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4篇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主題,以供借鑒。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1
今天,我非常幸運地參加了一年級語文在南海中心小學舉行的視導研討工作。在這兩天的時間里,我聆聽了鄧老師的精彩識字教學,被鄧老師的風采深深折服。課堂上鄧師們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變化無常的教學風格,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這兩天的時間內,對于鄧老師來說應該是個棘手的挑戰(zhàn)。經過上課、說課、評課,再次吸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備課上課,這兩堂課雖是同一個課題,但卻不難看出鄧老師上得一次比一次好??煽闯鲟嚴蠋熢诙潭痰臅r間內磨課的精心與用心。
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因此,聽課時我要關注鄧老師教的活動,還關注了學生學的情況。鄧老師對教材的鉆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令我刮目相看。再看學生的學,學生的課堂表現非常好,整個課堂的參與率的非常高,學習氛圍很濃厚,學生的養(yǎng)成習慣非常到位,整個課堂,學生在鄧老師的引導下努力,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和“心到”。
教學是一種學習活動,其本質是學而不是教。在第二次上課,鄧老師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的,因此在關注教與學雙邊活動時,鄧老師做到了關注學生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活動。
此次教研活動開展比較成功,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
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愿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么你這節(jié)課就成功了一半。龔竹老師的課件《動物怎樣過冬》形象逼真,孩子們通對原有經驗的再現與課件進行比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什么是冬眠哪些動物是冬眠過冬、哪些動物是儲存食物過冬、哪些動物是加厚皮毛過冬等。周菊玲老師《圖形找家》設計的圓嘴吧的貓、正方形嘴巴的豬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圖形的特征。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鉆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2
20xx年5月17日,我有幸被界湖中心校推薦參加了在臨沂一小舉行的《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活動中觀摩了宋運來老師和魏星老師執(zhí)教的兩節(jié)作文課,并聆聽了他們的作文教學方面的講座。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直觀的、生動的觀摩特級教師的課堂,內心既緊張又興奮,眼睛一直凝視著執(zhí)教老師和學生,手在筆記本上不停地記錄著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兩位專家的課堂或生動幽默或簡約樸實,卻殊途同歸,歸于教師對于教育事業(yè)的忠誠,歸于對學生的愛,歸于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召喚。
宋老師的課激情四溢,師生交流中充滿了幽默睿智的問答,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一個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口語交流和寫作動力思維,注重了對作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喚醒。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師的作文講評課的處理,看似夸張,其實恰恰他是從兒童的眼中心中看作文的角度出發(fā),愛與鼓勵會使孩子們走得更遠,并會將愛與鼓勵傳給更多的人,直至我們的社會。宋老師的講座同樣是激情四射、熱情洋溢,他從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動力方面,從當前語文教育的現狀的根源到改良現代語文教育的對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簡單直觀、易于理解的觀點,既發(fā)人深省,又有可操作性。
魏老師的課就像一條澄澈的小溪,緩緩的流淌著,澄清的能讓學生能順著溪流照見自己的影子,流著流著就流進了學生的心田,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無盡的潛能。魏老師的課堂設計非常簡潔,教學效果——學生的出色表現,引來一次次參加觀摩教師自發(fā)的掌聲,這掌聲是對學生精彩表現的肯定,也是對魏老師高超的`教學能力的欽佩。魏老師的講座從兒童思維入手,對教師作文教學設計技巧方面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引導,對教師與學生思維的廣度、寬度、深度,進行了拓展,八對關鍵詞的解讀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兩位特級教師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兩堂課兩個講座,像一枚石子拋入水中,在大家的心中掀起層層的漣漪,更像岸邊的燈塔,指引著大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航向。我想參加學習培訓的意義正在于斯,外延遠遠大于學習內容,思索遠遠多于所見所聞。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3
20xx年5月25日,在中心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樅陽縣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觀摩了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并聆聽了專家的精彩點評及講座,使我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收獲了很多。以下就從五個方面談談本人的認識和體會:
第一,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例如:童平香老師在教授《棉花姑娘》時,圍繞著插圖——棉花姑娘笑與哭之間的對比,去引起學生的注意,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再適時地導入新知,這樣做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了愉悅的氛圍和情境。
第二,運用了啟發(fā)性的原則。即教師在課堂上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根據知識間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順序,有計劃地設置有內在聯系、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的問題系統,使學生的思路地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徐徐展開、不斷深入。
第三,正確對待教材,用好、用足教材。以前的優(yōu)質課、公開課都愿意重新創(chuàng)造教材,這一現象至今還影響著我們,課改的教材都來自一線的教師和專家,經過嚴格的層層論證和審批才通過的,具有普遍性和推廣性。作為實驗教師,我們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礎上,再作創(chuàng)新。這次聽到的兩節(jié)課,只是不同的教師,在引滲入滲出課題時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學習時,同樣創(chuàng)造了精彩的課堂。既然他們都這樣尊重教材,不輕易拋開教材,我們就更應該腳踏實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
第四,討論交流的主體是學生。合作交流是數學重要的學習方式,以前聽課觀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師生的對話,老師對學生匯報進行匯總或評價訂正。重形式,重結果,輕學生思維的碰撞和交流。
第五,教學課件制作精良,整節(jié)課都以多媒體資料貫穿的,充分利用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多媒體展示資料既生動又形象,課堂上節(jié)省了時間,又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聽后聯想自己的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例如:平日的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
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這些老師身上學到了這些。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4
現在是信息時代,教研活動可以通過錄像進行。前幾天,我觀看了青山鎮(zhèn)八河中心小學六年級語文《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信》的教學錄像,王蕾蕾老師這堂課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導入自然流暢。王老師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讓學生很自然的進入課題。整個過程王老師是圍繞著巴金爺爺為什么給家鄉(xiāng)的孩子寫信來貫穿,從而引導學生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品德。整堂課王老師的教態(tài)自然、語言流暢,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其次,課堂組織能力好。整堂課王老師都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思路都能跟著老師走完整堂課,師生互動很好,課堂氣氛非?;钴S,但紀律性強。
再次,中心思想突出。在教學的思路上,王老師讓學生通過巴金爺爺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信中體會到巴金爺爺對家鄉(xiāng)孩子的關心和熱愛,抒發(fā)了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的情感,同時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語文課程的`魅力所在,特別對于我這個剛踏入語文門檻的曾經的數學老師來說。剛接觸這門課程,腦子里還有太多未知數,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慢慢去摸索,去實踐,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工作中能有新的突破。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心得體會4篇 小學語文教學研討活動主題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學習心得體會7篇(小學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00字)
★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篇(中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 優(yōu)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7篇 語文優(yōu)質課心得體會和感悟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得體會7篇(小學閱讀教學心得體會及總結)
★ 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總結范文16篇 小學語文教學學期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