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精品心得體會作文3篇 心得體會作文800字高中,歡迎參閱。
精品心得體會作文1
前天,我們班用《云雀》這篇課文上了節(jié)語文公開課。老師事先跟我們做了個心理準備,叫我們到時候不要害怕。公開課沒什么了不起的啊,不就是有老師在聽課嗎,可說歸說,想起周圍多了許多目光看你,心里還是不免有些害怕,怕自己在這么多老師面前出洋相,我們先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課文,希望到時候能回答的到位些。
那時,預備鈴一響,我們陸續(xù)回到自己位置上,只見后面已經(jīng)坐滿了老師,他們臉上帶著嚴肅的表情,手上拿著筆記本,默默地注視著我們,這樣氣氛叫我們好是緊張。回到位置我們便都坐的端端正正,那時的我們沒有了平時的喧鬧,也沒有了往常的竊竊私語,課堂上悄然無聲。
似乎是過了很長的時間老師才進來上課的,跟隨老師的還有我們的班主任,她坐在了門口的一張椅子上,觀看我們上課,在我們印象當中她是一位嚴厲的老師,所以那時的氣氛變的更加的緊張了。
老師先讓我們閱讀了整篇文章,有什么不認識的生詞或生字先來認識一下,隨即又讓我們朗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然后再讓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可當老師讓我們舉手回答時,教室里沒人敢舉手,平時活躍的同學在這個時候也比較害羞了,老師用期待的眼神望著我們,在老師的鼓勵下幾個小手才舉起來……打破了那時的尷尬。
哎,可見那節(jié)公開課是多么令人膽戰(zhàn)心驚吶!
精品心得體會作文2
曹縣第一實驗小學隆重舉辦“教學開放周”活動,我有幸聆聽了張忠誠老師執(zhí)教的作文指導課《滾來滾去的小土豆》,以及張老師的作文指導講座,使我對作文教學有了新的看法與感悟。
“咬著筆桿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看著作文題目愁眉苦臉”這是我們的作文課常常看到學生寫作文的一種現(xiàn)象,而在張老師的作文課堂上,孩子們卻對寫作文興趣盎然,將近七十分鐘的課堂,沒有一個孩子覺得厭煩,甚至在下課時還久久不愿意離開課堂。看看張老師的作文課堂,再想想自己班級的作文課不覺汗顏。仔細思忖,感覺張老師的這堂課可取之處甚多,令我感悟較深的幾點如下:
一、和學生成為朋友。
上課開始,能看得出學生是比較緊張的,畢竟是三年級的孩子,面對這么多聽課的老師,又是陌生的老師來為他們上課,他們的表現(xiàn)是拘謹?shù)摹埨蠋煕]有著急上課,而是先通過和孩子們聊天,來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按蠹矣X得女老師和男老師上課有什么區(qū)別?”“我在其他地方上課,很多同學都說我長得像一個人,你們覺得我像誰?”兩個問題就讓學生從開始的不敢回答,到爭著舉手回答,慢慢消除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陌生感。開課前的熱身,我們老師也常常使用,但是我發(fā)現(xiàn)張老師不同的是,他在熱身的同時,也在嘗試著和孩子們交朋友,嘗試著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他不厭其煩地喊了許多同學來回答問題,從第一排關注到最后一排,從舉手的同學關注到不舉手的同學。我能感覺到,在他幽默風趣的引導下,學生確實消除了緊張感,整個身心都放松了起來。
我想,張老師這節(jié)作文課的成功,與他和孩子們成為了朋友有著很大的關系,就像他后來談到的“孩子只有在輕松的氛圍下才能寫好作文”。是的,要想上好一堂課,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課堂,我們首先做的應該是和學生成為朋友,因為只有在成為朋友的前提下,學生才愿意打開心扉與老師交流,才會在課堂上爭先恐后地舉手發(fā)言,才會大聲地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讓學生首先有了學習的興趣,并在輕松快樂中學到知識,應該是每一位老師所追求的課堂境界。
二、指導學生多個角度的發(fā)散思維。
課堂圍繞“滾來滾去的小土豆”的兩個愿望讓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聽故事編故事本來就是孩子們喜歡的事情,所以“猜小土豆的愿望”這個問題一拋出來,學生們馬上就動腦思考,而張老師這時候很鄭重的告訴學生,你要想猜好小土豆的愿望,一定要多個角度的想象。雖然孩子們的猜想都是不對的,但卻在無形中鍛煉了孩子們的想象力,也激發(fā)了孩子編故事寫作文的興趣。接下來,張老師把學生分為土豆一組和土豆二組,讓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小土豆為了實現(xiàn)愿望會展開什么具體行動,又給五分鐘的時間讓他們把自己編的故事寫出來。小學兒童書面言語發(fā)展的一般趨勢是:書面言語落后于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趕上口頭語言,書面言語超過了口頭言語。很多時候,學生能夠講清,但很難寫清。所以,讓學生先說后寫。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這樣學生們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所以盡管時間短,大多學生也完成了書寫任務。
