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經典勵志文章摘抄3篇(摘抄勵志美文),供大家品鑒。
經典勵志文章摘抄1
他從小就對汽車感興趣,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汽車公司。然而他對汽車的知識也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所以大學畢業(yè)后,他準備去汽車公司就職。
彼時,已經有三家汽車公司向他發(fā)出了邀請,而這三家公司的薪水卻不盡相同,最高薪水和最低薪水居然相差2萬多日元。當然,照常理推斷,任誰都會選擇薪水最高的公司,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居然選擇了那家薪水最低的公司。
進入公司后,他開始潛心研究汽車的性能。他發(fā)現,這家公司的車體使用的是性能良好的鋼性支架,再加上安裝的是全時四輪驅動系統(tǒng),使汽車在車輪發(fā)生打滑時,能自動調整并防止打滑現象。所以在高速拐彎或者發(fā)生碰撞時,它比一般轎車來得更沉穩(wěn),具有很高的安全系數。
多年后,他憑著一流的汽車技術,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汽車公司。他的公司理念是:“如果你打算造一部汽車,那就造一部成熟的汽車?!睉{借著這一理念,他的公司做得風聲水起,在日本享有很高的聲譽。成功后的他,被記者團團圍住。當記者問起他當初為什么選擇那家薪水最低的公司時,他開始若有所思。
原來,那一年,心思縝密的他不斷搜集著汽車方面的新聞和資料。突然,他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在韓國南部的一條高速公路上,一輛汽車在超車時因失控撞在護欄上又彈了回來,進而引發(fā)了連環(huán)相撞的事故。
在這場災難中,共有12輛車相撞,而這些汽車幾乎都是車翻人亡。它們分散在高速公路上,軋扁的金屬和破碎的玻璃隨處可見,還有的汽車撞在金屬護欄上,場面真是慘不忍睹。
然而,就在人們嗟嘆這飛來的橫禍時,細心的他卻從中看到了另外一幕。在這場車禍中,有一輛轎車,雖然車身被撞得支離破碎,但這輛車卻平穩(wěn)地停在地面,而車內的司機也安全無損。
他不禁暗自驚嘆,這不正是自己應聘的那家薪水最低的公司生產的轎車嗎?沒想到,正是這家公司的轎車,保全了司機的性命。這讓他不禁眼前一亮,這家公司的轎車日后的銷量一定會超過另外兩家薪水較高的公司。于是,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家薪水最低的公司。
事實也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幾年的時間,這家公司的汽車很快名聲大噪,他的薪水也是水漲船高,早已超過了當初應聘的另外兩家公司開出的薪水。
他就是日本斯巴魯汽車公司的CEO凱特。生產一種能讓人們買得起且具有良好性能的汽車在技術上是非常艱巨的,而且許多制造商都不愿意染指這一難題,然而,凱特卻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盡管這條路走了很多年,但凱特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成功與否,不在于你有多么大的能力,關鍵在于你有一雙善于用心觀察的眼睛,而凱特之所以選擇薪水最低的公司,就是因為他從中看到了發(fā)展的前景。所以,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
經典勵志文章摘抄2
山上有座廟,廟里有位高僧,是遠近聞名的智者。
這天,一個中年人來請教高僧。中年人苦著臉:“您幫幫我吧!我的孩子最近老是不學好,我說他,他也不聽。”
高僧微微頷首,讓中年人說說詳情。
中年人長嘆一口氣,“我的孩子今年好不容易考上重點中學。考前為了激勵他,我答應他考上了就給他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和電腦。這不,孩子考上了,手機也買到手了。但是麻煩就來了,開學后,老師反映他一有空就捧著手機玩,成績下降得飛快。為了他的學習,我只好把手機給沒收了?!?/p>
高僧問:“結果如何?”
“剛開始還有點用,可后來我發(fā)現,他會偷我和他媽的手機玩,還會借同學的手機玩……”
高僧微微一笑,似有所悟,他帶著中年人來到后山樹林,已經是深秋時節(jié),加上前幾天刮了好幾天的風,地上滿是落葉。高僧指了指眼前的樹問:“發(fā)現了什么嗎?”
