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3篇 魯迅的朝花夕拾讀后感,供大家賞析。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1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狈_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一篇篇記述先生童年生活和青年時求學歷程的作品躍然紙上。在書中,先生采用白描的手法,追憶了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在夾敘夾議中,對封建思想和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在他的筆下,一個個故事生動形象,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細細品味起來,既耐人尋味,又飽含哲理,我們可以從中強烈地感受到魯迅先生記憶深處的芬芳馥郁和思想情感的火花交織。
這本書內(nèi)容豐富,魯迅先生用大部分的篇幅記述了童年時光的點點滴滴,傾注了自己對童年無限的留戀和真摯的情感。書中描寫童年生活最為詳盡的莫過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承載了童年的快樂時光,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憶。這些童年往事在先生的筆下或妙趣橫生,或幽默充盈,或生機盎然,細讀起來引人入勝,留連忘返。我已陶醉其中,已然步入書中,與兒時的魯迅在百草園中里一起摘覆盆子、挖何首烏、聽夏蟬鳴、捉蟋蟀,又與少年魯迅一起描繡像、讀詩詞、看廟會……就這樣在嬉戲玩耍中一起慢慢長大。但最終要告別他的蟋蟀們、覆盆子們和木蓮們,去最嚴厲的書塾——“三味書屋”念書了……
除了童年的美好往事,魯迅還寫到了家庭的沒落、世態(tài)的炎涼、南京求學的過程,進化論的萌芽以及學醫(yī)的過程。直到后來,當他從電影中看到中國人被日寇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內(nèi)心受到極大的震動,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魯迅先生徹底醒悟了,他毅然棄醫(yī)從文,立志用手中的筆來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的靈魂,改造國民的精神,拯救孱弱的民族。于是,魯迅先生選擇文學藝術作為自己的武器,以筆為槍,以墨為彈,堅定而果敢地邁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重要一步。魯迅先生筆耕不輟,先后創(chuàng)作了《吶喊》、《彷徨》、《野草》等大量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帶領中國新文化運動在打破黑暗統(tǒng)治的斗爭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從此,中國文壇便開滿了濃郁芳香的血色薔薇。
攏一脈盈盈花香,娓娓絮語;品一篇世間好文,脈脈傳情。讓我們繼承和發(fā)揚魯迅先生的精神,熱愛祖國,向往自由,不忘初心,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勇敢地去拼搏、奮進!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2
在這個初一學生要變?yōu)槌醵W生的暑假,我讀了一本必讀書目《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講實話,我也不是很讀得懂。以下是關于這本書的簡介和我自己的感覺。
《朝花夕拾》是我國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的童年記憶錄,他一身著作很多,有小說、雜文、詩歌和散文等都收錄在《魯迅全集》中。
而《朝花夕拾》這本書寫于一九二六年,是回憶性散文集,全書由《狗·貓·鼠》,《五猖會》,《無?!返裙彩鞘⑽摹W畛踹@些散文發(fā)表于《莽原》上,原題為《舊事重提》直至一九二七年編輯成書,題目也是后來改為《朝花夕拾》。據(jù)魯迅自己說“朝花夕拾”這個名字“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p>
這本書具體是記述了魯迅先生關于自己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在青年時代的求學之路,在回憶那些令人年以忘懷的人和那些事,抒發(fā)了魯迅先生對那些昔日的親朋好友的懷念之情。這本書中的文章運用了大量的夾敘和夾議,從反面對反動和舊勢力進行了諷刺和嚴厲的批判,嘲諷他們所散布出來的流言飛語,也同時對魯迅先生童年時養(yǎng)的寵物,一只隱鼠的死亡的思念與懷念,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于弱小的同情和對施暴者的深切厭惡,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了魯迅先生的善良。
