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2篇 古詩《滿江紅》原文和譯文

時間:2022-12-14 04:00:14 綜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2篇 古詩《滿江紅》原文和譯文,以供借鑒。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2篇 古詩《滿江紅》原文和譯文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

  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慘結(jié)秋陰,西風(fēng)送、霏霏雨濕。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yīng)白??丈κ着d嘆,暮年離拆。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翻譯

  空陰沉愁云盤結(jié)多悲慘,西風(fēng)凄涼吹送滿天細(xì)雨濕江舟。抬眼望風(fēng)雨凄迷歸雁結(jié)成人字隊,暮色里振翅兼程投宿沙漠和荒丘。鐵蹄下請問我家鄉(xiāng)在何處,江上云水相連浩浩蕩蕩不辨南北迷雙眸。我只見一抹寒冷的青色時隱現(xiàn),想必是江對岸遙遠(yuǎn)的山巒峰頭。

  國家破我南渡天涯飄泊江上成難客,時危艱我寸腸欲斷滿頭白發(fā)生憂愁。空悲嘆我心煩意亂搔首踟躕郁苦恨,誰料到晚年競與家人分散避寇仇。該相信唯有酒能消憂悶,卻無奈飲酒有盡情不休。便只有引取江水入酒杯,以澆我胸中塊壘萬古愁。

  注釋

  結(jié):凝聚。

  霏霏:形容雨細(xì)密。

  征鴻:飛,仨的鴻雁。

  幾字:指雁飛結(jié)成人字形或一字行。

  沙磧:沙石淺灘。

  山色:山的景色。

  離拆:分散開。此指離開中原故土。

  挽?。籂恳?。取為語助詞。

  尊疉:古時盛酒器具,形狀似壺。

  胸臆:胸襟和氣度。

  賞析

  上片不是通常的悲秋情調(diào),而是當(dāng)前的時令景色表現(xiàn)了北宋淪亡、中原喪亂的時代氣氛?!皯K結(jié)秋陰”,這秋季慘淡的陰云四布于寒空,也籠罩了作者悲涼的心頭。“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這三句既是深秋時分的江頭情景,也是借雁自喻,也就是以北雁南飛暗喻自己此時的去國離鄉(xiāng),倉皇南渡?!吧炒儭倍郑岛瑵M眼荒寒?!霸噯栢l(xiāng)關(guān)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這兩句詞用唐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愁?!薄懊浴弊贮c出心境,此時詞人目斷心迷,南北莫辨,有茫然無適之感。上片末兩句化自王維《漢江臨泛》詩“山色有無中”,和秦觀《泗州東城晚望》詩“林梢一抹青如畫,應(yīng)是淮流轉(zhuǎn)處山”。但詞中“遙山”之“青”加以“寒”字,變成了“寒青”,這也是望眼凄迷所致吧。回望淮水諸山,告別中原,詞人無限依戀的情意,溢于言表。

  下片抒情,就以“放筆為直干”的寫法,抒發(fā)作者國難當(dāng)前時的憂慮之情?!疤煅穆?,江上客。腸欲斷,頭應(yīng)白。空搔首興嘆,暮年離拆?!苯ㄑ自?,趙鼎不過四十三歲,正委以重任,就白了頭發(fā)。這是因為去年汴京失守,二帝蒙塵;當(dāng)前家人分別,南北暌隔,再加上時局艱危,前途未卜,這些不能不使他腸斷而頭白了。“須信道”兩句有兩個襯字,按照詞律,這兩句是七字句,則“須”字(或“道”字)和“奈”字是襯字。此詞下片極言亡國之恨無窮,根本不是借酒消愁所能消除得了,除非萬里長江的滾滾洪流入酒杯,滿懷積悶或許可以沖洗一番。結(jié)句把郁結(jié)心頭的國家民族之深憂,同眼前滔滔不絕的長江合為一個整體,令人感到這種憂愁直如長江一樣浩蕩無涯,無可遏止。作者的愛國熱情和滿腔積郁不平之氣,也于此盡情流露出來了。

  全文上片寫景,極寫南渡路途凄慘。下片抒情,就以“放筆為直干”的寫法,抒發(fā)作者國難當(dāng)前時的憂慮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九、十月間,趙鼎渡江至建康,為趙構(gòu)下一步定都江南作準(zhǔn)備的。因此他泊舟儀真(今江蘇儀征)江口寫的這首詞。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2

  原文:

  席帽聊蕭,偶經(jīng)過、信陵祠下。

  正滿目、荒臺敗葉,東京客舍。

  九月驚風(fēng)將落帽,半廊細(xì)雨時飄瓦。

  桕初紅偏向壞墻邊,離披打。

  今古事,堪悲詫;身世恨,從牽惹。

  倘君而尚在,定憐余也。

  我詎不如毛薛輩,君寧甘與原嘗亞!嘆侯嬴老淚苦無多,如鉛瀉。

  譯文

  我?guī)е陉柕拿弊樱燥@蕭瑟,偶然從信陵祠堂下面經(jīng)過。眼中含著淚水,荒涼的臺階上落滿枯敗的葉子,留宿河南開封。九月的大風(fēng)把帽子吹得隨風(fēng)飄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飄灑屋瓦之上。烏桕樹的葉子經(jīng)秋霜而紅,葉子散亂狀朝著破爛的墻邊伸展。

  過去的事情和現(xiàn)在的事情交織在一起,十分詫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牽連。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會給我留下憐愛的余地。難道我還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嗎?信陵君難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嘗君低一等嗎?感慨侯嬴,淚水盡情流淌也覺得不夠悲傷。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開封。信陵君,即戰(zhàn)國時魏國公子無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寧陵),與春申君、平原君、孟嘗君并以養(yǎng)士好客稱,有“戰(zhàn)國四君”之譽。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種遮陽帽,以藤席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緣,如同斗笠。古人常以“席帽隨身”指辛勤求取功名。聊蕭:冷落、蕭瑟。

  東京:指開封。開封戰(zhàn)國時為魏國首都,名大梁。自五代至北宋,皆號東京。

  驚風(fēng):大風(fēng)。落帽:晉孟嘉在九月九日隨桓溫游龍山,風(fēng)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覺,桓溫命孫盟作文嘲嘉。

  飄瓦:飄灑屋瓦之上。此化用李商隱《重過圣女祠》“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fēng)不滿旗”詩意。

  桕(jiù):即烏桕樹,葉經(jīng)秋霜而紅。

  離披:散亂狀。

  從:因此。

  詎(jù):難道。毛薛輩:指信陵君門客毛公、薛公。二人皆魏處士,秦國乘信陵君留趙不歸出兵伐魏。二人冒死勸信陵君歸國,解救魏國大難。

  寧:難道。原嘗:指與信陵君齊名的平原君、孟嘗君。亞:次一等。

  侯嬴:戰(zhàn)國時魏人。年七十而為大梁夷門監(jiān)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為執(zhí)轡駕車,迎為上客。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邯鄲,趙請魏援。魏王授意統(tǒng)帥晉鄙中途停兵不前,侯嬴獻(xiàn)計盜取兵符,椎殺晉鄙,卻秦救趙。秦兵退后,侯嬴北向自刎。此處作者亦以侯嬴自況。

  如鉛瀉:淚水盡情流淌,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憶君清淚如鉛水”詩意。

  賞析:

  迦陵詞中懷古之作數(shù)量頗多,成就亦高。其主題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抒發(fā)故國淪亡的黍離之悲,一類寄寓英雄失路的身世之感,這首詞當(dāng)屬后者。

  詞上片以寫景為主,然“荒臺敗葉”的蕭瑟、“驚風(fēng)”“細(xì)雨”的酸楚、紅桕“離披”的凄涼皆逗出詞人心境之荒寞激蕩,為后文抒情烘托點染。下片以“今古恨”四句過渡,一片怨怒之情噴薄而出,聲聞紙上。“倘君而仍在,定憐余也”之句為一篇眼目,以下大筆淋漓,如江河奔瀉,故后人評之為“慨當(dāng)以慷,不嫌自負(fù)。如此吊古,可謂神交冥漠”(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

  溫庭筠《過陳琳墓》有云:“詞客有靈應(yīng)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為千古佳句。維崧才調(diào)之霸悍、際遇之坎壈又過于古人,故詞情亦激烈得多。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3

  原文: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

  辛棄疾〔宋代〕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zhǔn)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譯文:

  蜀道攀登難于上青天,一杯薄酒為你踐行。正是祖國被侵占的時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驅(qū)除外侮,卻非要閑置如此。希望借著這首《喻巴蜀檄》讓金人聞風(fēng)心驚。你文才出眾,希望大展身手,為國立功建業(yè)。君莫要流淚傷心,倒不如聽我說一說你要去的荊楚這一路的風(fēng)光吧?請用詩寫下一路美好景色:廬山的豐姿,赤壁的激浪,襄陽的明月。正是梅花花開、大雪紛飛季節(jié),務(wù)必相互勉勵莫相忘并不斷傳遞消息。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點刑獄使的簡稱,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和監(jiān)察事務(wù)。繡衣:西漢武帝時設(shè)繡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審理重大案件。他們身著繡衣,以示尊貴。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東北看驚:指曹魏有驚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聞風(fēng)心驚。諸葛表: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有《出師表》上蜀漢后主。西南:川蜀地處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馬相如有《喻巴蜀檄》。功名:贊友人文才出眾,足能立功建業(yè)。君侯:漢代對列侯的尊稱,后泛指達(dá)官貴人,此指李正之。如椽(chuán傳)筆: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筆,指大手筆。休:不要。荊楚:今湖南、湖北一帶,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經(jīng)之地。稼軒曾官湖南、湖北,故謂“吾能說”。要:請。赤壁磯: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縣西南,蘇軾以為是當(dāng)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赤壁賦》憑吊之。銅鞮(dī):銅鞮在今湖北襄陽。三更:古代時間名詞。古代把子時作為三更,一般用三更來指深夜。正:正值,正當(dāng)時。相憶:相思;想念。

