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領悟3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左右,供大家參考。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領悟1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總體的感受,就是感動。感動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克萊門特馬修那充滿愛的教育所噴射出的動人旋律,感動的是那一張張絕望得讓人驚訝的幼小面孔露出的充滿無比朝氣的希望,“池塘之底”不再是一堆爛泥,它已破泥而出盛開出朵朵潔白的水蓮,在燦爛的陽光里搖曳多姿。馬修那一開始遭到校長和其他教師極度懷疑、與“行動——反應”教育理念背道而馳的教育新理念也悄悄表現出了沖破陰霾的巨大力量,愛的教育已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看了這部影片,對于我們教師,我想意義最大的,應該是馬修的愛的教育理念帶給我的心靈碰撞。首先,馬修要惡作劇弄傷馬桑的樂格克承擔責任,可是樂格克在僥幸逃避了校長的三秒后,又遺憾地錯失了馬修寶貴的十五秒,馬修氣憤地決定將他送往校長辦公室。在途中極度害怕的樂格克乞求寬恕,當馬修看到另外一名犯錯的孩子被禁閉三天后又被抽打得聲嘶力竭后,他還是意識到可以用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處理——去醫(yī)務室照看馬桑,以感覺生命的脆弱與可貴,直到康復為止。馬修實在不忍心一個孱弱幼稚的心靈,遭到校長無情地鞭笞與踐踏。
接著,馬修請被前任教師評為“天使的臉蛋,魔鬼的身材”的莫杭治監(jiān)管課堂秩序沒有任何諷刺與挖苦,而是很認真地請他擔任“小老師”。但是,當他處理好樂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卻發(fā)現莫杭治在黑板上畫出了他禿頂的肖像速寫。面對這一場景,馬修沒有選擇這個學校一貫的“行動——反應”的教育方式,而是選擇了愛的力量,他因勢利導地還莫杭治一個肖像素描,滑稽幽默,此時孩子們對這位老師的“另類”處理問題學生的方式感受到了一絲絲莫名的溫暖,這種溫暖是他們以前所無法想象的。
最后,馬修讓孩子們寫下心愿的紙條,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理想,一項被野性縱容慣得孩子此時顯得格外認真,教室里呈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奇的安靜,孩子們此刻投入地傾聽著發(fā)自遙遠心底久違的心靈之聲,純真歸來,美好回來,孩子們都沉浸在馬修營造的氛圍里,感覺到了異樣的快樂!在這些基礎上,不經意間,馬修又發(fā)現了孩子們是喜歡音樂的,他充分發(fā)揮自己在音樂上的才能,引導孩子們學習音樂,并根據孩子們的特點給他們定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即使什么也不會的孩子也絕對能讓他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當“樂譜架”,當指揮官“助手”等。馬修成立了合唱團,這個在學校頓時轟動了,校長覺得尤其不可思議,這群讓人頭疼得抓狂的問題兒童,還能學習音樂成立合唱團?校長為了讓馬修碰碰壁,就答應了他的請求。而事實證明,馬修用他無比的音樂熱情打開了每一個孩子因失望而緊緊關閉的心門,喚醒了他們渴望被尊重的心靈,孤獨、自卑、對抗、頑劣正一點一滴地消融。
看了這部影片,對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是一個啟發(fā)。教育的路途不是一帆風順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復雜性要求每個教師能夠夠適時調整教育方法,切忌機械粗暴。教育的最基本情感是師愛,師愛是燈,照亮學生前進的方向;師愛是橋,讓學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領悟2
和很多動人的故事一樣,《放牛班的春天》是樸素而真誠的?!俺靥林亍笔且凰俳逃龑W校,里面收納著傳統意義上的“問題學生”,里面的大部分學生已經被家長放棄了。音樂老師馬修給孩子們組建一個合唱團,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心靈,最終改變了孩子們和他自己的命運。我在享受美妙音樂的同時,也被故事的情節(jié)所觸動,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師。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边@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話。與其說是馬修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還不如說他是用愛沖刷了孩子心靈上的蒙塵。對于這些被拋棄的孩子,他們敏感脆弱。但愛是非常神奇的東西,這是他們這個年紀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少了愛,那可能會是徒勞,沒有愛你就改變不了他們。馬修老師永愛改變了他們一個一個靈魂,他們中有的成為了偉大的指揮家,有的成為了普通人。
