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道德的朗誦詞3篇 關于道德的朗誦,供大家參考。

道德的朗誦詞1
中國人從小就習慣給人貼上“好人”和“壞人”的標簽,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感觸更深。小時候看電影不多,一看電影便要問爸爸媽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后來發(fā)現我們這代人最幸福,因為好人壞人一看就知道。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電影,主人公一定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反面角色則是胡漢三、南霸天、黃世仁那樣的人,從長相上就能看得出來。這樣一種“非黑即白”的傳統(tǒng)延續(xù)下來,并不僅僅因為這方面的文化基礎是如此淺薄,更主要是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革命”的背景下。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你死我活的問題,是矛盾對立的關系,不是朋友就是敵人,幾乎沒有中間地帶。這種“革命基因”慢慢滲透到我們看待人性和世界的DNA里,形成了一種簡單的二元對立法則。
非常遺憾的是,如今很多年輕人依然持有“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邏輯觀??墒聦嵣?,人性是極其復雜的,沒有純粹的“好”,也沒有純粹的“壞”。每個人心中都并存著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這取決于周圍的環(huán)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
遺留在中國人DNA中的二元對立邏輯,讓我們對很多事物的判斷都是危險的。打破這種簡單對立的思維,是一個真正的基礎,全社會都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前行。
教育很重要,教育不是讓人性“變好”,而是約束人性中的負面欲望,揚善棄惡;法律也很重要,法律不是最高的行為準則,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線,它不能讓你變成好人,但是它要求你杜絕壞的行為——搶劫、偷東西、殺人是不行的;此外還有環(huán)境,如果整個社會環(huán)境充滿善意和安寧,人們和諧相處,人性中的善就會更多地被激活。
我們倡導道德、公益和愛,期待更多的響應,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滿世界去尋找“好人”,而是要思考:如何用好的教育、好的法律、好的制度、好的環(huán)境等,把人們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善激發(fā)出來。
2
從當年的“小悅悅”事件到寶馬車碾童事件,再到如今一起又一起摔倒的老人訛詐攙扶者的案例,大家都很難過,覺得中國人的道德意識一塌糊涂??墒?,問題僅僅在于“道德”嗎?
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道德是從哪兒來的?
如果“小悅悅事件”發(fā)生在國外,第一個受譴責的肯定是孩子的父母,其次才是司機與圍觀者。我們可以說,小悅悅的父母非常值得同情,他們在城市里打工不容易。但情感是一回事,法律是另一回事。站在嚴肅的法制角度看問題,作為兩歲多孩子的監(jiān)護人,小悅悅父母的監(jiān)管缺失,才是這起悲劇的真正關鍵點。
《人民日報》有一位知名記者,講過一個經典案例。她妹妹在美國生活,有一次妹妹的孩子回中國,住在她家。一天晚上,她臨時有事出門,時間不長,就把孩子單獨留在家里。正好這時候妹妹從美國打電話過來,跟孩子聊天,問他:“你大姨呢?”孩子說:“不在家。”妹妹一聽急了,“就你一個人在家嗎?”孩子說:“對,就我一個人。”姐姐回來以后,妹妹勃然大怒,對她說:“姐姐你這么做是違法行為!”因為在美國,把未成年兒童單獨留在家里就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說到這兒,如果大家不解,還可以換一個思路。
老人摔倒被好心人扶,為什么一瞬間反而要抓住對方說:“你撞了我!”因為這個老人是“壞人”嗎?
倒退20xx年,如果大街上兩輛汽車追尾,司機肯定下車就打。為什么呢?不打不行!誰打輸了誰賠錢??墒乾F在,誰還會因為追尾大打出手?經常是把車靠邊一停,互相遞根煙,把保險號一抄就完了。
對比20xx年前和現在,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中國人變得講禮節(jié)了,道德水準提升了??墒牵瑸槭裁粗袊俗曹嚭蟮牡赖滤疁蕰l(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因為有“交通強制險”的介入。所有汽車必須買保險,一旦發(fā)生事故,不必再用暴力的手段爭取權益,于是在這個問題上,人性里“善”的一面流露了出來。
摔倒的老人為什么訛詐扶他的人?因為大部分老人沒有醫(yī)療保險,他們摔倒在地不能動彈的時候,最大的痛苦還不是來自肉體——中國的父母心疼孩子啊,腦子里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孩子要給自己掏錢治傷,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他們扛不住。在這之前,他們可能行了一輩子的善,但是這一瞬間都不存在了,他們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了扶自己起來的人。如果中國的老人都有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還會發(fā)生這么多起訛詐事件嗎?