  鑒賞: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軒以“將陵上司,締結(jié)同類也的罪名,罷居上饒已經(jīng)將近三年了。所以詞中處處把李之入任,與己之罷閑,雙雙對照寫來,一喜一憂,纏綿悱惻,寄意遙深,感人心肺。

  起兩句,“蜀道登天,一闋送繡衣行客也。點出李之入蜀與己之送行,雙雙入題,顯得情親意摯,依依難舍?!暗翘煲搽m借用李白詩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也,其實卻暗含此行之艱難;雖是王命,何嘗又不是小人的挾嫌排擠,有如遠(yuǎn)謫?所以他這闋詞寫的極其沉郁,這開頭無異已定下了全詞的基調(diào)?!耙婚犚玻纹浜喡?;看似淡語,然而卻是至情的無間;流露出君子之交,一闋薄酒足矣。沒有華筵歌妓,也沒有清客的捧場;只有兩個知心的朋友一闋相對,則這“一闋也二字,不僅寫出了友情之深,亦且寫盡了世態(tài)之薄。筆墨之力量如此,則這“一闋也也就不少了。

“繡衣也,是對“提刑也的美稱。漢武帝時,派使者衣繡衣巡視天下,操有生殺之大權(quán),稱為繡衣直指。李正之提點刑獄公事,也負(fù)有司法和監(jiān)察的任務(wù),所以稼軒也借以稱他為“繡衣使者也。

  三、四句:“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也點出“中年也,是時稼軒45歲,正是“不惑之年也,大有作為的時候。然而“多病也,這一“病也字,包含就多了,當(dāng)何況“多病也。稼軒正當(dāng)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又正是祖國被侵占的時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驅(qū)除外侮,卻非要閑置如此,內(nèi)憂外患,不能不“病也。所以他才用“還自嘆也三字領(lǐng)起下面兩種難堪:已是自己閑置生愁,怎當(dāng)堪用的同志又遭遠(yuǎn)調(diào),離開了中央,這一來抗戰(zhàn)派淘汰將盡矣。所以這種離別,不止友情,當(dāng)關(guān)系國家的命運,才是最大的痛楚。

  五、六兩句,按詞律要求,是要用律句的對仗格式。他巧妙地安上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和司”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關(guān)于蜀的故事。切題已難,而寓意得妙當(dāng)難。他卻舉重若輕,正是有一肚子的學(xué)問?!皷|北看驚也者,是東北方的大好河山,淪入異族之手,正應(yīng)當(dāng)像諸葛亮請求出師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著一“驚也字,有三層意思:驚山河之破碎;驚投降派的阻撓;以至慚愧得都怕(驚)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了。然而卻反其“道也而行之,讓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當(dāng)草相如檄也。據(jù)《史記·司”相如傳》載:“唐蒙使路通夜郎西僰中,發(fā)巴蜀吏卒……萬余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zé)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也這里著一“當(dāng)也字,透露出了不出師東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強(qiáng)迫到西南去鎮(zhèn)壓人民。恨上加恨,這個“當(dāng)也字把一個南宋小朝廷的那種對敵和,對己狠的心態(tài)暴露無遺。下字非常生動而有力。

  七、八兩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也。正是雙方的小結(jié)。自己廢置無聊,而李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也的,是因為他畢竟還是有土有責(zé)的,和稼軒自己只能耕種以自適的“稼軒居士也不同,終究還是可以期望以“功名也的。然而稼軒之所以期望于李的功名,不是鐵”金戈,不是臨刑的鬼頭刀,而是如椽之筆!因為李正之是提刑,他那紅筆一勾,是要人命的,雖不能法外開恩,也要慎之又慎。所謂“況鐘之筆,三起三落也。在這六年前,稼軒也曾有過“按察之權(quán)也,而他當(dāng)時卻向皇帝上過《論盜賊札子》,他就曾非常精辟地說過剿“賊也之害。他說:“民者國之根本,而貪濁之吏迫使為盜,今年剿除,明年掃蕩,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損則折,臣不勝憂國之心,實有私憂過計者。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無恃其有平盜之兵也。也用筆,即亦“無恃其有平盜之兵也。能如此,那于國于民也就算是功名了。言來令人欲淚。

  過拍起首四句:“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也?!皟号疁I也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末二句:“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也之意。“能也,這里讀去聲,寧可的意思。這里是說:與其有作兒女哭泣的時間,倒不如聽我說一說你要去的荊楚這一路的風(fēng)光吧?以此換頭,過度到下闋,一蕩上闋愁悶的情緒。用“要新詩準(zhǔn)備也貫串“廬山色也、“赤壁浪也、“銅堤月也。不過這看似閑情逸趣,何等瀟灑。其實這正是上闋的“表也與“檄也的內(nèi)含。下闋?wèi)z南,也正是上闋的思北?!扒G楚路也這一帶是沒有被敵人占領(lǐng)的,如此美景,宜愛宜惜。愛,就要珍重它;惜,就要保護(hù)它。特別作為北方的游子,當(dāng)提到這些南方的美景時,不能不有一些思鄉(xiāng)的酸楚夾雜于胸中??傊?,只因是一個分為兩片的祖國橫亙在胸中,所謂“新詩也,當(dāng)也是長歌之慟。以此相勉,是輕松的調(diào)侃,其實正是痛心的變異。以此寄人,不僅見趣,亦且見志。多么委宛而深厚有致。

  最后點明時間。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他說“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也是彼此雙方的互勉,仍以雙雙作結(jié)。

  這一段看似白描,似乎沒有多少深意。其實如果聯(lián)系歷史背景,是仍然可以感到話外之音的?!罢坊ㄈf里雪深也,“梅花也是他們,又是傳遞消息的暗示。所謂“折梅逢驛使,送與隴頭人也?!叭f里雪深也是寫彼此的間隔,也是彼此的處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但不論地理的或心理的,造成可以間隔而寂寞的,終歸是政治的原因。是投降派對于他們的打擊。那么,在這樣個廢棄與遠(yuǎn)戍的道路上,他形象地即情即景,用“萬里雪深也,彼此的一切,俱足以包之了。而要相互勉勵莫相忘并不斷傳遞消息的,那當(dāng)然是人,所以“須相憶也是彼此的。既是人,又是事。而這人事,正是他們“志也的結(jié)集,所“須相憶也者,仍是祖國恢復(fù)之大業(yè)。因此,這是一場特殊的斗爭,即抗戰(zhàn)派在被迫流離失所時,仍在呼喊著團(tuán)結(jié)。甚至可以說,通篇都是在告誡著不要忘了抗戰(zhàn)的事業(yè)。這樣分析是有心理依據(jù)的。在共同斗爭中因失利而不得不分手的戰(zhàn)友,臨岐執(zhí)手勉勵莫相忘時,他們思想里起作用的第一要素應(yīng)是斗爭失利的恥辱與磨礪以須的豪情。

  戰(zhàn)友在一起當(dāng)然比分散開好。他知道,投降派又何嘗不知道。以是他們之間的“離別也就成為“不堪也的了。“不堪也二字,傷心之至:已不成軍,不堪遣散。通篇都是對于抗戰(zhàn)事業(yè)的悼念與惋惜。甚至連那一滴兒女淚,也要他收起,這樣的心腸,要以江山為念,真正是情深意厚。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4

  滿江紅·倦客新豐

  辛棄疾〔宋代〕

  倦客新豐,貂裘敝、征塵滿目。彈短鋏、青蛇三尺,浩歌誰續(xù)。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嘆詩書、萬卷致君人,翻沉陸。

  休感慨,澆醽醁。人易老,歡難足。有玉人憐我,為簪黃菊。且置請纓封萬戶,竟須賣劍酬黃犢。甚當(dāng)年、寂寞賈長沙,傷時哭。

  譯文

  就像當(dāng)年的馬周困頓于新豐酒樓、蘇秦貂裘破敗一身風(fēng)塵。用手指彈著三尺寶劍的劍鋏歌唱,誰能聽懂是什么意思呢?不要顧慮江南英雄年紀(jì)大了,任用他照樣可以打敗敵人,使其向中國稱臣。可嘆那些飽讀詩書,想要致君堯舜的人因為神州陸沉而報國無門,無路請纓。不要感慨什么人生易老,時光易逝,且飲美酒澆愁。有位美女同情我的遭遇,憐惜我的心情,又為我簪戴一朵黃色的菊花。先把請纓封侯的事情放在一邊,姑且賣劍買牛,以求解脫。遙想當(dāng)年,賈誼因為寂寞傷時而痛哭。