課堂上張老師還著重引導學生關注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起伏。他以電影《流浪地球》為例,讓學生明白如果滾來滾去的小土豆順順利利實現(xiàn)愿望,故事沒有起伏、曲折,就吸引不了讀者。只有人物在實現(xiàn)愿望的過程中遇到麻煩、困難,故事才會曲折起伏,才能吸引讀者繼續(xù)閱讀。所以他再一次訓練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文學想象,“你認為小土豆在展開行動中,會遇到怎樣的麻煩或困難?”這個問題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能發(fā)揮他們想象力的空間與契機,讓他們有機會“異想天開”,要知道,奇思妙想是產(chǎn)生創(chuàng)造力的不竭源泉,所以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使整個課堂效果達到了高潮。一破三折,同樣是讓學生先說過后再落筆寫作。
這節(jié)作文課,前后加在一起學生一共寫了5分鐘的作文,有的孩子卻寫到了三百多字,對于三年級的孩子,這已經(jīng)是非常了不起的了。當然,這不僅僅是老師引導的好,也和這群孩子平時積累的習作功底分不開。孩子們多向思維,寫得很精彩,想象力非常豐富,作文展示中多次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我發(fā)現(xiàn)整個課堂,無論學生說的想法有多么奇特和離譜,張老師都沒有提出反駁的意見,他在時時刻刻鼓勵著孩子,在他的鼓勵表揚下,學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愿意說,越來越愿意寫。引導寫作就是需要訓練學生沿著自己獨有的想法去思考問題,開拓創(chuàng)新,超越已知,尋求首創(chuàng)性的思維。老師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更能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三、教給學生具體的寫作知識。
在課后的講座中,張老師提到了作文課與學生本身的寫作基礎有很大關系,執(zhí)教老師應該遇弱則弱,遇強則強。
在每次寫作前,要安排學生做專題閱讀,來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比如在指導學生寫一種自然現(xiàn)象----“霧”這篇文章時,就在上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霧”的圖片和幾十篇描寫“霧”的語段。這樣學生再來寫“霧”這篇作文就會輕松許多。在作文課堂上教授“寫作知識”很重要,“用知識”是寫作課堂的主旨,如果只是讓學生讀讀例文,學生是寫不出好作文的,一定要教給學生具體的寫作步驟與方法。比如寫觀察作文,就要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五種感官:看、觀、聞、嘗、摸,教給學生每寫完一種感官一定要加入自己的聯(lián)想。寫想象作文,就要確定好故事的視角,設計故事情節(jié):愿望+行動+障礙+行動+結果,教給學生故事情節(jié)的變式:障礙+危機+化解危機+新障礙+新危機+化解新危機等等,張老師今天執(zhí)教的《滾來滾去的小土豆》就是教給了學生編寫故事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孩子們才會才思敏捷、學有所獲。
“沒有絕對好教的教材,也沒有絕對不好教的教材。如果不好教,只是你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張老師用這句話結束了自己的作文講座,也給我留下了努力的方向,找到合適的方法,讓我的學生也愛上寫作,樂于寫作,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寫作課堂的魅力!
精品心得體會作文3
今天我聽了一節(jié)關于作文教學的課,真是受益匪淺。
語文教學需要語文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鄒老師這一個有關作文教學經(jīng)驗的.介紹,恰恰告知我們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怎樣抓住適時的機會提高學生語言表
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一、用愛激發(fā)寫的興趣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薄罢娼逃切男南嘤〉幕顒印Ní殢男睦锇l(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深處?!睂W生有極大的可塑性,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滿懷信心去關心他們,用愛心去撥動他們的心弦,用智慧,去叩開品德不良學生的窗戶,為他們錯奏的青春旋律正音,幫助他們重新譜寫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青春之歌。鄒老師對于作文有難度的同學便降低要求,只要這樣的同學的文章中有一個好段,一個好句,哪怕一個好詞,鄒老師都會及時給予鼓勵,極大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再聽鄒老師面對學生有進步的學生給予的話語“你真是一個小才女”“你怎么能想出這樣的詞,真是太棒了”……作為一個孩子當他聽到從老師嘴里發(fā)出肺腑的激勵語怎能不開心,怎能不愿意作文呢?
