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7篇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小學生作文,以供參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1
首都博物館的建筑設計理念是“以人為本,以文物為本,為社會服務”,強調“過去與未來、歷史與現(xiàn)代、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首都博物館設計方案,經過兩輪國際招標,從16家中外知名建筑設計機構提交的22個設計方案中選出的。博物館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國內外各界人士一致稱贊。新館建筑用地2.4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與現(xiàn)代美于一體的建筑藝術精品,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xiàn)鮮明的現(xiàn)代感。如:外觀外傾斜的青銅體破墻而出,懸挑的大屋頂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的出檐,青灰色磚墻模糊了古城墻與現(xiàn)代幕墻的界線。寬闊的廣場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宮殿高臺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館中軸線上,大廳外地面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有明代牌樓,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中心軸線特點。在建筑材質上,青銅、木質與磚石的大量運用更顯現(xiàn)一種歷史的久遠;鋼結構棚頂、玻璃幕墻又表現(xiàn)出北京有力的時代步伐,高大的空間和通透的視覺效果更順應了當代建筑的國際流行趨勢。
新館建筑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筑,即:矩形展廳、橢圓形專題展廳、條形的辦公和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隙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的環(huán)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2
星期四,老師突然“發(fā)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去濕地博物館!
回到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地說:“我早就聽別人說那個地方不錯,值得一看。”
星期五下午,同學們都早早來到學校,好像晚一秒鐘就坐不上車似的。那幾輛接我們的大車終于來了!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坐上了車,行程不算太遠,大家一路說說笑笑,一會兒就到了。
進了博物館,講解員先帶我們去了電教廳,在那里,我們欣賞了影片——猛禽歸來,它講的是鷹的故事。同學們都說拍的不錯,但我覺得不如《人與自然》精彩。
出了電教廳,講解員就帶我們上了二樓。在二樓有一個生態(tài)廳,進了生態(tài)廳,就聽見有鳥叫聲,在悅耳的鳥鳴聲中,我知道了有紅地毯景觀、蘆葦景觀和草地景觀。景觀中還布有野鴨、白鷺、天鵝、黃鶯等鳥類的標本,看得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好戲還在后頭”這話說得可真不錯。我本以為生態(tài)廳是最好的地方了,卻沒有想到還有更好的——生物廳!
進入生物廳,那可真是大開了眼界,里頭有很多我聞所未聞的生物:扁腦珊瑚、夜光海螺、鹿角芽、藍翡翠、菊花珊瑚、雪狐……其中最有意思的就要數(shù)扁腦珊瑚了,它是乳白色的,為什么要叫它扁腦珊瑚呢?因為它那獨特、奇怪的花紋,不經意地一看,還真有點像大腦呢!其次就是菊花珊瑚,它的顏色跟扁腦珊瑚的一樣,不過就是花紋跟扁腦珊瑚的不一樣……
通過參觀,我充分了解了家鄉(xiāng)的自然資源,增強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同時受到了愛護大自然、珍惜鳥類、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3
吐魯番,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沙漠中的綠洲。今天,讓我們在吐魯番的博物館來了解我們吐魯番的深厚歷史吧!
吐魯番的博物館真的好大,東西很多,主要分為:化石陳列館,古尸陳列館,出土文物陳列館。它的規(guī)模僅次于自治區(qū)博物館,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館。
一進大門,左側是一個看電影的地方,講的是吐魯番的歷史。右側是二樓樓梯。正前方就化石陳列館。
我先進了化石陳列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龐大的骨架——天山副巨犀。天山副巨犀是生活在2400萬年前的吐魯番漸新世,喜歡溫暖,干燥的森林草原。它體長6米,體重30噸,是世界上生存的最大哺乳類動物呢!天山副巨犀是食草動物,食量很大,一天能吃掉大約500公斤的胡桃嫩枝呢!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1993年在挖火車道時發(fā)現(xiàn)的。
這里還有單棘龍、蘇氏巧龍,大唇犀……
我還了解到其實恐龍是美國人發(fā)現(xiàn)的,可后來現(xiàn)實證明,大多數(shù)恐龍是在我們國家出土的。
然后我去了古尸陳列館,那里有清代的、唐代的、公元221——777年的,502——221年的古尸。有的是男尸,有的是女尸,有的是夫妻倆,還有擺在正中間的兩個嬰兒的尸體,一個大約只有20CM的。我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小的孩子會夭折呢?
有些人會問:“為什么在地底埋了那么久的尸體怎么還比較完好呢?”
這是因為我們吐魯番的氣候干燥,所以才會保存完好。
最后我去看了一些出土文物。
今天,我在博物館里了解到了許許多多的歷史,我覺得現(xiàn)在我的大腦充實了好多,這些是知識,我們吐魯番的歷史,我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而自豪!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4
終于考完試了,媽媽帶我去博物館參觀。
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兩個特大號的壇子,媽媽告訴我那個叫“鼎”。左邊的是“鐵人魂”,右邊的是“大慶賦”
每個鼎能有一層樓高,它們代表著大慶精神。鼎真高呀,看來大慶精神真的很偉大!