  注釋

  倦客新豐:用唐代那周事。倦客,倦于宦游的人。新豐,在長安東面,陜西臨潼東。這里作者以馬周自喻。貂裘敝:衣服破爛不堪。征塵:旅途的塵土。彈短鋏:作者以馮諼不得志時彈劍而自喻。鋏、青蛇:均指劍。英雄:此暗指詞人自己。江左:指偏安江南地區(qū)。江左老,老死江南。句意是說未想到英雄老死江左。尊中國:樹立中國的尊嚴(yán),句意是說任用這些英雄可以使國家受到尊重,意即驅(qū)逐金人,恢復(fù)中原。君人:指君王。沉陸:即陸沉。陸地?zé)o水而自沉,指隱居。簪黃菊:簪上一朵黃菊。萬戶:即萬戶侯,食邑萬戶以上,號稱“萬戶侯”(漢代侯爵最高的一層,其中衛(wèi)青與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后來泛指高官貴爵。賣劍酧黃犢:《漢書。龔遂傳》記載,渤??ゐ嚕u遂為太守,勸民賣刀劍買牛犢,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酧,同“酧”,指酬付價錢。這里指直須賣刀劍買牛,歸耕田園。甚:為什么,何必像。賈長沙:指賈誼。賈誼在漢文帝朝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人稱賈長沙。

  賞析

  上闋先以馬周、蘇秦、馮諼三個人物失意落寞的遭際自比,然后直攄胸臆,抒發(fā)不平:“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贝硕淇此茖こUZ,但卻道破了南宋政治現(xiàn)實。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是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后來的皇帝基本上一脈相承,多少仁人志士請纓無路,報國無門,銜恨以終。至此可知中國之不尊,罪在最高統(tǒng)治者。前結(jié)仍抒上意。讀書萬卷,志在輔佐君王,報效國家,反退而隱居,埋在底層,于詩書冠一“嘆”字,可知感慨之深。本可以輔佐君王以尊中國,但卻被棄置了,豈不令人悲痛!上片連用典故,壯懷激烈,悲歌慷慨,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的無法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憤世之情。

  下闋從側(cè)面立意,在報國無路的情況下,便寄情詩酒,歸隱田園,故作曠達(dá),隱痛深哀,仍充滿字里行間?!靶莞锌保瑢嶋H是感慨有何用,不如藉美酒以消愁解恨。而人生易老,即使歡樂也難以盡興。接再作超脫:“有玉人憐我,為簪黃菊”。轉(zhuǎn)而又作憤語:“且置請纓封萬戶,竟須賣劍酧黃犢。”這里表示放下請纓殺敵、立功封侯的念頭,歸隱田園,以求解脫。最后引賈誼事作結(jié):“甚當(dāng)年,寂寞賈長沙,傷時哭”。賈誼為什么因寂寞而傷時痛哭呢?以反問的形式透露了詩人故作曠達(dá)而始終無法擺脫的痛苦,這種曠達(dá)精神,實質(zhì)上是他的悲痛情緒發(fā)展到更深沉的表現(xiàn)。托古喻今,長歌當(dāng)哭,全詞借古人之酒杯,澆我胸中之塊壘,這塊壘似乎越澆越多了,因為辛棄疾的“悲劇”乃時代使然,終南宋王朝力主恢復(fù)的抗戰(zhàn)潮流,不過細(xì)波微瀾而已。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xì)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5

  原文:

  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

  宋代:蘇軾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xì)w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罩迣W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譯文: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xì)w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勤說。

  長江、漢江從西方奔流直下,在黃鶴樓望去,浩淼的江水碧綠澄澈。江水相通,好像都帶著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這便是錦江的春色。你是在陜州留有愛民美譽的通判,我卻是思鄉(xiāng)未歸的浪子。面對這里的景色怎能沒有感情,我將會殷切的述說。

  江表傳,君休讀??裉幨?,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你千萬不要讀《江表傳》,禰衡真是令人同情,深感痛惜。只能空對鸚鵡洲,葦花依舊蕭瑟。書生何苦與這種人糾纏,權(quán)勢人物如曹操與黃祖也都已一閃過去。希望使君能像李白一樣潛心作詩,趕追崔顥的名作《黃鶴樓》詩。

  注釋:

  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mín)峨(é)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xì)w客。對此間、風(fēng)物豈無情,殷(yīn)勤說。

  江漢:長江和漢水。高樓:指武昌黃鶴樓。蒲萄:喻水色,或代指江河。岷峨句: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稱濯錦江,相傳其水濯錦,特別鮮麗,故稱。南山:終南山,在陜西,朱壽昌曾任陜州通判,故稱。遺愛:指有惠愛之政引起人們懷念。劍外:四川劍門山以南。蘇軾家鄉(xiāng)四川眉山,故自稱劍外來客。

  江表傳,君休讀??裉幨?,真堪惜??罩迣W(yīng)鵡(wǔ),葦花蕭瑟(sè)。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zhé)仙詩,追黃鶴。

《江表傳》:晉虞溥著,其中記述三國時江左吳國時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國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裉幨浚褐溉龂慷[衡。他有才學(xué)而行為狂放,曾觸犯曹操,曹操多顧忌他才名而未殺。后為江夏太守黃祖所殺。不出仕之士稱處士??罩蓿褐耕W鵡洲,在長江中,后與陸地相連,在今湖北漢陽。曹公黃祖:指曹操與劉表屬將黃祖。謫仙:指李白。

  賞析:

  這首詞由景及情,思鄉(xiāng)懷古,由豪入曠,超曠中不失賦詩追黃鶴的豪情壯采,不失對于人生的執(zhí)著追求。詞的上片由景引出思?xì)w之情和懷友之思;下片由思鄉(xiāng)轉(zhuǎn)入懷古,直抒胸臆。

  開篇由寫景引入。開篇大筆勾勒,突兀而起,描繪出大江千回萬轉(zhuǎn)、浩浩蕩蕩、直指東海的雄偉氣勢。“江漢西來”二句,描繪了江水奔騰的勝景。著名的黃鶴樓在武昌黃鵠山巍然屹立,俯仰浩瀚的大江。長江、漢水滾滾西來,匯合于武漢,那波濤的顏色,如同葡萄美酒一般,一片濃綠。發(fā)端兩句,以高遠(yuǎn)的氣勢,抓住了當(dāng)?shù)刈钣刑厣膭倬皞ビ^,寫出了鄂州的地理特點。“蒲萄深碧”,重筆施彩,以酒色形容水色,用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詩句,形容流經(jīng)黃鶴樓前的長江呈現(xiàn)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猶自帶”三字振起,化用李白“江帶峨嵋雪”之句,杜甫《登樓》詩“錦江春色來天地”,不著痕跡,自然入妙,用“葡萄”、“雪浪”、“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詞語,來形容“深碧”的江流,筆飽墨濃,引人入勝。詞人將靈和樓前深碧與錦江春色聯(lián)系起來,不但極富文采飛揚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對花團(tuán)錦族、充滿春意的錦城的無限追戀向往之情,從而為下文“思?xì)w”伏脈。這兩句由實景“蒲萄深碧”引出虛景“岷峨雪浪,錦江春色”,拓展了詞境。江河自岷江錦水而來,將黃鶴樓與赤壁磯一線相連,既是友人駐地的勝景,又從四川流來,既引動詞人思?xì)w之情,又觸發(fā)懷友之思。這就為下文感懷作了有力的鋪墊。接下來這一句由景到人,一句寫對方,一句寫自已。朱壽昌在陜西任通守期間留有愛民之美譽,政績突出?!端问贰繁緜鬏d朱在閬斷一疑獄,除暴安良,“郡稱為神,蜀人至今傳之”即“南山遺愛守”所指。詞中“南山”當(dāng)是“山南”之誤。以對“劍外”,“山南”字面亦勝于“南山”。而蘇軾蜀人,稱朱壽昌亦以其宦蜀之事,自稱“劍外思?xì)w客”,映帶有情。如今思鄉(xiāng)而歸不得,兩廂對比,既贊美了朱壽昌為人頌揚的政績,又表達(dá)了自己眼前寂寞的處境以及濃郁的思?xì)w情緒。面對此間風(fēng)物,自會觸景興感,無限惆悵?!皩Υ碎g”以下,將君、我歸攏為一,有情就要傾吐、抒發(fā),故由“情”字,導(dǎo)出“說”字,逼出“殷勤說”三字,雙流匯注,水到渠成。