有人看了這部電影感慨道,“遇到馬修這樣的老師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笔前?,默默無聞的老師到最后可能就泯沒于普通人當中。我記得劉佩慈在《鄉(xiāng)村教師》中寫道:“他一生中積累的那些知識,雖不是很多但是他很看重的,像一把發(fā)光的小珠子毫無保留地落在地上,發(fā)出一陣悅耳的叮當聲,娃們像見到過年的糖果一樣搶那些小珠子,搶得摞成一堆……這幻想讓他有種幸福的感覺?!?/p>
老師是偉大的職業(yè),不求功名利祿,教書育人,看著這些小苗不斷成長,心里肯定會有別樣的感覺。幼苗們奮力發(fā)芽,終將都會張開花瓣,我在耳邊好像也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領悟3
多方面的嘗試失敗后,五十多歲的馬修來到了塘底學校。馬修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是早上,大霧彌漫籠罩著生銹的學校大門,接著鏡頭移到了黑色的破舊的教學樓。整幅畫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壓抑、不舒服,好似馬修來到的不是學校而是監(jiān)獄。
實際上,因為校長哈德森的管理理念——犯錯懲罰,這個叫塘底的學校就是監(jiān)獄,或者像馬修在辭職前說的,這里是地獄。這里的懲罰大多數時候都是關禁閉,八、九歲的孩子因為犯錯一下子要管半個月禁閉,而且禁閉期間禁止家人探望。這個校長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和___對待猶太人的態(tài)度有什么區(qū)別?
塘底是一所特殊學校,這個學校的學生都是被其它學校開除的"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代表有三個,第一個是郭和頤,第二個是皮埃爾,第三個是電影后半段被送到塘底進行適應能力測試,最后因為校長體罰懷恨在心,放火燒了學校的孟丹。
馬修老師身上的最光輝之處,在我看來就是勇氣和智慧。
在了解了上一個老師離開的原因是被學生用刀刺傷之后,以及親眼目睹了校工掉入郭和頤設計的報復陷阱,而差一點弄瞎眼睛之后,馬修還是選擇了留下。他難道是不害怕嗎,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嗎?不,他也害怕。就像馬修自己說的,他自己也很害怕,害怕睡覺的時候學生闖進來要了他的命。所以,這就是馬修令人敬佩的地方,雖然害怕但仍然選擇面對,而不是像那個手臂刺傷的老師一樣溜之大吉。另一個表現馬修勇氣的地方,則是馬修主動找校長,請求校長允許用自己的方法懲罰犯錯的學生。在校長讓馬修停止合唱團之后,馬修把合唱團轉移到了地下,這是馬修勇氣的第三次體現。這個勇氣用儒家的話來說,叫:"道之所存,雖千萬人吾往矣。"
愛,當然是教育的前提,但沒有智慧的愛,愛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讓學生覺得老師軟弱,而更加無視紀律肆無忌憚。關于教育智慧,馬修老師也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桿。讓郭和頤照顧校工,而不是直接體罰;幫皮埃爾說謊,保護皮埃爾的自尊心;第一節(jié)見面課,面對學生的刁難用幽默的語言輕松化解;查學生宿舍,學生用編的歌曲罵自己光頭而沒有大發(fā)雷霆,反而鼓勵學生繼續(xù)唱,結果發(fā)現了學生唱歌的興趣和天賦組建了合唱團。
電影的結尾很感人,當馬修被校長開除,帶著行李走到教學樓下時,所有學生把寫著感恩的話祝福的話的紙折成飛機,從窗戶上一個接著一個飛到了馬修的手里。此刻的馬修會因為失去工作痛苦嗎?不,他心底只有幸福。
今年是自己做教師的第五年,明天是做教師過的第五個教師節(jié)。希望,自己也是一個能改變學生命運的老師,被學生喜歡的老師。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領悟3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左右相關文章:
★ 關于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4篇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優(yōu)秀作文
★ 美國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最新范文3篇(怦然心動這部電影的觀后感)
★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3篇 看電影觀后感《三傻大鬧寶萊塢》
★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最新觀后感范文8篇(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左右)
★ 荒島余生電影觀后感范本3篇(《荒島余生》優(yōu)秀勵志電影觀后感匯總)
★ 瘋狂動物城的電影觀后感心得感悟3篇(《瘋狂動物城》電影觀后感)
★ 讓生命充滿愛親情電影觀后感3篇 讓生命充滿愛觀后感500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