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父母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篇(父母教育孩子的感悟和心得怎么寫500字),供大家閱讀。
父母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
說到孩子的教育,每個家長都有很多話要說。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為此我買了很多書和光盤,也咨詢了很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績越來越穩(wěn)定,但我心里還是不敢放松。
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要體現(xiàn)在生活的細節(jié)上。我們家每個人都有閱讀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很早就發(fā)展和鍛煉了識字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等孩子大了,我們會幫助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讓他每天騰出一些時間讀書。在我們家,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家三口在看自己的書。而且,只要有機會,就從書店買各種書給他看。六一兒童節(jié)和春節(jié)的'禮物都是各種有趣或有益的書籍。時間長了,孩子喜歡看書。我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習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孩子上學開始,我就注重培養(yǎng)他的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后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yè)。在學習新課之前,預習以下內(nèi)容。及時和他的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時刻注意習慣的養(yǎng)成,整理好玩過的玩具,晚上睡覺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如果孩子想偷懶,就告訴他理由,告訴他不允許。慢慢的,他認可了這種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yǎng)成了。
為了教育孩子,我們這一代的父母需要學習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智慧。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就是覺得自己沒有建立起一個穩(wěn)定可靠的整體價值體系來教育孩子。在斷斷續(xù)續(xù)接觸傳統(tǒng)啟蒙經(jīng)典的過程中,我在反思孩子成長的各種表現(xiàn)的同時,也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準則。感覺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線索和方向。我需要在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和孩子一起成長。
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給他一點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觀察他的優(yōu)缺點,然后給他指導。我覺得我們都是孩子,應該知道孩子喜歡什么。過多的說教不如用自己的行為去引導孩子的效果。要求孩子做什么,大人必須先做。比如我兒子看電視,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覺的走到電視機前。我糾正了他。他馬上批評說:“你天天老是上網(wǎng),玩久了眼睛也不好。”面對孩子的質疑,我只需要先糾正自己,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我跟孩子說:“你看我媽都改正了,才上線一段時間,你就該改正!”這時,孩子會欣然接受你的建議。
為了開闊視野,培養(yǎng)孩子多方面的興趣。閑暇時,他報名參加書法班。他現(xiàn)在學了好幾年了,很感興趣,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孩子喜歡手工制作,我會給他提供材料,盡可能的幫助他。有時候,看著他做出一個“作品”,雖然不是很精彩,卻沾沾自喜地給我們看,表情充滿了驕傲。看到孩子們敢于做,從手工制作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我從心底感到欣慰。
此外,我們也喜歡讓我們的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孩子愛跑愛跳,讓他多運動,既強身健體,又讓他開心。為什么不可以?
總之,我們希望孩子不僅僅是一個努力學習的孩子,更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父母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
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子女一直是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孩子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學,都是人們談論的中心話題。父母們、祖輩們往往圍繞著某一個孩子來安排全家人的生活,這已是不足為奇的事了。
時代變了,生活環(huán)境優(yōu)越了,加上計劃生育,一家六個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養(yǎng)一個孩子,誰不呵護,誰不疼愛呢?這也無形地讓孩子們產(chǎn)生了自我優(yōu)越感。因此,教育與培養(yǎng)子女是一件相當頭疼的事。在此,我簡單的談談我在這方面的成功與失敗所帶來的經(jīng)驗與教訓,也供給其他家長們參考。
一、相互溝通
教育和培養(yǎng)子女的問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相當艱難、復雜、漫長的階段,然后通過這個階段不斷地總結出經(jīng)驗教訓,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但只要你一直不斷努力、不斷的付出心血與代價,正確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它就會有好的結果產(chǎn)生。
我并沒有刻意把孩子培養(yǎng)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關愛和教育并沒有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yǎng)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跟他談心,不一定要談大道理。在這點上有的家長誤認為把大道理講給孩子聽就會有好的收效,其實不然!孩子生下來天真無邪,高興的事就愛聽,不高興的事就會引起反感,甚至和你產(chǎn)生隔閡,以致無法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我的孩子如果喜歡我、貼近我
甚至崇拜我,這就獲得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偶爾講點道理要他聽不是不可以,當然也不能得寸進尺,否則會前功盡棄。道理要講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棄。
在處理與孩子的關系時,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朋友來對待,要做到以誠相待,而不要以為他是孩子而隨意編造一個理由去欺騙他,在他需要交流的時候要認真聽他訴說,與他分享喜與樂;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要認真幫他分析一些她認為非常復雜的問題,幫他解決困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與他討論問題時,要允許孩子提出跟家長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認真聽他講理由,然后再告訴他你的想法;對于他讓你保守的一些“小秘密”,要替他保守秘密,不要輕易告訴別人。總之,要讓他認為家長是值得信賴、值得交往的朋友,是講誠信的,而不是一味的居高臨下地下指示、下命令,使孩子與你平等溝通,無話不談,從而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脈膊和學習情況。