  上片“殷勤說”三字帶出整個下片,開始向友人開懷傾訴,慷慨評論?!啊督韨鳌贰倍?,引出自己對歷史的審視和反思?!督韨鳌肥怯浭鋈龂鴷r東吳人物事跡的史書,他勸告朱壽昌不要再讀這部書了。以憤激語調(diào)喚起,恰說明感觸很深,話題正要轉(zhuǎn)向三國人物。“狂處士”四句,緊承上文,對恃才傲物、招致殺身之禍的禰衡,表示悼惜。禰衡因忠于漢室,曾不受折辱,當(dāng)眾嘲罵曹操,曹操不愿承擔(dān)殺人之名,假借劉表屬將黃祖之手將其殺害,葬于武昌長江段的鸚鵡洲。詞人用感觸頗深的三國人物——禰衡的事跡引以為戒,接著筆鋒一轉(zhuǎn),把譏刺的鋒芒指向了迫害文士的曹操、黃祖。如今賢士不在,只能空對那武昌長江段的鸚鵡洲,葦花蕭瑟,一片凋零凄涼。書生何苦與這種人糾纏,以致招來禍災(zāi)。蘇軾站在更高的視角審視歷史,“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爭底事”,即爭何事,意即書生何苦與這種人糾纏,以致招來禍災(zāi)。稱霸一時的風(fēng)云人物,如殘害人才的曹操、黃祖之流,最終也只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過眼煙云。此句流露出蘇軾豁達(dá)、隨緣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這話是有弦外之音的,矛頭隱隱指向?qū)λ_陷的李定之流。蘇軾此時看來,禰衡的孤傲、曹操的專橫、黃祖的魯莽,都顯得非??尚?。言語間,反映出蘇軾超越歷史,擺脫現(xiàn)實限制的觀念。收尾三句,就眼前指點,轉(zhuǎn)出正意。詞人引用李白的故事,激勵友人像李白一樣潛心作詩,趕追崔顥的名作《黃鶴樓》。這既是對友人的勸勉,愿他能夠置身于政治漩渦之外,寄意于歷久不朽的文章事業(yè),撰寫出色的作品來追躡前賢;也體現(xiàn)了蘇軾居黃州期間的心愿,對于永恒價值的追求。

  全詞形散而神不散,大開大合,境界豪放,議論縱橫,顯示出豪邁雄放的風(fēng)格和嚴(yán)密的章法結(jié)構(gòu)的統(tǒng)一。一則,它即景懷古,借當(dāng)?shù)氐臍v史遺跡來評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則,它選用內(nèi)涵豐富、饒有意趣的歷史掌故來寫懷,藏情于事,耐人尋味;三則,筆端飽含感情,有一種蒼涼悲慨、郁憤不平的情感,在字里行間激蕩著。即景抒懷,指點江山,論古說今,涉及五個歷史人物,坦露了對朋友的坦蕩胸懷,將寫景、懷古、抒情結(jié)合,不粘不滯,思想深沉,筆力橫放,雖為酬答之作,卻也體現(xiàn)了東坡詞豪放的風(fēng)格。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6

  原文:

  滿江紅

  劉克莊

  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

  金甲琱戈,記當(dāng)日轅門初立。

  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fēng)濤急。

  有誰憐、猿臂故將軍,天無級?

  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

  把《茶經(jīng)》《香傳》,時時溫習(xí)。

  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

  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翻譯:

  想當(dāng)初,在帥府,穿金甲持雕戈;軍中作檄,揮筆寫完千紙,筆墨都還未干。天剛黎明,寒氣侵人,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已嘶鳴起來,奔赴戰(zhàn)場;黑夜里,狂風(fēng)呼嘯,怒濤奔騰,高大戰(zhàn)船正在搶渡。當(dāng)年李廣建功無數(shù)終降為庶人,有誰對這種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

  那些抗敵恢復(fù)方略,記錄軍中生活的詩篇,只好任它散失殆盡,而懶得收拾了。只能靠焚香煮茗來打發(fā)時光了。現(xiàn)在就怕人談邊塞的事,暫且教兒女們誦讀《花間集》吧。只是感嘆自己壯年是就不如人,何況現(xiàn)在呢!

  賞析:

  這首詞,是南宋后期愛國詞人劉克莊的代表作之一,在寫作上,頗具特色。上片寫過去,正面著筆,風(fēng)格豪邁雄??;下片寫今日,純用反筆,風(fēng)格掩抑沉郁。運用強(qiáng)制的對比手法,極富感染力。

“金甲琱戈,記當(dāng)日轅門初立?!眱删涫堑寡b句,按正常語序,應(yīng)為“記當(dāng)日金甲琱戈,初立轅門”。作者為的是突出“金甲琱戈”的雄姿。因此,詞一開頭就鮮明突兀地展現(xiàn)出自己初參軍幕時的興奮神情,以及種種激動人心的場面。轅門初開,鐵甲琱戈,詞人此時多么精神抖摟,氣宇軒昂!“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在盾牌鼻紐上磨墨,則進(jìn)一步顯示出當(dāng)時軍情的緊急和他的才氣縱橫,起草軍事文書運筆如飛,揮灑之間,千紙立就,而如龍蛇走勢的字跡還沒有干呢!

“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fēng)濤急?!碧靹偫杳?,寒氣侵人,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已嘶鳴起來,奔赴戰(zhàn)場;黑夜里,狂風(fēng)呼嘯,怒濤奔騰,高大戰(zhàn)船正在搶渡。這二句生動地描繪出金兵南犯和宋軍抗御的驚心動魄場景。“有誰憐,獨臂故將軍,無功績?”金兵退后,非但沒有功賞反遭誹謗,被迫去職?!蔼毐酃蕦④姟保脻h將李廣事?!妒酚洝@顚④娏袀鳌份d漢代李廣猿臂善射,即臂長如猿,可以運轉(zhuǎn)自如。他參加過七十多次抗擊匈奴的戰(zhàn)斗,被匈奴人稱為“漢之飛將軍”,然而始終不得論功封侯。作者以李廣自況,悲憤地質(zhì)問:有誰對這種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激憤之氣,溢于言表。

  下片用一系列反筆傾訴了報國無門、英雄坐老的郁悶情懷?!捌饺植摺敝缚藬车牟呗?、計劃。“從軍什”指描寫從軍生涯的詩歌作品?,F(xiàn)在既然人已被棄,留著這些東西又有何用?只好任它散失殆盡,而懶得收拾了。國難方殷,自己卻無事可做,只得將《茶經(jīng)》、《天香傳》之類的讀物,拿來“時時溫習(xí)”,消磨歲月。詞人為什么“生怕客談榆塞事”呢?因為當(dāng)時南宋邊防形勢越來越嚴(yán)重,而統(tǒng)治者仍然醉生夢死,愛國之士請纓無路,談?wù)摷按耍饺豢毡?。榆塞,指邊防要地。《花間集》是后蜀人趙崇祚編選的一部詞集,是剪紅刻翠一類的作品。作為愛國詞人,他“粗識國風(fēng)《關(guān)睢》亂,羞學(xué)流鶯百囀。總不涉閨情春怨”(《虞美人。席上聞歌有感》),現(xiàn)在卻拿《花間集》詞來教下一代。這表明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尖銳的矛盾沖突,詞人也似乎悲觀到了極點。最后兩句:“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借古人之言以說己心,更是滿腹牢騷,一腔激憤。

  這首詞的上下兩片對比極為鮮明。上片從“金甲琱戈”到“樓船夜渡風(fēng)濤急”,回憶昔日軍營生活,壯懷激烈,酣暢淋漓。從“有誰憐猿臂故將軍”開始,突然一個大轉(zhuǎn)折,寫壯士凄涼,苦悶,抑郁。下片純是牢騷語,以嬉笑寫憤激,故作曠達(dá),而不平之氣,充溢字里行間。詞人寫自己拋開“武略”,課讀《茶經(jīng)》,與客不談邊事,教兒但誦《花間》,吟風(fēng)賞月,似乎甘愿將生命的熱力消磨殆盡,其實,從詞序即可看出,風(fēng)風(fēng)雨雨,皆可觸動心事,可見其內(nèi)心痛苦之情。由此可知,下片所用口吻雖閑淡委婉,其實是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一時代英雄報國無門的一腔悲憤。

  這首詞意境開闊,風(fēng)格雄渾,結(jié)構(gòu)嚴(yán)密而變化莫測,脈絡(luò)分明,錯綜交織,慷慨而不消沉,悲壯而不衰頹,充滿積極的愛國之情,成為傳世名詞。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7

  滿江紅·東武會流杯亭

  蘇軾〔宋代〕

  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鄭淇水入城。

  東武城南,新堤固、漣漪初溢。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更向江頭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時畢。風(fēng)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dāng)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譯文

  東武城南剛剛筑就新堤,郟淇河水開始流溢。微雨過后,濃密的樹林,蒼翠的山崗,紅花綠葉,滿地堆積。枝頭殘花早已隨風(fēng)飄盡,我與朋友同到江邊把春天尋覓。試問未來還有多少春光?算來不過三分之一。官衙里的公事紛雜堆積,風(fēng)雨過后更無幾多明媚春日。今日相約,泛杯曲水,全城百姓也爭相聚集。您不曾聞知東晉蘭亭修禊的故事?當(dāng)日滿座都是豪俊高潔之士。到如今只有長竹滿山崗。往日陳跡,無從尋覓。

  注釋

  東武:此處指密州治所諸城。會:聚會。流杯亭:即諸城南禪小亭。上巳(sì):農(nóng)歷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為古時節(jié)日,習(xí)用三月初三日。壅(yōng):堵塞。鄭淇:水名,由鄭河、淇河于密州城南匯集而成,東北流入濰河。阜:土丘。臥紅:指花瓣被雨打落在地。江頭:指郟淇水邊。向前:往前,未來。幾多:多少。春:指春光。蘭亭修禊(xì):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當(dāng)時名士41人集合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祓禊之禮。眾人作詩,王氏作《蘭亭集序》。修禊,三月三日于水邊采蘭嬉游,以驅(qū)除不祥。豪逸:指豪放不羈,瀟灑不俗的人。