“松樹還是滿樹綠葉,其他好多樹的葉子都掉了大半了。”
“你能阻止風嗎?”高僧又問。
“當然不能!”中年人連忙回答。
“用手機和電腦就是一種風,社會之風,憑一個人、兩個人是不能阻止風的。能不被風所影響,只有修煉好自身。就像松樹在大風中還能傲然挺立?!备呱α诵?,又說,“走,去那邊看看?!?/p>
他們來到樹林的另一邊,這是一片小樹,一棵棵在大樹的庇佑下生機勃勃。小樹邊還豎著一排矮柵欄。
“你知道這些小樹為什么要點種在大樹之間,還在邊上豎柵欄嗎?”高僧問了一句,不過他沒等中年人回答就繼續(xù)說,“我們不能阻止風,但我們可以改變風。大樹和柵欄可以有效影響風的走向,從而讓小樹能更好地生長?!敝心耆丝粗矍暗木跋螅朴兴?。
“你的孩子偷你的手機玩游戲,說明你手機里裝了不少游戲吧?你平時也愛玩吧?接下來,你要做的應該是改變風勢……”
回去后,中年人毫不猶豫地刪掉了游戲,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還時常陪孩子一起學習、看書,一起玩;帶他去外面打籃球、打羽毛球;帶他去看電影……
一年后,中年人來感謝高僧,他們又一起去看那些小樹。它們沒有躲著風,而是在風雨的洗禮下,大樹的庇蔭下越發(fā)茁壯了。
經典勵志文章摘抄3
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行為上表現為空想、拖延、不按時完成任務等。懶惰由很多因素引起,生氣、嫉妒、羞怯、猶豫不決等都會導致人停滯不前,懶散行事。懶惰是人人都有的一種心理傾向,是一個人成功路上的最大敵人。“勤勞是立身之本,懶惰是敗業(yè)之魔。”若想有所作為,必須戒除懶惰的惡習。但是,看一下身邊有多少人懷著美好的理想,但卻不行動;有多少人把當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拖到明天,后天,甚至更遠的時間;又有多少人因貪玩成性不務正業(yè)……這些懶惰的表現都直指著一個結果——一事無成。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農民只有春天辛勤地耕耘,到了秋天才會收獲豐碩的果實;學生只有現在勤奮地學習,將來才會有所作為;任何人想要有所成就,現在就需要開始行動……一個人的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看一個人現在取得的成績,就知道他以前是懶惰還是勤奮。人人都有惰性,惰性強的人以“與世無爭”為理由消極地對待生活,盡管有許多嫉妒和怨氣,但是因為惰性的關系也就自認倒霉,被親友們視為沒有出息,默默無聞過日子。更多的人對精神信仰有惰性,這些人以“務實”和“講究現實”為理由,把追求物質欲望和生活福利為人生奮斗的目的,甘當信仰落后的人群。這些人經常說:“我不去做壞事,不害人,這就是我的信仰。”
不論什么人,市井小民也好,富翁統(tǒng)帥也罷,心里都很清楚自己的弱點。什么命運捉摸不定、死期不知何時、世界末日……他們只想避而不思,有人編造了一句自慰的話,“信則有,不信則無”,這是最典型的自欺。人的惰性是一種可怕的精神腐蝕劑,使人整天無精打采,生活消極頹廢,使人性低落到不如動物的層次。世界各種文明都有許多鼓勵人們上進的詞語和格言,如努力奮斗、積極進取、刻苦學習,等等。這些話都是在提醒人們不要做惰性的奴隸,不要在生活中成為一個失敗者,這是生活的考驗。
經典勵志文章摘抄3篇(摘抄勵志美文)相關文章:
★ 護士工作總結報告怎么寫3篇(護士年度工作報告總結怎么寫)
★ 學校愛心捐款的倡議書范文_學校愛心捐款的倡議書怎么寫3篇 校園獻愛心捐款倡議書
★ 2022小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3篇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小學教師
★ 年歌頌偉大祖國建國70周年觀《建國大業(yè)》電影有感心得精選3篇(《建國大業(yè)》電影觀后感左右)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心得感悟3篇(抗美援朝70周年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