二、養(yǎng)成習慣
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好習慣對孩子極為重要,會成為孩子一生成功的導師,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習慣是人生最重要的指導”。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币虼耍鳛楦改?,一定要在孩子的習慣培養(yǎng)上下大功夫。
自從孩子上學以來,我就嚴格教育他上課要認真聽講,作業(yè)應及時完成;遇到難題更要動腦筋,不能退縮;與同學要團結相處,要聽老師的話等。為此在開學初,我經(jīng)常陪孩子一起學習,有不懂之處,
與他一起討論、解決,排除孩子似懂非懂的問題,讓他樹立信心,積極攻克難題。有時孩子背課文,一下子背不出來,我就幫他找出幾個重點詞,像插電線桿一樣插好,要求背書應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然后再逐句、逐節(jié)、逐段分背,最后背出全文。現(xiàn)在孩子學習比較自覺,作業(yè)天天自己能獨立完成,也有很強的上進性。
三、善于發(fā)現(xiàn)
教育與培養(yǎng)是彼此不能分割的兩個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特長和興趣。除了發(fā)現(xiàn)孩子的長處外,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膽小,不敢接觸人,特別是接觸老師,這是一個很致命的缺點。人的一生中主要是與人打交道,不然你就會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說一個人再有本領,如果不與人接觸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領,你也就成了廢品,因此我必須設法培養(yǎng)和鍛煉他。所有能鍛煉他的大小場合,我都盡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讓他去經(jīng)受鍛煉。
當然,培養(yǎng)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據(jù)他的'自身條件、個性、愛好,作出各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這就是它的復雜性。
四、正確對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但又都難免出現(xiàn)缺點與錯誤。如何對待孩子的每一點成績與每一個錯誤,是做家長要考慮的關鍵問題。
取得了成績應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該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鼓勵與批評過急了孩子的心態(tài)往往出現(xiàn)反常,究竟如何對待幾句話很難講清楚,我這里只說說具體事例僅供參考。
有一回我無意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本上有很多良,當時我很氣憤,但我冷靜一想,先別急躁,以免刺傷他的自尊心。于是我很平靜地問他:“你的作業(yè)哪來那么多的良呀,是不是又馬馬虎虎地做作業(yè)?”他作了一些解釋,盡管他的解釋明顯有點牽強,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有錯誤的,稍帶點指責也就算了,關鍵看他本人怎樣認識。我覺得成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過程,注重態(tài)度和過程最后必然會有好的成績。
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于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fā)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具體如何正確對待還得看當時的情況而論。
其實每個家庭對孩子都有獨特、新穎的教育方法。說實在話,做個合格的家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學者說:“世界最難事之一,就是教育好孩子。”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而把握時機運用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現(xiàn)代家長的明智之舉,愿每一位家長更理解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父母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盼望著她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至關重要。
女兒今年6周歲半,剛上小學一年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最深的體會是:
一、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chǎn)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xiàn)偏激行為現(xiàn)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3周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guī)的教育系統(tǒng),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她一些優(yōu)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并付諸于實際行動,讓她知道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助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知道應該助人為樂;在和小伙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閑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游戲,我說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馬上把她扶起來。”……樂此不疲。
三、讓孩子“自己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后,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床鋪等,當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夠干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輕松。在學習之余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并利用這一時間,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經(jīng)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xiàn)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樣的花果,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nèi)鱿碌氖敲利悺⑸屏?、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松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
父母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篇(父母教育孩子的感悟和心得怎么寫500字)相關文章:
★ 幼兒園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11篇 教育幼兒的心得體會怎么寫
★ 高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15薦12篇(高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