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優(yōu)選《改造我們的學習》觀后感3篇,歡迎參閱。

優(yōu)選《改造我們的學習》觀后感1
《改造我們的學習》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干部會上所作的報告,是毛澤東同志關于整風運動的基本著作之一。當時毛澤東同志注意到全黨存在的本領恐慌問題,號召將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根據(jù)這一號召,很快在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nèi)和黨外引起了怎樣從實際出發(fā)的觀點而不是以教條主義的觀點來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怎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等一些重大問題的大討論,鞏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在黨內(nèi)外的陣地,使廣大干部在思想上大大提高了一步,使中國共產(chǎn)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認真閱讀這篇報告,我深刻體會到其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 要找準短板,有的放矢地學習
毛澤東同志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這表明,將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經(jīng)過不斷的認識和實踐的過程。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jīng)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但是,若要將這一偉大事業(yè)更進一步,則必須認清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找準短板,有的放矢地學習。毛澤東同志在報告中分析了當時黨內(nèi)存在的三種情形: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并尖銳地指出黨內(nèi)存在的一些不良作風,例如:“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滿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對歷史的學習,理論和實際分離等等。靜下心來想想,這些不良的作風其實仍舊存在于我們現(xiàn)在的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2019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fā)表的講話中,也著重強調(diào)了當前學習的重要性。這也充分表明,學習問題仍然是我們當前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們必須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找準不足,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
二、 摒棄主觀主義,實事求是地學習
毛澤東同志在報告中對比了兩種相互對立的態(tài)度:主觀主義的態(tài)度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栩栩如生地分析了主觀主義態(tài)度的表現(xiàn):“為了單純地學理論而學理論”,“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等等。并指出,這些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而與之相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則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nèi)パ芯?。對照我們當前的工作,主觀主義的作風其實也并未銷聲匿跡。有時候任務來了,熱情很高漲,拍腦袋就干,缺乏調(diào)查研究,結果往往是怨聲載道,不得民心。因此,摒棄主觀主義的作風,用事實求是的態(tài)度去工作,是我們頭腦中應當時時刻刻繃緊的一根弦。
三、 要制定確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毛澤東同志在報告的最后提出了幾點建議:(一)向全黨提出系統(tǒng)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huán)境的任務;(二)對于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tài);(三)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思想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如何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同志給出了具體的指導原則以及操作方式,使得全黨同志對如何改造學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于如何執(zhí)行這一原則也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我們明確了學習的目標,重要的就是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去執(zhí)行學習的任務,而不是一方面嚷著要學習,一方面又抱怨著沒有時間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2019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fā)表的講話中也就如何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既然明確了學習對于黨性鍛煉的重要性,就應當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逐步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循序漸進,逐漸形成良性循環(huán),讓學習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業(yè)發(fā)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我希望此次的黨校學習成為一個好的轉(zhuǎn)折點,使自己從此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一切人和事物。
優(yōu)選《改造我們的學習》觀后感2
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和力行學習。僅最近幾年來就先后組織開展“三講”、“保先”等一系列全黨性的學習教育活動,收到明顯成效。當前正在開展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又是一次重大而生動的學習和實踐。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筆者以為首要解決的是學習問題,學習問題解決好了、改造好了,其他問題的解決就有了很好的條件,起碼的在思想上是被武裝起來了。鑒于此,這次就很自覺地去重溫《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再讀后感觸頗深,思緒萬千,有收獲、有啟迪,真可謂是溫故而知新。
