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法布爾昆蟲記章節(jié)故事讀后感3篇(《法布爾昆蟲記》讀后感),以供借鑒。
法布爾昆蟲記章節(jié)故事讀后感1
燈下,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一手拖著腦袋,一手握著一支鋼筆??粗郎戏胖呀?jīng)翻閱了無數(shù)遍的《昆蟲記》。想:法布爾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jīng)算是奇跡了;為什么他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呢?而且《昆蟲記》使那么多人陶醉,佩服?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于作者的仔細觀察,細致描寫。如:快看啊!這里有一種會縫紉的蜜蜂。它剝下開有黃花底的刺桐的網(wǎng)狀線,采集了一團填充的東西,很驕傲地用它的腮帶走了,它們身體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這些鮮艷的顏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嚇退天敵。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里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致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F(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這本書的意義,也開始敬佩法布爾了。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得眼睛。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后,我深刻體會到的。
法布爾昆蟲記章節(jié)故事讀后感2
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備一些智慧,一些與生俱來而后天獲得的靈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來寫的,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并且詳細的記錄編寫而成,他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
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爾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是怎樣捕食都看的清清楚楚。他還不辭辛苦的追蹤觀察迷宮蛛是怎樣產(chǎn)卵和養(yǎng)育寶寶的,為了石蠶,他還親自養(yǎng)了一些,講述了石蠶是如何利用簡易的房子金蟬脫殼的。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這些飛行于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為它們的生命都是那么弱小,那么卑微,那么微不足道。讀了這本書心中深深受到了感動。原來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繼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于它們的樂園里。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或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你聽,瑟瑟演奏的螽斯,盡興彈琴的蟋蟀狂熱唱歌的蟬兒,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蟲,優(yōu)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它不都顯得很快樂嗎?在這個動物王國中,一汪水洼可以養(yǎng)育許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蟲;一滴露珠就能滋潤一只小甲蟲,一塊石頭下的縫隙就能成為一對蟋蟀提供一個安樂的家,昆蟲無處不在地譜寫著或艱辛或順利的生存故事。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它們的笑聲和竊竊私語,忽視了它們的舞蹈罷了。
要熱愛大自然,不傷害昆蟲們;在作者法布爾的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計奮斗。
法布爾昆蟲記章節(jié)故事讀后感3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法國法布爾的《昆蟲記》。我明白了原來每一種昆蟲都是平等的。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都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
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的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于他們的樂園里,在城市田野中飛行走路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還沒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他們的身影,也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這些小小的昆蟲,我們應該去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吧!如果你仔細的去觀察,它將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收獲。
比如,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你或者會對它喋喋不休的歌聲、厭煩,你或許會捕捉它當寵物玩耍,蟬小小的生命或許會在你的手中完結。但是你知道蟬的一生嗎?蟬的一生要經(jīng)過四年黑暗的苦工。我們不應該去討厭它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xiàn)在突然穿起漂亮的衣服,張開()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是多么的不易。
昆蟲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一角。昆蟲的生命應當?shù)玫阶鹬兀厍蛏纤械纳ㄖ┲?、黃蜂、蟬在內都在緊密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之中。
讀完了《昆蟲記》讓我最終明白,在這個世界,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坦途。這讓我想到佛教中的一種思想:叫眾生平等。
可是對這句話,我只能是嘆息:眾生平等,這愿望何等的美好,只是眾生何時才能平等阿!很多動物被我們野蠻的屠殺著,花草樹木正在被我們砍伐踐踏,慢慢的減少。它們也是一條條的生命,它們的平等要如何去期待呢?
作為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我無力改變什么,只能從自身做起,我會呼吁身邊的同學,讓他們明白眾生平等的真正含義。
我有過對昆蟲的著迷,不過也只是看看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卻不曾仔細研究過昆蟲真正的生活、習性。不過,法國作家法布爾卻對昆蟲用上了畢生的經(jīng)歷進行研究與觀察,并與之交織下了《昆蟲記》。畢生觀察昆蟲的法布爾,整日津津有味地體會昆蟲們的喜怒哀樂。他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種族所進行的斗爭……并且《昆蟲記》有十冊,主要介紹了蜘蛛、蜜蜂、螢、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昆蟲。它十冊里面每冊包含了多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的內容豐富、深刻。
《昆蟲記》的內容的詳細,讓我對每一個片段都記憶猶新。其中,蟬用手斧來開掘儲藏室。這樣的開掘二字用的特別形象。他還會演一種奇怪的體操,身體騰起在空中,只有一點固著在舊皮上,翻轉身體,使頭向下,那布滿花紋的飛翼,向外伸直,并竭力張開。蟬有一段是這樣的:當然了,要熱心“委身于”音樂,那么只有縮小內部器官,來安置樂器了。蟬與我“比鄰相守”,到現(xiàn)在已有十五年,每個夏天差不多有兩個月之久,“它們總不離我的視線,而歌聲也不理我的耳畔”。表達出了作者對蟬的喜愛之情。這些描寫,使得蟬更加富有靈性,讓我們置身在這樣的細膩描寫中,更加感受到了蟬那充實的生活中的樂趣。我還喜歡舍腰蜂的這一段:這樣幾下抖動便去掉了舍腰蜂剛剛初具規(guī)模的窠巢,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么短暫的時間里,他的蜂巢居然已經(jīng)有一個橡樹果子那樣大了,真讓人始料不及。它們可真是一些讓人驚奇的小動物。臨近溝渠的時候,它當然就會注意到這件可喜的事情,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取水邊這一點點十分寶貴的泥土。它們不肯輕易放過這沒有濕氣的時節(jié)極為珍稀的發(fā)現(xiàn)。前面說舍腰蜂的窠巢的初具模型已經(jīng)抖動去掉了,但舍腰蜂卻又建起了樹果子樣大的。這充分體現(xiàn)了舍腰蜂的要的能力,也說明了他的毅力不屈。
《昆蟲記》這一奇跡的誕生,難道僅僅是作者的寫作細致?不是的,還有作者對蟬,對蜜蜂的一種獨特的熱愛,乃至對整個昆蟲世界的熱愛。才有了這樣的奇跡,這樣的靈感,才有了這樣的毅力——一種長期觀潮昆蟲的毅力。這樣的毅力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而是需要自己對某件事物的熱愛才會有的。作者法布爾做到了,并在他的筆下,我聽見了麻雀受害時的嬰兒般的叫聲;我看到了小甲蟲的無私奉獻;我感受到了楊柳天牛那樣的“吝嗇”……不過都是好的,至少是通過點點滴滴的觀察才有的結果。
法布爾為了寫這樣的奇跡。確實用了畢生的經(jīng)歷,并且失去了太多太多,我想作者能用上這樣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源自對昆蟲的獨鐘。這樣也讓我懂得了自己熱愛的是就應該好好去做。
法布爾昆蟲記章節(jié)故事讀后感3篇(《法布爾昆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 列那狐的故事讀后感三年級范文4篇 讀完《列那狐的故事》的讀后感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