因此,涉及道德的問題,不應只追問人們“有沒有道德”,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相關的法律制度,是否進步到了讓人們“可以展現道德”的時候。中國人不缺德,缺的就是讓“德”展現出來的制度保障與大環(huán)境。我認為,此時此刻的中國,還沒有到達這個階段。所有糟糕事件的發(fā)生,都是在強迫我們去設法提高基礎保障和完善社會綜合配套設施。
我從來不愿聽到人們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談論道德。那沒有意義。
中國有句古話叫“貧賤夫妻百事哀”。古人為什么總結出這句話呢?因為這才是生活的真相。不管你愛得多么驚心動魄,如果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沒地方住、沒食物吃,矛盾就會逐漸地從小到中,從中到大,最終毀掉愛情。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道德也是同理。
基于剛才談到的“人性”和“道德”因素,此刻要想快速推動社會進步,誰又有權利去抱怨別人呢?當下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所有人都在抱怨。領導在抱怨,群眾也在抱怨,富人在抱怨,窮人也在抱怨,唯獨沒有人抱怨并改變自己,這是中國此時此刻最大的問題。
3
中國人有兩張道德面孔,一張面對熟人,一張面對陌生人。這兩張面孔反差巨大,就仿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面對熟人時,我們大多有禮貌,懂得謙讓,不僅不自私,而且很無私,朋友為搶著埋單能打起來;面對熟人時,我們善解人意,尊老愛幼,言語溫和,愿意忍讓,甚至犧牲小我。
如果從對待熟人的這張道德面孔來看,中國人絕對是世界上最有道德感的民族??上В诿鎸δ吧藭r,我們的道德面孔是另外一張。我們開始變得自私,愛占各種便宜,排隊加塞,開車亂并線,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永遠顯得不耐煩。那個面對熟人時可愛的中國人哪里去了?
這兩張面孔清晰地告訴我們,雖然中國城市高層建筑的數量排世界第一,仿佛已很現代化的樣子,但實質上,我們才從小村莊走出不久。
在長期的農耕文明下,中國人的生活半徑很小,一畝三分地兒,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一生大都生活在熟人社會中。于是,讓熟人認可自己,是必需的生存之道。但是,封閉的生活方式終于被慢慢改變,我們一步一步走出土地,走出鄉(xiāng)村,走到陌生人中間,熟人的面孔變少了,約束也仿佛沒了。
記得有一天在飛機上,聽到兩個朋友聊天,其中一個談到剛才自己登機時的不文明行為,面無愧色地說:“怕啥,又沒人認識咱!”
等我們學會把陌生人也當熟人看待時,才算真正走進現代社會中。而這,需要多長時間?
道德的朗誦詞2
正如我給自己取的這個名字: 微言,人微言輕的意思,但毛主席老人家教導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蛟S,我就是那少數人之一也未可知。所以,雖然言輕,卻不自卑!雖然有禮,卻不自傲。世界不因我的言行而改變,我就冷眼看世界,看浮云眾生,你方唱罷我登場,來來往往,不亦愜意乎?