作者的每一篇散文都對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人表示了不屑和鄙視,比如在《無?!芬晃闹?,是描述了兒時在鄉(xiāng)間所見到的一些在迎神會上的黑白無常,可以看出人們對這一角色的形象十分的喜愛,因為在當時社會人們認為人間沒有正義,因為惡人得不到懲罰,所以認為那些真正的正義在陰間,魯迅先生也對那些打著正義和公理旗號的一些人給予了辛辣的嘲諷;再比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先生描述了童年時期在家中的百草園所收獲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的枯燥乏味的讀書生活,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以此來揭示出當時社會里兒童的生活樂趣與對束縛兒童的活潑天性的封建式私塾教育所形成的矛盾,表達出應該讓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還有在《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魯迅先生憶述了兒時與他的保姆長媽媽所相處的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以此具體的描述了長媽媽的樸實但又嘮叨和迷信,但作者卻對充滿了尊敬與感激,盡管魯迅先生和這位長媽媽有一些矛盾,但還是在文中表達了對這位典型的勞動婦女的真誠懷念。
魯迅先生的這些作品在寫作手法上,把敘述、描寫和抒情等描寫手法融為一體,充滿了詩情畫意。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3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的一本回憶童年的回憶性散文集。顧名思義,留下清晨沾著露珠的花兀自盛開,直至黃昏再采摘。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它抒盡魯迅先生滿腔回憶情與對舊社會的諷刺。徐徐清風拂過書頁,像是想與我共享閱讀的喜悅。我翻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章——《無?!?。
魯迅先生的文字樸實而透著親切。熱熱鬧鬧的迎神賽會在魯迅先生筆下活靈活現(xiàn),令人大開眼界。在一眾花花綠綠中,黑白的活無常異常顯眼,他一身生麻制斬衰兇服,戴一頂二尺來高的白紙帽,一對八字眉眼,手拿破芭蕉扇,腳穿草鞋,讓人覺得詼諧可愛。城間寺廟里的“陰間司”掛著各種活無常抓來的鬼魂的塑像;繁本的《玉歷鈔傳》上細描了幅活無常像;活無常之名是中國人創(chuàng)造等等。這都看出人們對活無?!庨g審判者的喜愛。
接下來,魯迅先生以坦率質(zhì)樸的家鄉(xiāng)人民真情流露的“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一句表明民眾對公平公正的渴望,又描寫戲中活無常的通情達理,有人性,有愛心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虛寫了人間不公的現(xiàn)實與虛偽知識分子的裝模作樣。
讀《朝花夕拾》像走進一個時空,近近地看著小魯迅成長的喜怒哀樂,遙遙的望到大魯迅伏案執(zhí)筆奮書,偶爾抬首回憶童年的會心一笑,而我只是默默地旁觀一代名垂青史的大師的成長歷程,像海綿一樣極力地吸取書中的知識。
我感到魯迅先生言辭之幽默與諷刺之辛辣,魯迅先生筆下充斥著對社會不公深藏的憤怒。我在字里行間洋溢的滿滿的魯迅風格中,感受到這個悲慘與無公正,無人情的社會。
反觀現(xiàn)代我們的社會,我們有什么可以抱怨呢?我們在他們的相比下是多么幸福呢?學生在書聲瑯瑯的校園里學習,在知識的大海中遨游;成人們在各行各業(yè)中規(guī)律的上下班,拿到的勞動應有的回報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吃飽穿暖;老人們在家中頤養(yǎng)天年,看著滿堂的子孫承歡膝下,一定會感到欣慰吧。雖然現(xiàn)在的社會還有人在受苦,但這是因為我們發(fā)展中國家的不完善,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那么深重的苦難,一時半會又怎能恢復得來呢?我們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又能要求多少呢?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的國家會邁向小康,會躋身世界的行列,會一步一個腳印的擼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奮斗出未來。
讀一本好書,受益一生。而要讀好書,絕對不能少了《朝花夕拾》。它是我國大文豪魯迅的童年成長經(jīng)歷,你一定要讀讀它,因為它一定會給你的人生帶來莫大的影響,讓你終生受益。
魯迅朝花夕拾讀后感3篇 魯迅的朝花夕拾讀后感相關文章:
★ 經(jīng)典奮斗勵志的書籍讀后感3篇 勵志書籍 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