  賞析

  這首詞城題目交代了作詞城地點、時間,敘寫城中心——“會流杯亭”,以及與此相關(guān)城城南引滿入城工程。上片寫雨后暮春景物,并抒寫了惜春城意緒。開頭三句從城南引滿入城工程寫起:東武城南筑就新堤,鄭淇河滿開始充盈。其所以由此落筆,因為這直接關(guān)系到“從滿”城滿源,對下片來說,真可謂伏脈千里。以下詳寫暮春景物,先寫雨后山岡上花木零落城景象:一場小雨過后,在那濃密城樹林中和蒼翠城山岡上,紅花綠葉,堆積滿地。透過字面,仿佛有詞人輕微城嘆息。以“臥”、“堆”兩個動詞形容花葉遍地狼藉城狀態(tài),以“紅”、“碧”兩個表示色彩城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借指花、葉,都顯得十分形象和精煉。再寫“枝上殘花”蕩然無存,于是的江邊追尋春天城蹤跡:試問未來還有多少春光?算來不過三分之一。這就是尋春所獲得城一個既令人失望又使人略感安慰城結(jié)果。因此,詞人在描寫暮春景物時,也由隱而顯地表現(xiàn)了他惜春城心情。

  下片寫從滿流杯城現(xiàn)場盛況以及對當(dāng)年蘭亭陳跡城感慨。換頭“官里事”四句,詞人感嘆官衙事務(wù)紛繁,自然界又多風(fēng)雨,輕閑而明麗城日子竟沒有多少。這是一筆襯托,說明聚會流杯亭是很難得城。以下“相將泛從滿”兩句,正面寫從滿流杯城現(xiàn)場盛況:上巳日與同僚相約聚會于流杯亭,開展從滿流杯城活動,全城百姓都爭著前來觀光?!跋鄬ⅰ本涿鼽c詞序“會流杯亭”,轉(zhuǎn)到對全詞中心內(nèi)容城敘寫,但用墨極其簡煉,妙處全在從閑處鋪墊以及從側(cè)面烘托。與暮春自然景物相比,“泛從滿”是一道特異城風(fēng)景線,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春光大減所造成城缺憾,所以上片所寫未嘗不是一種絕好城鋪墊?!皾M城爭出”句,由充當(dāng)熱心觀眾城全城百姓渲染出從滿流觴現(xiàn)場城盛況。一個“滿”字和一個“爭”字,更令人想見萬人空巷城熱鬧情景,以及詞人作為州郡長官與民同樂城愜意和自得。另一層烘托則是由眼前景、事所引發(fā)城對歷史城聯(lián)想:“君不見蘭亭修楔事,當(dāng)時座上皆豪逸?!憋@然,蘭亭修禊與從滿流杯,當(dāng)日主盟其事并作序城王羲之與詞人自己,眾名士(“豪逸”)與眾同僚,一一對應(yīng),其襯托和比喻之意清晰可見。結(jié)尾兩句緊承上文,對史事感慨系之:到如今只有長竹布滿故地城山嶺,而昔日盛事已成陳跡,再也無從尋覓了。這不僅是發(fā)思古之幽情,懷古主要是為了慨今,因為“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蘭亭集序》),其真正用意即在于此。它所蘊蓄城是時光易逝、物是人非城沉痛之感,是帶有人生哲理意義城。

  這年十二月,蘇軾離開密州任所時,還滿懷深情地寫下了一首《別東武流杯》詩,可見上巳雅集給他留下了美好城印象。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8

  遁庵主人植菊階下,秋雨既盛,草萊蕪沒,殆不可見。江空歲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發(fā)數(shù)花,生意凄然,似訴余以不遇,感而賦之。兇李生湛然歸,寄菊軒弟。

  雨后荒園,群卉盡、律殘無射。疏籬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質(zhì)。盈把足娛陶令意,夕餐誰似三閭潔?到而今、狼藉委蒼苔,無人惜。

  堂上客,須空白。都無語,懷疇昔。恨因循過了,重陽佳節(jié)。颯颯涼風(fēng)吹汝急,汝身孤特應(yīng)難立。謾臨風(fēng)、三嗅繞芳叢,歌還泣。

  譯文

  雨后的花園,花朵都掉完了。疏散的籬下只有菊花還沒有掉落,還是那么的鮮艷。掇取一把菊花足夠娛樂,誰還可以像屈原那樣用菊花做晚餐呢。到現(xiàn)在狼藉不堪鮮花掉落沒有人去憐惜。

  堂上的客人都以及須發(fā)皆白。都沒有說話懷念著過去。重陽佳節(jié)過去只剩下了恨,颯颯的涼風(fēng)吹的你慌亂不堪,你應(yīng)該很難生活了吧。在風(fēng)下多次聞吸花叢,放佛可以聽到菊花在獨自哭泣。

  注釋

  律:原為定音的儀器,后指古樂的十二調(diào)。無射:亦作亡射,十二律中的陽律之一;古以十二律與十二個月相對應(yīng),秋九月律應(yīng)無射。

  英英:鮮艷貌。

  盈(yíng)把:掇取一把。

  夕餐:屈原《離騷》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詩句,故云。三閭(lǘ):指屈原。他曾為三閭大夫。

  狼藉:亦為狼籍,亂散不堪狀。狼藉草而臥,起則踐草使亂以滅跡。

  疇昔(chóu xī):往昔。

  颯颯(sà):風(fēng)聲。

  汝:你。

  三嗅:多次聞吸?!叭毖云涠?。芳叢:花叢。

  賞析

  金朝滅亡之后,詞人誓不投降元朝,堅守歸隱之志,于是寄情于晚菊秋水,這首詞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創(chuàng)作背景

  開頭三句,首先展開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園圖?!奥蓺垷o射”,點明時值九月,此時的荒園秋風(fēng)蕭瑟,秋雨無情,百花為之凋零,荒園雜草叢生。全詞以此開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詞人悲涼凄苦的情懷,又使人自然聯(lián)想到風(fēng)雨飄搖的政治形勢像凜冽的秋風(fēng)襲向詞人的心頭。這幾句,不僅交代了花的生活環(huán)境,也為全詞定下了凄清的基調(diào)。接下來,輕輕一轉(zhuǎn),“疏籬下”寫初開菊花的鮮嫩可愛。這和“雨后荒園”的環(huán)境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按嘶鼙!?,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時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隱含著歲月無情的擔(dān)憂。細(xì)細(xì)品味,作者正是借花寫人,表達(dá)出在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中潔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勢逼人的憂慮。接下來“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愛菊的陶淵明和屈原,陶淵明、屈原生活的年代去詞人已遠(yuǎn),可是他們與詞人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卻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沒有屈從于嚴(yán)酷形勢的壓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險惡的現(xiàn)實,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懷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現(xiàn)實之中,惜花以自惜,哀婉生不逢時。

  下片由花寫到人,詞人首先哀嘆歲月匆匆,少年書生已成白發(fā)衰翁。往事如煙,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對已逝歲月的追懷。以下幾句便以無限悵惘的心情追懷疇昔,通過極樸實的語言,表達(dá)了詞人難以言傳的苦衷,使人覺得凄婉悲愴?!帮S颯涼風(fēng)吹汝急”包含著對世事變遷的慨嘆、時不我待的哀婉、憐花惜人的深情。全詞至此,菊花的高潔品性與詞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與詞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為一體?!爸櫯R風(fēng)、三嗅繞芳叢,歌還泣”,寫得纏綿幽深。詞人徘徊于花叢之中,顧花懷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憂傷之情表露無遺?!案柽€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動于心發(fā)之于外,長歌當(dāng)哭,更覺余情不盡。

  通觀全篇,以花寫人,借物言情,花與人渾然一體,無法辨認(rèn),也無須辨認(rèn)。全詞寫得含蓄蘊藉,一往情深。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學(xué)家。字復(fù)之,號遁庵,別號菊莊。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并負(fù)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后中進(jìn)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biāo)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游山水,結(jié)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詞曲,有《遁齋樂府》。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9

  滿江紅·中秋夜潮原文

  作者:史達(dá)祖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qū)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yīng)折!

  滿江紅·中秋夜潮賞析

  史達(dá)祖本來是一位“婉約派”的詞人。前人之所以盛贊他,主要是因為他具有那種婉麗細(xì)膩的詞風(fēng)。其實,他的詞風(fēng)并不局限于“婉約”一路。像這首詞,就抒發(fā)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見的豪氣激情,在風(fēng)格上也顯得沉郁頓挫、激昂慷慨,這就可以大大幫助讀者加深對其人、其詞的全面了解。