樓上,是大慶地貌,有濕地、草原和森林。第一個地方是草原,他的代表動物是狼。第二個地方是森林,它的代表動物是東北虎。最后我們來到了濕地。大慶不僅有中國最有名最大的濕地,大慶的龍鳳濕地還是世界最有名最大的,它的代表動物是丹頂鶴。我還和丹頂鶴合影了呢。
來到恐龍區(qū),我害怕極了,但看看恐龍前面有意思的蝴蝶,我勉強往前走,一進來才發(fā)現(xiàn)沒有想象的可怕。終于過去了“大塊頭區(qū)”,來到蝴蝶區(qū)。這里的蝴蝶標本太多了,我都看不過來,更好玩的是激光仿真蝴蝶:在一個玻璃罩里,居然有兩三只蝴蝶在里面翩翩起舞,還不會逃跑,好奇得我把臉貼在玻璃上看。我發(fā)現(xiàn)下面有兩個電視一樣的東西,里面有幾只蝴蝶和上面的一模一樣,太高科技了,太神奇了!我猜里面的蝴蝶是激光做的,就叫它們激光仿真蝴蝶。
最后來到了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猛犸象化石面前。它們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好的象化石。還原的猛犸象的頭很象羅漢魚的頭。我奇怪化石上有象牙,地上也有象牙,難道一只象長四只象牙?原來真象牙太重了,化石托不動,只好安了個假牙。
這次的“游記”真有意思。當大慶人真自豪呀!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5
一年兩次的社會實踐活動終于到了,這次的目的地是——良渚博物館。今天早上,一周一次年級集會上,戴老師說:“今天下午我們要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中午12點40分在這里集合。”
一轉眼,到了中午,我們排隊去集合點集合,上了公交車,車子開了1個小時多,終于到了。
下了車,一座白色的建筑,大門上是一塊匾,上面寫著“良渚文化博物館”,博物館有3個展廳,在門外排了好長時間的隊才進了第一個展廳。
第一展廳里,有很多的黑陶貴耳壺、飲器、石刀、絹片、絲線……在玻璃做的透明盒子里,墻上有這些物品的介紹,有很多的用投影照出來的燈光,顯得特別好看。解說員阿姨在一邊說:“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一支重要的文化,1936年在余杭市良渚鎮(zhèn)發(fā)現(xiàn)而命名?!蔽也胖懒怂挠蓙?。
隨后,又走到了第二展廳里,一些玉琮和玉鉞在玻璃盒子里,顯得非常醒目,這是良渚文化精神文明的象征,玉琮和玉鉞上,有很多細小的精美的花紋。這時,侯一文的媽媽來了,為我們介紹:“良渚時期,玉被賦予神圣的品格,以琮、璧、鉞為代表的五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靈物是神圣的法器,但也是維系社會等級與秩序的重要禮器,是世俗權利的象征?!?/p>
我們參觀完了,又來到了第三展廳——墓葬,是人死后的歸宿,墓葬的規(guī)模不同,有的很窄,有的很寬敞。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參觀完了,通過這一次參觀良渚文化博物館,使我感受到了祖國歷史的悠久和燦爛的文化。我和同學們上了公交車,高高興興的回學校了。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6
今天,我有幸參觀蕪湖市博物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古、現(xiàn)代文物。
首先,我們來到一樓,觀看了一些立體地圖,你也許會奇怪:立體地圖是什么呢?其實只是一種立體模型。這里有古代大宮殿、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以及以前的弋磯山醫(yī)院。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樓化石處,這里有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的化石,有山羊的頭骨、中華乳齒象的骨頭,還有維氏原狒的骨頭。
之后,我們來到二樓,這里展示的是古代的陶器、青銅器和天然晶體,真讓我大開眼界,贊不絕口。有的陶器是白色的,有的是褐色的,青銅器有的像茶壺,有的像大水缸,有的像小型盾牌。來到天然晶體前,一堆亮閃閃的晶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以為是雌黃或雄黃,看過標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水晶晶簇?。?/p>
跟著,我們來到玩樂體驗館,這里主要是一些趣味小游戲,有踩魚、踩花、益智拼圖等。在踩魚游戲中,我用腳一踩,小魚就迅速地“溜”了,我又快速一踩、再一踩,哈哈,終于被我踩到了一條魚,真是有意思!
最后,我們來到博物館的三樓,這里向我們展示的主要是琴棋書畫:二胡、古箏、書法作品、絲綢畫、立體畫等等,品種繁多,目不暇接。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走出了博物館,我心里想:今天,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7
在一個細雨霏霏的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東陽博物館玩。
剛走到門口,我就迫不及待地跑進去,一個龐然大物展現(xiàn)在眼前?!鞍?!是恐龍骨架,比雷龍還大!”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仔細看了看旁邊的說明,才知道這副恐龍骨架化石是以它的挖掘地命名的,叫東陽龍,有十七米多長,四米多高呢。旁邊那幅恐龍骨架看起來就小多了,才大人那么高,大概二米多長,是盔龍。
在一樓的另一側,還有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進化過程圖。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貝類生物——層疊貝。它們比現(xiàn)在的貝殼大得多,是一個個疊在一起的。另外還陳列有恐龍蛋化石,骨骼化石,恐龍腳印化石等。走著走著,聽到一聲低吼,便不由自主地跟著聲音走了過去。天哪!是三只仿真恐龍——東陽龍,盔龍,浙江龍,惟妙惟肖的。原來是東陽龍的生活場景復原圖。那時有連綿的群山,綠色茂盛的樹木,林子中央流淌著清澈的小河~~~
看完了恐龍化石又去看電影,開場了才知道是4D電影,還要戴特制的眼鏡呢。剛開始從屏幕里冒出一個海底生物,張開嘴在悠閑地吐泡泡。也不知為什么,我的左眼感覺被水沖了,涼涼的,原來是那海底生物吐的水泡泡。真不愧是4D電影,感覺就像真的一樣。當奔跑的恐龍掉進深坑時,我感到座位也“嘭”的掉了一大截,嚇了一大跳。后來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只只飛舞的蝴蝶,我伸手去抓,明明抓在手上了,張開手卻——沒了。
東陽博物館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7篇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 首都博物館個人觀后感七年級3篇(年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 參觀歷史博物館后的觀后感3篇(關于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 游覽首都博物館的個人觀后感作文3篇(參觀首都博物館觀后感個人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