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觀摩教案心得體會3篇(觀摩課體會),以供參閱。
觀摩教案心得體會1
米羅爺爺這個名字我也是曾經(jīng)在一本美術書里看到,看了幾張他的畫,比較抽象,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其內(nèi)涵意義。本周美術活動正是欣賞米羅爺爺?shù)漠?,在活動前,我也認真的看了幾張爺爺?shù)淖髌?,但還是只能從表面看意思。對于這樣的欣賞活動,我想過要這樣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米羅爺爺?shù)淖髌吩⒁夂卧凇R虼?,在活動上,我就出示米羅爺爺?shù)恼掌埡⒆觽兿日J識米羅爺爺,可以想象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爺爺,然后再去觀查他的作品。
我把這個活動的目標定為兩點,一是欣賞米羅的畫,初步了解米羅作品中的繪畫特點和米羅畫中常見的繪畫符號。二是嘗試模仿米羅的畫,運用米羅畫中的符號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顒迎h(huán)節(jié)分為三個大環(huán)節(jié),首先是解讀米羅畫中的符號,重點欣賞畫面的線、形的巧妙組合。其次是介紹畫家米羅,欣賞《小朋友的書美工》第19頁米羅爺爺?shù)腵畫上米羅的其他作品。三是從米羅爺爺?shù)漠嬛羞x擇一幅自己喜歡的畫,也來畫一畫。
美術重在激發(fā)幼兒欣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對美感這個詞,我也沒有深入探究過,對其概念我很模糊。我個人覺得幼兒在語言講述和繪畫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在表現(xiàn)美了,比如幼兒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畫的感受,在繪畫中能用好看流暢的線條,鮮艷的顏色來表現(xiàn)。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對畫面的觀察很仔細,都異口同聲地說是機器人,而且能說出機器人的特征,比如頭上的觸角,機器人的眼睛跟人不一樣,還有身體的形狀也不一樣。對于機器人在干什么,幼兒很模糊,沒能說到點上,這主要是由于畫的抽象化以及幼兒經(jīng)驗的缺乏,幼兒對畫上的線條、符號不是很理解。請幼兒找聲音符號,他們找的都很好。
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請幼兒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畫進行繪畫,給幼兒極大的自由。大多數(shù)幼兒都畫機器人的音樂,畫得很細致,很讓我驚喜。
觀摩教案心得體會2
《丑小鴨》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人教版二年級收入課文時做了改編。聽這節(jié)觀摩課時,一位老師開玩笑著說:“丑小鴨之所以能夠成為天鵝,因為它本身就是天鵝。一只鴨子是永遠不能成為天鵝的?!敝車睦蠋熑α?。雖說這是一句玩笑話,但這句話不無道理,不過真這樣想,這篇童話還有什么思想性可言呢?但這節(jié)課上,教師對文本加以巧妙的加工,使之有了學習的價值。
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把重點放在了丑小鴨離家出走上。在學生明白了丑小鴨備受欺負的現(xiàn)實后,教師出示了這樣一段話:
冬天變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鴨不得不在水上游來游去,免得水面完全凍結(jié)成冰。不過他游動的這個小范圍,一晚比一晚縮校水凍得厲害,人們可以聽到冰塊的碎裂聲。小鴨只好用他的一雙腿不停地游動,免得水完全被冰封閉。最后,他終于昏倒了,躺著動也不動,跟冰塊結(jié)在一起。
這一段文字與教材的原文并不一致,原文的文字為:
天越來越冷,湖面結(jié)了厚厚的冰。丑小鴨趴在冰上凍僵了。
教材中僅僅一行的文字,教師拓展成了一段話。原來,這是從安徒生童話《丑小鴨》的原文中節(jié)選出來的。且聽聽老師的分析吧:
師:丑小鴨離開家后,日子過得更艱難了。冬天來了,他又遇到了哪些困難?
生:天氣寒冷,他在挨凍。
生:他活動的范圍越來越校
生:天氣不是一般的冷,冰天雪地,把他凍僵了。
師:是呀,這樣寒冷的天氣,要不是一位農(nóng)夫把他帶回家,他一定會凍死的??墒牵瑸槭裁闯笮▲嗊€不回家?
生:因為他受到了欺負。
生:因為家里的生活讓丑小鴨感到非?!聠?。
師:是啊,家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溫暖,就是幸福??蓪Τ笮▲唩碚f,卻不一樣。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抗爭。這種方式就是——
生:離家出走。
師:是的,丑小鴨在家里缺少了溫暖與幸福,過得如此孤獨,所以它選擇了抗爭,他希望在外面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雖然它遇到了重重挫折,但他仍然堅持著自己追求新生活的信念,所以他寧可躲在“蘆葦里悄悄地過日子”,寧愿被凍成冰塊,也不愿意回去。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丑小鴨不努力抗爭,他會變成天鵝嗎?
生:不會。
師:那他永遠就只是一只整天混在鴨群中的平庸的鴨子而已。所以,每個人遇到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學會把它們踩在腳下,只有這樣,丑小鴨才可以成為“白天鵝”。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直接點明了《丑小鴨》這篇童話的價值觀,那就是——正視人生中的
觀摩教案心得體會3
這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的課堂教學片段:
1、比較:花園原來是什么樣子的?后來又是什么樣子的?
2、指導領會:為什么花園會有這樣的變化?
(1)找一找,巨人的“冷酷”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指導朗讀巨人冷酷、任性的語言。
(3)從巨人的語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3、巨人后來明白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這篇童話意在告訴人們:只有與他人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理解巨人的`冷酷、任性驅(qū)走了春天,特意采用了對比的方法,其中又著重理解巨人的“冷酷”的具體表現(xiàn)。教師先讓學生找出文中三處描寫巨人粗暴無情的語言:“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喂!你趕快滾出去!”;接著,教師花大力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句話,這時,課堂上便充斥著學生的`大聲責罵:“都滾出去!”“趕快滾出去!”“滾出去!”但教師似乎并不滿足于此,進一步強化,要求學生讀出冷漠、兇橫、嚴厲的語氣,結(jié)果教室里掀起更為迅猛的一輪責罵聲。聽著幾十個學生“集體”賣力地“罵”著,看著老師費力地指點著,只覺得耳膜發(fā)脹,心臟承受度陡然加強。固然,教師的本意是要引導學生明白文章的主旨,但作為教材的反面部分,有必要如此大造聲勢嗎?童話,是以真、善、美打動人心的,而這樣的教學,反而強調(diào)了丑惡的一面,失去了童話應有的韻味,成為整個教學的一大敗筆。所以,對童話文本的解讀首先要把握一個正確的方向。
觀摩教案心得體會3篇(觀摩課體會)相關文章:
★ 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觀摩心得體會6篇 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課例觀摩課心得體會
★ 觀摩幼兒園教師教學心得體會13篇 幼兒教師觀摩幼兒園心得體會
★ 數(shù)學教學觀摩心得體會12篇(數(shù)學觀摩課堂教學的收獲和體會)
★ 小學教學觀摩心得體會12篇 小學課堂教學觀摩小結(jié)
★ 數(shù)學教學觀摩心得體會12篇(數(shù)學教師觀摩課心得體會)
★ 教學觀摩心得體會4篇(觀摩教學常規(guī)展示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