眾生中,有這樣的一類人,他們似乎天生就是我等小民需仰視叩拜的人。他們看上去是那么完美無暇,光芒四射。他們常常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用手指向太陽,給我們劃一個美麗的光環(huán),告訴我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希望,你們的榜樣,你們的領路人,你們的救世主,聽我的話,跟著我走,我會賜給你們所有。
多么讓人熱血沸騰,除了五體投地的膜拜和跟隨,讓人感覺哪怕有一點懷疑都是罪過。 說這話的誰?佛祖嗎?耶穌嗎?默罕默德嗎?都不是,但卻更有號召力感染力和權威性,他們的名字叫權勢,領導,磚家,精英和資本。
很久以來,我真的信了??傄詾槲覀兯鹁吹呐枷窈途⑺麄兪悄敲吹耐昝?,光彩照人!總以為他們站得高,看得遠,思想境界必然也高人一籌!總以為他們有文化,有地位,有金錢,必定是眾生遵紀守法,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榜樣和道德楷模。
他們似乎真的做到了,只不過是在主席臺上目不斜視正襟危坐的時候,在電視報紙媒體上慷慨激昂做秀的時候,滿滿的純正的不容質疑的正能量。似乎他們集中了人類所有的優(yōu)點,全部先知先覺地顯現在他們身上。他們好像從沒有缺點和錯誤,他們總是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不管結果如何,他總是對的。
越來越多的現實告訴我,世界上沒有這樣完美無缺的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圣人,確確相反,越來越多這樣所謂的圣人象小丑一樣倒下了。原來,道德無關于知識,地位,學歷,金錢,權力。道德只有被偽裝和利用,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往往只是利用自己的權威和地位戴著道德面具的跳梁小丑而已,一旦有朝一日撕去偽裝,露出倭瑣丑陋的面孔,全世界都笑了。
你笑沒笑,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笑了。其實大伙都審丑疲勞了。舉一兩例共竊竊私笑一番。國之重臣不茍言笑的政法王周某根把黨國電視臺搞成了他的皇宮后院,軍老虎徐某厚的鈔票讓一位看家的小女子背著他私自拉走了一小汽車,深圳政法委書記蔣先生的豪宅里除了古董字畫和十幾尊佛像外,還有一本少兒不宜的床頭書。他的前任余某曾坐在主席臺上語重心長的教導臺下的干部: 人生在世,最為寶貴的應是身安為富,道德為貴和康寧無價。余音還在,人已鋃鐺入獄。這簡直就是雙面人生的典型,或許,他們的偉大之處正在于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不要迷信那些在臺面上滿口馬列主義,仁義道德的人。實際上,社會風氣日下,道德淪陷就是從他們開始的,他們是真正的社會文明進步的罪人。
能夠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必然是社會的精英,他們影響著人們對社會道德的看法和社會前進的方向。我的看法是,所謂的精英有兩類,一個是天使,一個是魔鬼。
我希望當我們每一個人有機會成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精英時候,都是天使。
道德的朗誦詞3
大家好!
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不僅是維系現代社會的紐帶,也是現代社會的長鳴警鐘。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加強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边@句話告誡我們,想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如果以惡小而為之,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yè)輝煌、開創(chuàng)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道德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就比如說吧:“許多同學都喜歡吃零食,并把零食袋丟在地上。也許他們想,自己一個人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何況還有清潔工會幫我們打掃干凈”。可是,假設全校學生都報以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每個人都丟一樣垃圾在地上,一天就有幾百或者幾千多件垃圾食品袋被丟在地上。一周、一個月、一年,學校將變成了一個垃圾場,成千上萬件臭氣熏天的垃圾被堆放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不僅嚴重破壞了學校的環(huán)境,也對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梢姡患⌒〉膼毫?,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影響。這就是以惡小而為之的后果。
反之,從另一方面講。在生活中我們常??梢钥吹降厣系囊恍├?,這時我們可以把它們撿起來。雖然這點小事并不能改變社會的環(huán)境。但是,只要我們每天都持之以恒。我相信社會一定會變得更潔凈,更文明。這就是以善小而為之的好處。
所以,不要因為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善事就不去做。要知道,即使是一件很渺小的善事也可以對社會做出有利的貢獻。
要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就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道德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親愛的同學們,道德就在我們的身邊。它無時無刻不再陪伴著我們。就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的朗誦詞3篇 關于道德的朗誦相關文章:
★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2022觀后感心得作文3篇 道德模范觀后感
★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計劃9篇(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