  因為是寫“中秋夜潮”,所以全詞就緊扣海潮和明月來寫。開頭兩句“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即分別交待了潮與月兩個方面,意謂:水歸屬于“陰”,而月為“太陰之精”,因此潮信的盈虛——潮漲潮落,皆與月亮的圓缺有關(guān)。這里所用的“歸”和“盈虛”兩組動詞,就為下文的描寫江潮夜?jié)q,蓄貯了巨大的.“勢能”。試想:大江東去,這其中本就蓄積了多少的“力量”。此時,在月球的引力下,它又要返身過來,提起它全身的氣力向錢塘江中撲涌而去,這更該何等壯觀驚險!故而在分頭交待過潮與月之后,接著就把它們合起來寫:“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意為只有逢到每年的中秋(即“涼秋半破”時),那十分的滿月與“連山噴雪”而來的“八月潮”(李白《橫江詞》:“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才拼合(“斗成”:拼成)成了堪稱天地壯觀的“雙絕”奇景。它們“壯”在何處、“奇”在何處呢?以下兩句即分寫之:“有物揩磨金鏡凈”是寫月亮,它似經(jīng)過什么人把它重加揩磨以后那樣,越發(fā)顯得明亮澄圓:“何人拏攫銀河決”是寫江潮,它就像銀河被人挖開了一個缺口那樣,奔騰而下。對于后者,不妨引一節(jié)南宋人周密描繪浙江(即錢塘江)潮的文字來與之參讀,以加強(qiáng)感性認(rèn)識?!段淞峙f事》卷三《觀潮》條里寫道:“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敝劣谇罢撸ㄖ星镏拢?,則前人描寫多矣,無須贅引。總之,眼觀明月,耳聽江潮,此時此地,怎能不引起驚嘆亢奮之情?但由于觀潮者的身世際遇和具體心境不同,所以同是面對這天下“雙絕”,其聯(lián)想和感觸亦自不同。比如宋初的潘閬,他寫自己觀潮后的心情是“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酒泉子》),主要言其驚心動魄之感;蘇軾則在觀潮之后,“笑看潮來潮去,了生涯”(《南歌子》),似乎悟得了人生如“潮中之沙”(“寓身化世一塵沙”)的哲理;而辛棄疾則說:“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昂尢?,人道是、子胥冤憤終千古”(《摸魚兒》),在他看來,那滔天而來的白浪,正是伍子胥的幽靈駕著素車白馬而來!但是史達(dá)祖此詞,卻表達(dá)了另一種想象與心情:“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边@里的一個著眼點在于“雪”字:月光是雪白晶瑩的,白浪也是雪山似地噴涌而來,這豈不象征著伍子胥的“沉冤”已經(jīng)洗雪干凈!——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寫時近中秋、月夜泛湖的情景道:“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庇衷疲骸肮鹿庾哉?,肝膽皆冰雪。”這實際是寫他“通體透明”、“肝膽冰雪”的高潔人品。史詞的“子胥見嫦娥”則意在借白浪皓月的景象來表達(dá)伍子胥那一片純潔無垢的心跡,也借此而為伍子胥一類忠君愛國而蒙受冤枉的豪杰平反昭雪。按:公元1204年夏(史料記載為嘉泰四年五月),韓侂胄在定議伐金之后上書寧宗,追封岳飛為“鄂王”;次年四月,又追論秦檜主和誤國之罪,改謚“謬丑”。韓氏之所為,其主觀目的姑且不論,但在客觀上卻無疑大長了抗戰(zhàn)派的志氣,大滅了投降派的威風(fēng),為岳飛伸張了正義。史達(dá)祖身為韓侂胄的得力幕僚,他在詞里寫伍子胥的沉冤得以洗雪,恐即與此事有關(guān)。它使讀者明白:史氏雖身為“堂吏”,胸中亦自有其政治上的是非愛憎,以及對于國事的關(guān)注之情。

  下闋繼續(xù)緊扣江潮與明月來寫?!肮庵毕?,蛟龍穴”是寫月,兼顧海:月光普瀉,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聲直上,蟾蜍窟”是寫潮,兼及月:潮聲直震蟾蜍藏身的月宮。兩個“直”字極有氣勢,極有力度,充分顯示了中秋夜月與中秋夜潮的偉觀奇景?!皩ν刑斓兀慈蝗缢ⅰ保瑒t合兩者寫之:天是潔凈的天,月光皓潔,“地”是潔凈的“地”,白浪噴雪;上下之間,一派“洞然如刷”,即張孝祥所謂“表里俱澄澈”的晶瑩世界。對此,詞人的心又一次為之而激動萬分、“激氣已能驅(qū)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yīng)折!”這前兩句,正好符合了現(xiàn)今所謂的“移情”之說?!凑者@種“移情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物我雙方是可以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比如,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中,就會出現(xiàn)象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類的詩句;而“物”的形相、精神也同樣會影響到詩人的心態(tài)、心緒,如人見松而生高風(fēng)亮節(jié)之感,見梅而生超塵脫俗之思,見菊而生傲霜斗寒之情。史詞明謂“激氣已能”、“舉杯便可”,這后兩個詞組就清楚地表達(dá)了他的這種激氣豪情,正是在“光直下”、“聲直上”的偉奇景色下誘發(fā)和激增起來的。——當(dāng)然,這也與他本身含有這種激氣豪情的內(nèi)在條件有關(guān)。在外物的感召之下,一腔激情直沖云霄,似乎能驅(qū)走月中的粉黛(美人);這股激情又使他舉杯酌酒,似乎一口能吞下吳越兩國。這兩句自是“壯詞”。一則表現(xiàn)了此時此地作者心胸的開闊和心情的激昂;另一則——如果細(xì)加玩味的話,也不無包含有對于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這些或者昏庸、或者狡獪的君王,以及那當(dāng)作“美人計”誘餌的西施的憎惡與譴責(zé),因為正是他們共同謀殺了伍子胥!所以這兩句雖是寫自己的激氣與豪情,但仍是暗扣“月”(粉黛即月中仙女)、“潮”(吳越之爭釀出子胥作濤的故事)兩方面來展開詞情的,因此,并不能視為走題。末兩句則“總結(jié)”上文,詞人說:若是明朝把我今夜觀潮所見之奇景與所生之豪情說與你輩(“兒曹”含有輕視之意)去聽,那不使你們?yōu)橹哪戵@裂才怪呢!詞情至此,達(dá)到高潮,也同時戛然中止,令人如覺有激蕩難遏的宏響嗡嗡回旋于耳畔。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0

  原文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jì)翁韻》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fēng)吹盡,了無塵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嘆人間、哀樂轉(zhuǎn)相尋,今猶昔。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識。還記得在夢中已將萬里江山走遍。游賞那些風(fēng)景名勝,只需帶上手杖即可,耗損不了幾雙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卻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對,長期做來去匆匆的過客。

  昔日一統(tǒng)江山,如今卻被分為南北兩半。曹操、劉備皆是當(dāng)世的英雄??上切┯⑿酆澜埽家殉闪伺f事,如今已沒有一絲痕。樓臺剛剛建成,卻已不見人蹤;壯志未酬,我卻滿頭白發(fā)??蓢@人世間的悲歡,不過是在循環(huán)往復(fù),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釋

⑴滿江紅:滿江紅,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diào)?!稓J定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diào)沉郁激昂,前人用以發(fā)抒懷抱,佳作頗多。另有平聲格,雙調(diào)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后片十句五平韻。[3]

⑵溪山:辛棄疾的溪山情節(jié)。早在淳熙五年(1178),辛棄疾已經(jīng)有了依稀朦朧的“溪山”意識。事實上,辛棄疾“溪山”意識出現(xiàn)的年代,還可以大大前推。如《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云:“且歸來、談笑護(hù)長江,波澄碧?!边@首詞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或稍后,時為建康府通判。又《水調(diào)歌頭》詞云:“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辛棄疾“溪山”隱逸情結(jié)產(chǎn)生,不能說這是消極頹廢的意識;不僅如此,恰恰相反,正說明詞人的積極主張收復(fù)、抗戰(zhàn)。只是在這種積極主張不能實現(xiàn),在希望徹底破滅之后,才有了美人遲暮,英雄失路之感;更有了迷途實遠(yuǎn),昨非今非之慨。這是“溪山”隱逸情結(jié)產(chǎn)生的真正原因。怪:驚異,駭疑。而之所以如此,隱含有時光迅速,不覺間已是舊相識了的感嘆意味。按:稼軒南歸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吳楚的生活經(jīng)歷,通判建康后,也大體宦游于吳楚一帶,故有此感。

⑶緉(liàng亮):一雙。屐(jī擊):木底有齒的鞋,六朝人喜著屐游山。語出《世說新語·雅量》:祖士少好財,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jīng)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物??椭粒廉?dāng)未盡,余兩小簏箸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蛴性勅睿娮源祷鹣炲?,因嘆曰:“未知一生當(dāng)箸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fù)始分。

⑷塵勞:風(fēng)塵勞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顧三十九年,一切皆非?!痘茨献印ぴ烙?xùn)》:“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時稼軒年近四十,套用此語自嘆。

⑸“吳楚”兩句:此化用杜甫《登岳陽樓》詩意:“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倍旁姌O言洞庭湖寬廣,似將中國大地分裂為二。坼(chè徹):裂開。

⑹“英雄”兩句:謂圖英雄霸業(yè)者,惟曹操和劉備相與匹敵。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毕戎鞣绞常ж绑?。(《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此明頌曹、劉,暗揚孫權(quán)。蓋當(dāng)時堪與曹、劉爭雄天下者惟孫權(quán),而他正霸居吳楚一帶。稼軒《南鄉(xiāng)子》:“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迸c此暗合。敵:匹敵。

⑺“被西風(fēng)”兩句:言歷史遺跡被無情西風(fēng)一掃而盡。

⑻“樓觀”兩句:感慨宦跡不定,事業(yè)未就而鬢發(fā)先白。樓觀甫成:樓閣剛剛建成。蘇軾《送鄭戶曹》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贝擞髡{(diào)動頻繁,難展才略。旌旗:戰(zhàn)旗。旌旗未卷:指戰(zhàn)事未休,喻復(fù)國大業(yè)未了。