二、用心創(chuàng)設寫的情境
大部分學生害怕作文、應付作文、抄襲作文,面對作文無可奈何,對寫作不感興趣,帶著一種抵觸、無可奈何的情緒去寫的,這種情況長期下去就會使學生厭惡作文,寫出的文章干巴巴的,從而永遠失去
學習作文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歸其原因就是這樣的學生的內(nèi)心是空的,一個內(nèi)心是空的學生怎么又能寫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呢?鄒老師作文經(jīng)驗介紹里所說的小游戲、品食品、做積累……又給我們提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平臺,同時也使我知道只要我們愿意給孩子搭設一個感興趣的平臺,他們便會在作文中書寫中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用法豐富寫得內(nèi)容
葉圣陶老先生說:“訓練學生作文,必須注重于傾訴他們的生活積蓄?!狈彩蔷o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作文題,功底再差的學生都能有話可寫,甚至有的學生還會有超常的表現(xiàn),相反,寫作內(nèi)容若是學生比較陌生的,學生的寫作就只能是憑空捏造、生搬硬套,作文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鄒老師引導學生會作文的一妙法便是適時利用現(xiàn)時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時機:一場雨、一場雪、班級突發(fā)事件、班級和學校組織的活動……引導學生隨時隨地作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怎能
不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呢?
讓學生愛寫作文,會寫作文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追求,今天的劉老師運用短短的四十分鐘幫我們更清新地明確從事此項工作實施策略,今后我會將所聽、所感、所想于自己實踐相結合,引領我的學
生共創(chuàng)愛寫更會寫的藍空。
貼近學生生活,激發(fā)真情實感
-----聽作文課的一些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寫作能力等,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卻常常讓 老師和學生都叫苦不迭,老師們抱怨學生下筆無物,沒有真實感受,學生們則真的文章空洞,無話可說。
10月27--28日 ,我聽了十一節(jié)作文教學課,可謂精彩紛呈,各具特色,但都不乏一個共同特點:注重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和主動意識,進而使學生產(chǎn)生表達的興趣和愿望,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作文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爭相表達,下筆滔滔不絕,真正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中“寫作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這一理念。
通過這幾節(jié)課,我有以下收獲:
一、作文教學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新課標指出:習作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我認為要想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一定要做足熱身工作,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入手,或者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或者是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話題、、、、、、,如陳小妮老師《小動物素描》的教學中,首先從現(xiàn)今學生們最熟悉和喜愛的小雞入手,將學生的思維自然的吸引住,產(chǎn)生進一步學生的興趣,羅秋老師《二十年后再相會》老師課前的歌曲也很好的拉近了師
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較快進入學習情境,在興趣的帶動下學生就一定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貼近生活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要讓學生說真實、實話、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真實的生活還原給學生,當真實的生活情境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時,他們會倍感親切,自然紛紛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此時的發(fā)言就會變得靈活,生動起來,韋春柳老師《吹泡泡》這一課就是這樣,他由學生們喜歡的游戲入手,讓學生先玩游戲,再引導學生寫出游戲過程,一切水到渠成了,李曉老師的《感受母愛 體驗真情》則是從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入手,讓學生充分自由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只有貼近了學生們的生活,才能讓他們真正做到有話可說,表達真情實感。
三、關注細節(jié),有效引導,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當學生將真實的生活還原到課堂中時,只是一個個零散的片斷,怎樣讓這些片斷化成生動的文字呢?需要老師們的真效引導了,應該把握住這些細節(jié),以語言、行為、動作上的鼓勵,引導幫助學生展開大膽的想像,例如韋春柳老師《吹泡泡》這一課有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輕快的音樂中,老師用語言引領,學生想象你想讓泡泡飛到哪去?在想象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充分大膽的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接下來的語言表達可以說得心應手,此時再動筆去寫,就早已成竹在胸了,老師們的有效引導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習作能力。
有了鮮活的生活,真實的情感,大膽的想象,學生不會再無話可說,但寫作還需日常生活的不斷積累,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們要有意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少讀書,讀好書,在讀書中積累好詞佳句,并在習作中嘗試運用這些語言材料來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文采飛揚,同時,要想給學生有效的引導,我們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也要不斷加強,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讓自己成為一條涓涓細流,才能保證為學生提供新鮮的生活源泉。
綜上所述,我想在實際教學中,只要能貼近生活,注重有效引導,挖掘真實感受,作文教學將不再可怕。
精品心得體會作文3篇 心得體會作文800字高中相關文章:
★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8篇 新時代的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
★ 物理實驗教學遠程培訓心得體會4篇 初中物理實驗教師培訓心得
★ 小學數(shù)學教學心得體會8篇(國培小學數(shù)學心得體會)
★ 幼兒園老師教學心得體會3篇 幼兒園教師教育教學心得體會500字
★ 執(zhí)行力培訓心得體會11篇 高效執(zhí)行力心得體會
★ 《教育技術培訓課程》心得體會7篇(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