《改造我們的學習》重點講了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 回憶二十年來,共產(chǎn)黨人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精神和取得的成績:我黨幼年時期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于中國革命的認識是何等膚淺,何等貧乏,則現(xiàn)在我們對于這些的認識是深刻得多,豐富得多了。我黨經(jīng)過艱苦的奮斗犧牲,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的具體時間相結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二、 指出了黨內(nèi)存在的缺點,并指出要糾正這個缺點,否則工作就無法更進一步。首先是缺少對國際國內(nèi)現(xiàn)狀的研究。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導我們要認真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情況出發(fā),而不是從主管愿望出發(fā)。我們的許多同志違反了這一原則。其次是研究中國歷史的氣氛不濃,只知道研究馬列,忘記了自己的祖宗。再次就是在學習國際革命經(jīng)驗方面,只知學馬列,不能應用于實際。違背了馬列關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三、 對兩種態(tài)度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第一種是主觀主義的態(tài)度。即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不作系統(tǒng)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管熱情去工作。毛澤東對于這種沒有科學態(tài)度的人,對于只知道背誦馬列著作詞句的人,對于徒有虛名并無實學的人用一副對聯(lián)比喻之,相當深刻:
墻上蘆葦 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 嘴尖皮厚腹中空
第二種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就是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認真進行調(diào)查研究。不是單憑熱情去做工作,不能割斷歷史。要實事求是。
四、 提議:1、 向全黨提出系統(tǒng)研究周圍環(huán)境的任務;2、研究近百年中國歷史;3、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方針,廢除靜止的孤立的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
改造學習,說說容易,做做難。在改造過程中,需要牢固樹立幾方面理念:
學習要有責任的理念。做任何事情,如果一旦認識到責任,那么可以這樣說,事情的一半就已經(jīng)做好了,另一半也就不那么難了。學習也需要有一種責任,這責任集中體現(xiàn)在學習直接地是為自己學,這恰恰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這就是有責學習的最好體現(xiàn)。
學習要有激情的理念。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這種感情一旦迸發(fā)出來,那就轉(zhuǎn)化成為一種激情。把激情用在學習上,那就是學習激情,或叫做學習感情。平時所說學習上的感情基礎,就指這個而言。學習,從思想認識或是思想觀念看,必須要有無窮的、不可阻擋、孜孜以求、如饑似渴的激情。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肯定是直接的、生動的、富有生命的。這就是有情學習的最好體現(xiàn)?!W習要有習慣的理念。人的一生,生生不息,繁衍更替,呈現(xiàn)出求生存、求發(fā)展、求進步,再生存、再發(fā)展、再進步的客觀規(guī)律。生存、發(fā)展、進步,簡簡單單“六個字”,其中所蘊含著的是無數(shù)個看似平淡,極易忽視,又要緊要命的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由習慣到自然再發(fā)展成為規(guī)律??梢?,生活要有習慣,工作要有習慣,學習也要有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它可以引領一個人朝著有利于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向去生存、發(fā)展、進步。反之,不注重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或是對學習上的壞習慣、壞毛病不加改之,反而習以為常,長此以往,危害極大。我們要的是好習慣,摒棄的是壞毛病。這就是有習而學的最好體現(xiàn)。
優(yōu)選《改造我們的學習》觀后感3
上中學時,毛主席的詩詞就以他那宏偉的氣勢和強烈的激情曾經(jīng)深深的感染著我,今天,當我再次讀到他的這篇論辯性很強的文章《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后,欽佩于他的敏銳視角,欽佩于他的犀利語言。
《改造我們的學習》主要是針對黨內(nèi)在學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在文中毛澤東同志號召全黨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反對主觀主義傾向,不深入實際調(diào)查研究、理論脫離實際風氣。闡述精辟透徹,論證充實有力。他為那些不注重深入中國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中外歷史,不注重馬列主義的實際應用者畫了一幅像:“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印象深刻,膾炙人口。
毛澤東主席早在井岡山時期,就提倡調(diào)查研究,并且身體力行,強調(diào)“沒有調(diào)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 事實上,現(xiàn)在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把調(diào)查研究作為自己工作的一部份,像胡錦濤主席,溫家寶抽一切可能的時間深入到基層去、工廠去、農(nóng)村去開展調(diào)研工作,了解人民群眾的疾苦、呼聲、需要,這樣的領導被群眾所愛戴。但是,在一些同志中,這種調(diào)查研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沒有很好地得到發(fā)揚。有的人不愿意、或不善于深入基層作調(diào)研,他們對基層群眾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哪些是熱點問題,哪些難點問題并不清楚或一知半解;有的仍存在憑自己的主觀臆斷辦事、下結論。正如毛澤東主席批判的那樣“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古人云:“知之非難,行之惟艱”。知道一個道理并不難,難的是把這個道理付諸實踐并取得成效。光說不干,再好的路線、綱領也實現(xiàn)不了,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變形走樣。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就要求全黨“實事求是,力戒空談”,“要講真話,不偷,不裝,不吹。偷就是偷東西,裝就是裝樣子,……吹就是吹牛皮。”實事求是,就要因時而異,因地制宜。我們一些干部講起理論一套一套,把理論當方案,把知道當知識,但大多來看中聽不中用,結果作繭自縛,削足適履,不是難以操作,就是運用效果不理想,還不如有些“土辦法”來得管用。想法很好,辦法不妙,就會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在實踐中運用。在工作的過程中尋找學習的差距與解決問題的鑰匙。利用一切機會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習成果,并在第一時間將學習成果應用到工作實踐中去。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 從懵懂學童到耄耋老人,人類始終把學習當作一個永恒的主題,現(xiàn)在的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誰不學習,誰就要落后。因此,我們應樹立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理念,調(diào)動我們的學習的激情、培養(yǎng)我們的學習習慣,使我們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態(tài)度、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以在學習中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增強本領;在學習中陶冶情操、開闊胸襟、提高修養(yǎng)。我們工作的環(huán)境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眾多,每天都會給你新的課題;你的周圍有眾多的領導、同事,每個人都有其突出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你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可以立即運用于工作,工作會給你反復練習、增加自我心得的機會。邊學邊用,邊用邊學,知識和技能迅即深入你的頭腦,最終演練成你一生的傍身之技。
優(yōu)選《改造我們的學習》觀后感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