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實用《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分享),供大家品鑒。

實用《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拜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
李老師曾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李老師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師生之間多么樸素,多么和諧的情誼呀!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是李鎮(zhèn)西教師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導思想?!稅坌呐c教育》這本書也是作者愛心與智慧的升華,也是一曲用愛心來譜寫的教育之歌!
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范,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獲!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么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獲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zhèn)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于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所以他會給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艷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他把學生比作容器,要向這個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么廣闊的胸懷,多么博大的愛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講的萬同的故事。萬同是書中的一個典型的后進生的形象,在李老師對他所寫的近五十頁的教育手記中,我深深地感到轉化一名后進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與耐心。教育不是神話,它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漸變的,甚至會經常周而復始地回到原點。在我看來,我們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有愛心的,然而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稀缺的就是耐心與恒心了。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不斷反思自己:假如萬同是我的學生,我能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羞愧無比!我想我做不到,我會傷心、憤恨、絕望、無奈,會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來寬慰自己,理直氣壯地把萬同清除出我的心靈之外,因為教育不是萬能的一個老師創(chuàng)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zhèn)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后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著哪一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奇跡。
李鎮(zhèn)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群體是不幸的,因為他們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用我們的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種子,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yè),擁抱我們的孩子!
實用《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關心、關注、關愛,可是長久的對需要愛的人施之以愛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讀完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愛心與教育》,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在閱讀過程中,李鎮(zhèn)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真誠的愛的回報,每一幕都讓我為之感動,不斷的引發(fā)我思考。其中手記二:與頑童打交道后進學生的轉化部分給我印象最深。
工作以來,與不少后進學生打過交道。這些學生當中,有一些是學習困難,有一些是行為習慣差,而還有一部分則是二者兼有。雖然我只是一個副科老師,但出于教師的本能,我希望我教過的學生都能夠成績優(yōu)異品行端正。甚至有時候我還會幻想我的諄諄教導能夠影響他們,甚至改變他們,但總是事與愿違。因此我會因為這些學生而感到苦惱。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遇到那么差的學生就是自己運氣太差。總覺得自己真心真意的為了他們,他們難道真的就不能體會老師的苦心?灰心失望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是付出的不夠,還是方法不當呢?這本書中的三個觀點讓我豁然開朗:一、點燃學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我們即使在指出學生不足時,也不要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要尊重學生申辯或解釋的權力。錯誤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老師錯了也要公開向學生道歉,用心靈贏得心靈,用真誠走進后進學生的心靈深處,被后進學生真心接納了,他們就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了。二、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們?yōu)槿藥熣卟坏龑Ш筮M孩子善于發(fā)現自己的可貴之處,更要鼓勵他們勇于用高尚的我戰(zhàn)勝卑下的我,還要有耐心等待后進學生循序漸進的拔除自己各種缺點的雜草,讓他們通過自我控制逐漸減少犯錯的次數。三、不以分數論英雄。我記得,有一美國中學校長在學生畢業(yè)演講時對畢業(yè)生說:得A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未來靠你們;得B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的棟梁是你們;得C的同學,祝賀你們,母校的捐款等著你們!人生存于這個世界上一定都會有其立足于世的天賦,不必千軍萬馬過高考的獨木橋,對于后進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發(fā)展其愛好,引導他們學會做人之本、學會生存之道。
之后書中我和萬同的故事真實、感人地再現了后進生轉化工作中的艱辛、多折。從這個教育案例中,我得到以下幾點感觸:對于學生不要以貌取人;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所謂的優(yōu)生其實也許一開始并不優(yōu)秀,而是我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出來的。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被接納、被認可、被尊重,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體驗,當我們有意識關注到孩子的需要時,我們便會靜下心來傾聽孩子心底的聲音,于是,我們理解他們?yōu)槭裁词沁@樣,而不是那樣;與后進孩子溝通時,當我們習慣與孩子心理置換的溝通方式時,于是,我們對他們的積極關注會多于消極關注,正強化會多于負強化,此時,你便是在為后進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最后借用李鎮(zhèn)西老師的一句話,用以共勉,愛,當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遠不可能離開愛!讓我們都來努力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師吧!
實用《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
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書中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震撼著我。“愛心”充滿了李鎮(zhèn)西老師《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讓我明白了當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孩子的心,也讓我明白了應怎樣去愛這些孩子。
特殊是后進生,往往許多教師感到頭疼,有的老師從思想上歧視后進生,放棄后進生。有的就是強制性的懲罰,甚至有的扔到角落愛咋地就咋地吧,
“愛學生就必須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崩铈?zhèn)西老師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班里的每個孩子都會引起他的興趣,當然后進生就更是關注了,如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的快樂和痛苦有哪些,他不寫作業(yè)的原因是什么,為啥不愛學習……李鎮(zhèn)西老師都了如指掌,發(fā)現問題,才能發(fā)現孩子們哪里需要他的幫助和指點,把學生當成朋友,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成為后進生的真正朋友。
“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后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崩铈?zhèn)西老師對待后進生有不同的視角:愛,是教育的前提,而且這種“愛”應該是真誠的。換句話說,教育者對“后進學生”的愛,是教育者真誠的關懷,真誠的愛。老師心目中“一無是處”、“不可救藥”的學生,其內心深處或多或少也有著對美好的向往,也想得到老師的表揚,也想得到同學的稱贊,也想得到榮譽。對“后進學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強壓”,不如引導他們發(fā)現自己身上的美好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也可以做到”的自信。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表現對學生的不滿、發(fā)泄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他也時刻記著: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币粋€鼓勵的眼神,一個輕輕地問候,一句表揚的話,一個小小的獎勵,都能成為后進生向上的動力。而對于后進生的錯誤,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只是責備、批評,耐心詢問,多些理解,認真傾聽,多些關注,用心靈贏得心靈,才是教育本身。
《愛心與教育》讓我上了一節(jié)思想教育課,它不僅使我知道了怎樣跟學生怎樣相處,怎樣教育學生,怎樣去轉化那些“后進學生”的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就是帶著一顆愛心和童心,真誠的去愛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我們愛的滋潤下健康成長。
實用《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分享)相關文章:
★ 《人類簡史》讀書心得體會模版3篇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 實用大學軍訓心得體會4篇 大學軍訓心得體會范文大全800
★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讀《小學語文教師》一書的心得體會)
★ 實用的寒假社會實踐心得體會范文5篇 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實踐心得
★ 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讀書心得體會3篇(淺析林海音的《城南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