⑼“嘆人生”兩句:謂哀樂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計較。轉(zhuǎn)相尋:循環(huán)往復(fù),輾轉(zhuǎn)相繼。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可分三層。

  上片為第一層,由江行沿途所見山川引起懷昔游,痛惜年華之意。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山川秀美,辛棄疾南歸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吳楚,行蹤遍及大江南北,對這一帶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調(diào)動頻繁,告別山水長達(dá)十年。此時復(fù)見眼中川“都似舊時相識”了?!跋健痹弧斑^眼”,看山卻似走來迎,這是江行的感覺?!肮帧笔遣荒苷J(rèn)定的驚疑感,是久違重逢的最初的感觸。往事雖“還記得,卻模糊、記不真切,真象一場舊夢。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夢中”云者不僅有烘托虛實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實寫照,這種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來雄心壯志未得實現(xiàn)。業(yè)已倦于宦游的結(jié)果。反復(fù)玩味以上數(shù)句,實已暗伏“塵勞”、覺非之意。官場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舊曾相識虛如幻夢不如遠(yuǎn)離,同時也就成了一種強(qiáng)有力的召喚,來自大自然的召喚。所以,緊接二句寫道:“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要探山川之勝,就得登攀,“攜杖”、著“屐”(一種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說新語·雅量》載阮孚好屐,嘗曰:“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兩)屐?”意謂人生短暫無常,話卻說得豁達(dá)幽默。此處用來稍變其意,謂山川佳處常在險遠(yuǎn),不免多穿幾雙鞋,可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結(jié)尾幾句就對照說來,“笑塵勞、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話(語出《淮南子·原道訓(xùn)》),作者當(dāng)時四十歲,故這樣說。表面看,這是因虛度年華而自嘲,其實,命運又豈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伴L為客”三字深懷憂憤,語意曠達(dá)中包含沉郁。實為作者于四十年年來之感慨,年已四旬,南歸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卻無一件得以實現(xiàn),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勞碌,原來“長為客”無絲毫是自己左右的。

  這片六句另起一意為第二層,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對古代英雄事跡的追懷。揚州上游的豫章之地,歷來被稱作吳頭楚尾?!皡浅?,東南坼”化用杜詩(《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表現(xiàn)江行所見東南一帶景象之壯闊。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國英雄,尤其是立足東南北拒強(qiáng)敵的孫權(quán),最令他欽佩景仰。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保ā度龂?。先主傳》)而孫權(quán)堪與二者鼎立。此處四句寫地靈人杰,聲情激昂,其中隱含作者滿腔豪情。“被西風(fēng)吹盡,了無陳跡”二句有慨嘆,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從之的意味,亦隱然句中。

  結(jié)尾數(shù)句為第三層,是將以上兩層意思匯合起來,發(fā)為更憤激的感慨?!皹怯^才成人已去”承上懷古,用蘇軾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鄭戶曹》)意,這里是說吳國基業(yè)始成而孫權(quán)就匆匆離開人間。“旌旗未卷頭先白”承前感傷,由人及己,“旌旗”指戰(zhàn)旗,意言北伐事業(yè)未成,自己的頭發(fā)卻先花白了。

  綜此二者,于是詞人得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結(jié)論:人間哀樂從來循環(huán)不可琢磨(“轉(zhuǎn)相尋”),“今猶昔”。這結(jié)論頗帶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對命運無法解釋的解釋。更是作者對命運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嘆。

  詞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塵勞、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懷古代英雄業(yè)績,深以“旌旗未卷頭先白”為憾,反映出作者當(dāng)時矛盾的心情。雖是因江行興感,詞中卻沒有著重寫景,始終直抒胸臆;雖然語多含蓄,卻不用比興手法,純屬直賦。這種手法與詞重婉約、比興的傳統(tǒng)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現(xiàn)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結(jié)合起來,指點江山,縱橫議論,抒胸中郁悶,驅(qū)使古人詩文于筆端,頗覺筆力健峭,感情彌滿。所謂“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自具興發(fā)感人力量。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1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dāng)年、花遮柳護(hù),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fēng)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翻譯

  黃鶴樓上遠(yuǎn)望中原,荒草煙波的地方,有著許多的城池。遙想當(dāng)年,城中花團(tuán)錦簇遮住了視線,柳樹成蔭掩護(hù)著城墻,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里盡是一派宮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著京師郊外,塵沙彌漫,戰(zhàn)勢兇險。

  士兵在哪里?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們在戰(zhàn)亂中喪生,尸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萬戶流離失所,田園荒蕪。自己何時才能請纓殺敵,率領(lǐng)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fù)中原。然后歸來,重游黃鶴樓,以續(xù)今日登臨之興。

  注釋

  萬歲山:即萬歲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間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財。

  蓬壺殿:疑即北宋故宮內(nèi)的蓬萊殿。

  鐵騎:指金國軍隊。

  郊畿:指汴京所在處的千里地面。

  風(fēng)塵:指戰(zhàn)亂。

  風(fēng)塵惡:是說敵人占領(lǐng)中原,戰(zhàn)亂頻仍,形勢十分險惡。

  膏:滋潤,這里做被動詞。

  鋒:兵器的尖端。

  鍔:劍刃。

  溝壑:溪谷。

  纓:繩子。請纓,請求殺敵立功的機(jī)會。

  河洛:黃河、洛水交匯的洛陽地區(qū)。這里泛指中原。

  漢陽:今湖北武漢市(在武昌西北)。

  賞析

  這是一首登高抒懷之詞。全詞由詞人登上黃鶴樓所見之景發(fā)端,追憶了昔日汴京城的繁華,再回到眼前講述戰(zhàn)亂頻繁、生靈涂炭的情景,最后懷想來日得勝后的歡樂之情,抒發(fā)了詞人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復(fù)中原的強(qiáng)烈愿望。

  這首壯詞采用散文化寫法,可分四段,層次分明。

  從篇首到“蓬壺殿里笙歌作”為第一段。寫在黃鶴樓之上遙望北方失地,引起對故國往昔“繁華”的回憶。“想當(dāng)年”三字點目。“花遮柳護(hù)”四句極其簡潔地寫出北宋汴京宮苑之風(fēng)月繁榮。萬歲山亦名艮岳。據(jù)《宋史·地理志·京城》記載,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積土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館池亭極多,建制精巧(蓬壺是其中一堂名),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專供皇室游玩?!爸榇淅@”、“笙歌作”,極寫歌舞升平的壯觀景象。

  第二段以“到而今”三字提起(回應(yīng)“想當(dāng)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寫北方遍布鐵蹄的占領(lǐng)區(q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們的慘痛情景。與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強(qiáng)烈對比?!拌F蹄滿郊畿,風(fēng)塵惡”二句,花柳樓閣、珠歌翠舞一掃而空,驚心動魄。過片處是兩組自成問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卻傷于鋒刃,百姓饑寒交迫,無辜被戮,卻死無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統(tǒng)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這遠(yuǎn)非“風(fēng)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的新亭悲泣,而言下正有王導(dǎo)“當(dāng)共戮力王室,克復(fù)神州”之猛志。所以緊接二句就寫到作者心中宿愿——率領(lǐng)勁旅,直渡黃河,肅清金人,復(fù)我河山。這兩句引用《漢書》終軍請纓典故,渾成無跡?!昂稳铡痹圃疲姵鲆环N迫不及待的心情。

  最后三句,作者樂觀地想象勝利后的歡樂。眼前他雖然登黃鶴樓,作“漢陽游”,但心情是無法寧靜的?;蛟S他會暗誦“昔人已乘黃鶴去”的名篇而無限感慨。不過,待到得勝歸來,“再續(xù)漢陽游”時,一切都會改變,那種快樂,唯恐只有騎鶴的神仙才可體會呢!詞的末句“騎黃鶴”三字兼顧現(xiàn)實,深扣題面。

  在南北宋之交,詞起了一次風(fēng)格化的變化,明快豪放取代了婉約深曲,這種藝術(shù)上的轉(zhuǎn)變根源卻在于內(nèi)容,在于愛國主義成為詞的時代性主題。當(dāng)時寫作豪放詞的作家,多是主戰(zhàn)派人士,包括若干抗金將領(lǐng),其中也有岳飛,這種現(xiàn)象有其必然性的。這首《滿江紅》即以文法入詞,從“想當(dāng)年”、“到而今”、“何日”說到“待歸來”,嚴(yán)格遵循時間順序,結(jié)構(gòu)層次分明,語言洗練明快,已具豪放詞的一般特點。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公元1134年(南宋紹興四年)作者出兵收復(fù)襄陽六州駐節(jié)鄂州(今湖北武昌)時。公元1137年(高宗紹興七年),岳飛曾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jī)收復(fù)中原,但他的請求未被采納。次年春,岳飛在鄂州駐屯時,到黃鶴樓登高,北望中原,寫下了這樣一首抒情感懷詞。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2

  原文: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fēng)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cè)。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云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

  譯文

  試問哀怨凄婉的琵琶聲,萬里胡沙外是怎樣的風(fēng)物情景?最痛苦是一朵名貴的姚黃花,被強(qiáng)移出扎根的仙家宮庭。王母的歡意銷歇盛宴已終場,銅仙鉛淚淌滿的金盤也欹傾。半夜里行宮外雨淋風(fēng)鈴腸欲斷,一滴滴一聲聲沒有消停。

