他的這份榮譽令父親幡然醒悟,從此改過自新,成為一名勤奮的好鐵匠。
安利柯的老校長是一位和藹的老人,他的兒子當志愿兵不幸犧牲后,校長常常帶著學生去看路過的軍隊,向軍旗行禮,教導孩子們要愛國。畢業(yè)時,安利柯好他的同學們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自己的老師和校長,心中充滿了無限敬佩與感激之情。父親也特意帶安利柯乘火車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學老師,給他上了一堂“尊敬師長”的好課。
正如其書名所暗示的,《愛的教育》宣揚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生活中處處留下愛的印記。安利柯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起來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全書把“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無不包含一個“愛”字。這個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卻總讓人怦然心動,甚至淚流滿面,提醒人們學會用一種溫暖的眼光看世界。
《愛的教育》蘊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zhì)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zhì)的基礎。在全書中我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fā)展。特別值得欣賞的是,安利柯的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當安利柯對沿街乞討的母親表現(xiàn)出漠然的神情是,父親是這樣及時地寫道:
“安利柯啊!好好聽著!不幸的人伸了手求乞時,我們不該假裝不知的??!尤其是對于為了自己的小兒而求乞的母親,不該這樣。這小兒或者正饑餓著也說不定,如果這樣,那母親的難過將怎樣呢?假定你母親不得已要至于對你說:‘安利柯??!今日不能再給你食物了呢!’”這一番話足以證明父親的那顆金子般的心,他希望孩子富有愛心和同情心。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3
最近幾天讀了意大利著名兒童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有幾點讓我非常感動。
首先讓我感動的是恩利科(文中主人翁)有一個非常友愛的家庭,他的父母都非常關心他,經(jīng)常寫信告訴他做人、做事的道理。這讓我想起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十分喜歡我,爸爸對我的`學習、生活、愛好等都牽掛在心,每次從外地回來都給我買書,買我喜歡吃的食品,我有什么困難都和老爸說,我們一起共同解決。媽媽對我的關心也是無微不至,她對我的要求非常嚴格,都說“嚴師出高徒”,這一點我是感受深刻哦!
其次讓我感動的是恩利科非常愛他的同學、老師。我也非常喜歡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我的語文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風趣幽默;數(shù)學老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她嚴肅認真。我的同學們也和文中恩利科的同學們一樣,有的樂于助人,有的品學兼優(yōu),有的進步明顯,有的調(diào)皮搗蛋。我十分珍惜和他們的友誼,有的還是我的好兄弟呢!
最讓我感動的是恩利科對祖國的熱愛。這讓我想起前不久國慶節(jié)那天,我在家里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場景,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刻,我感到無比自豪!看到我居住的合肥市最近的變化:一條條馬路筆直寬敞;一座座高架橋凌空架起;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公園競相爭艷!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都勾起我對知識的渴望;逍遙津、天鵝湖、濕地森林公園,都留下我歡樂的笑聲;世紀金源大飯店、希爾頓國際酒店、娃哈哈大酒店、金尊國際酒店、必勝客都讓我想起美味!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著這個城市,愛著我的祖國!
正當我完成這篇作文時,收音機傳來美妙的歌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4
說起素質(zhì)教育,總有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在新華書店看到這本的時候,才感覺到,素質(zhì)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無法觸及,素質(zhì)教育原來就在我們左手和右手的轉換之間·····
我喜歡讀教育的書籍,但是卻不喜歡讀長篇大論的純理論書籍,在新華書店淘書的時候,無意中翻看了其中的兩篇,就吸引了了,這是一本游戲的書籍,暢談在玩中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目標,概述主要是結合班主任在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提煉了一些有代表的一般行為,針對性的設計了一系列教育游戲的方案,一些小游戲看簡單,卻蘊含了很大的教育智慧。
下面以游戲’寸步難行“為例來介紹自己的感受,這是一個配團隊精神的游戲,10人以小組,各組員每兩人之間在兩腿的膝蓋處用紙條打結,班主任一聲令下,組員要齊步從起點走到終點,若途中紙袋滑落要重新開始,若有人走的太快就把紙條撕破,必須在斷處重新打結,重新比賽,短的次數(shù)越多,紙帶就越小,難度就越高,”這雖是一個小游戲,但是蘊含著很深厚的道理,考考驗每一個學生耐力,培養(yǎng)學生犧牲自己,容忍他人的能力,在學習生活中也是如此,共同完成任務時,該如何妥協(xié)等,就如同大家熟知的刺猬取暖的故事。
還有報數(shù)的游戲,簡單但是可以暴露出學生的許多問題,比如急躁,喪失信心等,針對暴露的問題在進行必要的教育,告知學生如何不拋棄,不放棄鞥等,游戲雖然簡單,但是蘊含的道理很深刻,看后感覺對自己的收獲很大,對自己的教育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5
花了整整幾天的時間,終于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后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lián)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絡。家里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
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xiàn)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shù),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fā)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p>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歡迎登錄訪問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6
利用周末,從所任教班級的書庫里借出《愛的教育》,這次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沒有如第一次讀時那樣流淚,但我的心靈再次受到了洗滌。書中溢出的濃濃的親情、友情、師生情、愛國之情……平凡而偉大;書中人物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寬恕、無私、奉獻、犧牲、忠孝……使我感覺到了理想世界的情味。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兒童名著(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于1886年),它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作為一位母親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書中老師在課堂上宣讀“每月小故事”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們這些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其實故事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的功效往往比簡單的說教要好得多。
故事《安第斯山脈》(即《六千里尋母》),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lián)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
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xiàn)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現(xiàn)在孩子和學生,只要發(fā)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父母身上撒;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如果多給他們講類似的故事,相信能打動孩子們和學生們的心的,從而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再說故事《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它講了一個叫裘里亞的五年級小男孩,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常悄悄幫父親抄寫稿子,卻遭到父親的誤解的感人故事。這篇故事滲透著濃濃的親情,不僅是父親愛兒子、愛家庭,作為兒子,對父親及家庭也有濃濃的'愛和堅定的責任,實在難能可貴??赐赀@則故事,我們自身以及我們的孩子和學生都應當思考:我們?yōu)楦改浮榧彝プ鳇c兒什么?現(xiàn)在家庭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們,受著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寵愛,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墒?,他們不但不知足,反而要求更大。而父母呢?有時候一些好吃的東西全讓給了自己的兒女??傁M约旱淖优艹缘煤茫┑煤?,住得好。父母為孩子們考慮得太全面的,而孩子們?yōu)楦改缸鲞^什么呢?
另外,故事《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倫巴第的小哨兵》和《撒丁島的少年鼓手》中的人物能讓我們懂得什么是愛國之情;故事《爸爸的看護人》和《客船失事》讓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珍貴的情誼;故事《菲魯其奧的血》又給我們展示一幅歌頌親情的絢麗的圖畫;故事《少年榮獲勛章》告訴我們勇敢是難能可貴的美德……
通過故事可以使一個人明白了許多道理。記得在團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報告團沈農(nóng)華老師來我校的講座中也強調(diào):教育孩子時少講道理,多講故事,多講事例,多講別人成功的例子,這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我們在平時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應該力爭這樣做。
《愛的教育》是每個人成長中應該讀的一本書,也是每個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的應該讀的一本書,它會教給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人生,而且這種愛的力量能永遠激勵我們前進……
關于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