  美麗的彩云已消散,宮中的香塵再不見,銅駝荒草亡國恨,待要述說哪堪言!真思慕那慷慨赴國的男子漢,嚼碎鋼牙滿口血斑斑?;叵肫鹫殃柕铍x別墜落的紅日,最傷心銅雀臺迎接新月一彎。細(xì)思量妾身不似當(dāng)今帝王家,眼睜睜讓大好河山淪陷。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等。雙調(diào)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平韻,下片十句五平韻。

  代王夫人作:王夫人名王清惠,宋末被選入宮為昭儀,宋亡被擄往大都。代作:本意擬作、仿作,詞中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琵(pí)琶(pá):樂器名。漢武帝時烏孫公主遠(yuǎn)嫁,令馬上作樂,以慰道路之思。

  風(fēng)色:風(fēng)光物色。

  姚黃:一種名貴的牡丹,為宋代姚掛人家培育出的千葉黃花。詞中喻指王夫人。

  移根仙闕(què):指把牡丹從仙官里移植他處。

  王母:古傳說中的仙人西王母。

  仙人:即金銅仙人。漢武帝在建章宮前鑄銅人,手捧盛露盤,魏明帝命人把銅人遷往洛陽,在拆遷時,據(jù)說銅人流下淚來。

  雨淋鈴:雨淋在風(fēng)鈴上的聲音。唐玄宗在奔蜀途中,聽到夜雨淋鈴,思念貴妃,分外凄愴,采其聲為《雨淋鈴》。

  香塵:詞中指宮中的整華。

  銅駝(tuó)恨:晉索靖知天下將亂,指著洛陽宮門的銅駝?wù)f:“就要看見你埋在荊棘里”。詞中指亡國之恨。

  嚼(jiáo)穿齦血:唐張巡臨戰(zhàn)時對敵大呼,經(jīng)常把牙咬碎,牙齦流血,噴到臉上,說明憤怒已極。

  昭陽:漢時后宮有昭陽殿。詞中代指王夫人居住的宋宮。

  銅雀:曹操所建的一所臺,詞中借指元宮。

  天家:帝王家。

  金甌(ōu)缺:比喻山河破碎。

  賞析:

  上片寫亡國之恨和被擄北行的痛苦。起首二句,以昭君比喻王清惠,她在北行途中,常向琵琶自語嘆息:在塞外,除了黃沙還有什么風(fēng)光!先寫塞外的荒涼和她心情的凄愴,然后用名貴牡丹姚黃被人從仙宮里連根挖出,王母娘娘停止瑤池仙宴,漢宮金銅仙人被拆遷而淚滿金盤,和唐玄宗在蜀中聽到夜雨淋鈴而萬分感傷等一系列典故,寫宋室滅亡,皇室人員被驅(qū)北行的慘狀。

  下片抒寫對敵人的仇恨和自己堅守節(jié)操保持清白的決心。先寫國破家亡,繁華銷盡,男兒已為國捐軀,此恨難消的悲痛心情,同時刻畫了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再以昭陽殿、銅雀臺日落日出的變化,寫改朝易代的慘景。最后表示雖然國土淪喪,無以為家,自己還要堅持操守,保持清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文天祥以民族英雄的胸懷,代王夫人立言,實際上表現(xiàn)了文天祥自己生死不渝的民族氣節(jié)和頑強(qiáng)斗志。光輝奪目,使人激昂奮發(fā)。

  劉熙載在《藝概》中評價文天祥的詞:“文文山詞,有‘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正之變也,故詞當(dāng)合其人之境地以觀之?!?/p>

  文天祥的詞關(guān)注政治,都是有為而發(fā)。這首詞,是他應(yīng)和王夫人詞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擬作、仿作,但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文天祥寓自己的思想于其中翻填新詞,校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內(nèi)容上的不妥之處。

  文天祥的代作多引典抒情,卻不隱晦難解,而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dá)出豐富的意思。漢武帝時,假托王昭君為公主,遠(yuǎn)嫁西域烏孫王,令 * 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后來人們用此表達(dá)王昭君遠(yuǎn)嫁匈奴之事。杜甫《詠懷古跡》詩:“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蔽奶煜檫@首詞的開頭借“琵琶”故事總指后妃宮女被擄北去。“姚黃”,牡丹中名貴品種,暗指王夫人?!耙聘申I”,離開宋宮,被驅(qū)北行,較之公主遠(yuǎn)嫁,處境慘,悲愁深?!巴跄浮本?,西王母瑤池美宴的古代傳說,用來指宮中的歡意已消失。

“仙人”句,以銅仙墜淚的故事,感嘆國土淪亡的慘痛。唐代天寶年間,唐玄宗避亂入蜀,在馬嵬坡軍士嘩變被迫縊死楊玉環(huán),后來,在行宮內(nèi)聽到雨聲和風(fēng)吹檐鈴聲相應(yīng),引發(fā)心事,即《雨霖鈴》曲,“聽行宮”兩句,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

  文天祥在上闕用沉重的筆調(diào),緊扣“最苦”兩字,反復(fù)陳述了亡國的痛烈心情?!安试粕ⅲ銐m滅。銅駝恨,那堪說?!薄安试粕?,香塵滅”比喻美好生活的毀滅;“銅駝恨”指南宋之覆亡;“那堪說”表明其悲痛之極,不能卒言??褂姟⑼炀人问椅M鲋值膽?zhàn)場上,無數(shù)熱血將士血戰(zhàn)到底。安祿山叛亂時張巡拒守睢陽,抗擊安祿山,“每戰(zhàn)臶裂,嚼齒皆碎”。這種情境是文天祥所親歷親知的,以補充王夫人的“妾在深宮那得知”的事實?!庇谩跋搿弊诸I(lǐng)起,意境就更充實。

“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昭陽”、“銅雀”,都是古都城臺殿名,這里用來借指南宋宮殿,落日和秋月將光輝灑在故國宮殿上,寄托一種思念的情感。“回首”、“傷心”,借王夫人口氣,寓其自己的悲感中。“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點明文天祥緣何代王清惠作此詞的緣由。文天祥改變王清惠原作中消極避禍的思想,要潔身自愛,堅守操節(jié),這實際上文天祥借王夫人之口表達(dá)的自勉之詞,并與王夫之和眾宮娥共勉。

  文天祥的詞“氣沖斗牛,無一毫毒靡之色”,《詞林紀(jì)事》,凝聚了他對于生活、情思的感受和他的人格的結(jié)晶。讀了他的詞,讓人頓覺忍辱偷生的可恥,和保全氣節(jié)的光榮。詞中蘊含的熱情和血淚讓讀者生出幾許激情。

《滿江紅》原文及賞析12篇 古詩《滿江紅》原文和譯文相關(guān)文章:

《滿江紅》原文、翻譯及賞析16篇(《滿江紅》古詩原文)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谢日日欢| 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加勒比av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尤物| 精品入口麻豆88视频| 夜夜夜精品看看| av男人天堂一区| 欧美性极品少妇| 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日本网站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高清免费成人av| 国产精品灌醉下药二区| 亚洲人一二三区| 自拍偷拍欧美精品|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熊| 国产91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成人鲁鲁鲁鲁鲁视频| 尤物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在线视频日韩| 欧美猛男gaygay网站| 久久久精品日韩欧美| 日韩成人伦理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不卡的av网站|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三级在线| 欧美性受xxxx|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波波电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很黄免费观看久久| 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97黄色工厂|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bdsm女犯bdsm网站| 亚洲国产人成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国产精品传媒入口麻豆| 国产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极品销魂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欧美日本| 国产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看|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曰韩产成在线| 国产自产2019最新不卡| 九九视频精品免费| 久久久午夜精品理论片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二三| 日韩精品一区二|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 亚洲黄色录像片|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1蜜桃传媒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视频专区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综合|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91在线|亚洲| 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久99精品| 亚洲综合区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官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日韩经典中文字幕一区| 欧洲中文字幕精品|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在线视频网址| 日韩一区和二区| 五月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www亚洲一区| 依依成人综合视频| 337p粉嫩大胆色噜噜噜噜亚洲| 麻豆专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成人午夜激情影院| 欧美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丁香婷婷深情五月亚洲|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精品| 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88|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 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国产美女娇喘av呻吟久久| 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一本到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综合色| 亚洲精品va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成人av影视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蜜桃av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精品一二三四区日韩在线|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狠狠干| 日本系列欧美系列| www.欧美亚洲| 久久电影网站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欧美性淫爽ww久久久久无| 午夜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漫画| 色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美女网站色| 香蕉乱码成人久久天堂爱免费| 日韩成人伦理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1区2区3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欧美欧美欧美首页|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美女| 亚洲国产日产av|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相片| 99久久99久久综合|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色综合| 成人av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 日本v片在线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美国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免费欧美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三级在线| 五月开心婷婷久久| 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日产国产欧美视频一区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欧美日韩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99热狠狠色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免费| 91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韩国成人福利片在线播放|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人免费视频caoporn| 麻豆精品一二三|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蜜臀|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久久影院午夜片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伊人|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亚洲少妇av|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一本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在线观看| 99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色综合成人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1蜜桃|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精品剧情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的特点| 欧美二区乱c少妇|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 日韩国产精品大片| 国内久久婷婷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98| 在线观看91视频|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久久嫩草精品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色一区| 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综合婷婷亚洲小说|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不卡网国产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亚洲高清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