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廟會日記(趕廟會日記100字)該怎么寫呢?在寫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范文網(wǎng)會員投稿的關于關于廟會日記(趕廟會日記100字)的最新文章,供大家參考。

>關于廟會日記1
在我的印象里,城隍廟應該是一個善男信女祭拜的地方。可是,今天的城隍廟截然不同,在這里聚集了民間藝術,讓我大吃一驚。
正月十一我們?nèi)胰チ顺勤驈R游玩??邕^高有一尺的門檻,有一只劃旱船的隊伍在迎接我們,抬頭仰望這座古老的建筑,媽媽對我說:“這個建筑建于明代年初,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南門,前殿,樂樓,大殿,寢宮等。城隍原本不是神,“城隍”二字,從字面上解釋,城是城墻,煌是護城河。城隍是居民祭祀祈禱城市平安的地方。”眼前的樂樓,屋頂都是琉璃瓦覆蓋,房檐四周翹起,造型精致,結(jié)構(gòu)緊湊。戲樓又稱月樓高達15米,市舉行歌舞,戲曲,雜技演出的地方。我們來到月樓前,這里正在進行舞獅子表演。獅子一會撓癢,一會跳躍,這是鼓聲停止了,獅子就趴在一個木桌子上眨眼睛,節(jié)奏的聲音越來越快,舞獅越舞越精彩,連連稱好。
舞獅的表演剛剛結(jié)束,川劇變臉大師丁東杰的弟子就上了臺,他一個轉(zhuǎn)身白臉就變成了黑臉,或驚恐,或絕望,或憤怒,或陰險等變得我眼花繚亂。沒看完表演我們就離開啦。
繞過大殿,我們來到了后院,這里聚集了民間藝人的攤位,有捏面人的,有剪剪紙的,有吹糖人的,還有畫糖畫的……
到捏面人大師攤位面前請他給我捏一條蛇,面團在大師的手中幾經(jīng)捏,搓,揉,掀,頃刻間一條栩栩如生的蛇就誕生了。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我在這里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還體會到了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神,和深刻的內(nèi)涵。
>關于廟會日記2
今兒個是大年初一,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沒什么人。我們在家里閑得無聊,于是爸爸提議,我們一起去逛廟會。
一路上順順當當,人也不多,可一到地壇廟會的天橋上,就看見大大小小的人頭在涌動,人們在天橋上緩慢地行走。天橋上下人滿為患,道路兩旁有警察維持秩序。雖然廟會入口張燈結(jié)彩,可我滿眼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站在天橋上定睛一看,廟會里面更是人山人海。
我們?nèi)齻€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擠進了廟會的大門。一進廟會,我立刻就被它那傳統(tǒng)的氣氛所吸引—滿眼都是火紅的顏色,處處體現(xiàn)著過年的氣氛。我和媽媽一起挑選了一束“稻穗”—一顆顆栩栩如生,都蘊含著對新的一年豐收的美好祝福?!白8!北晃覀兏吒吲e起,我的心里滿是收獲的喜悅。我望了望人群,人們個個都是春風滿面,想必他們也從這人山人海的熱鬧廟會中感受到了過年的氣氛——老北京的年帶給人們的是快樂與幸福。
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小吃街。街上滿是買賣人的吆喝聲:“油炸臭豆腐,烤羊肉串,冰糖葫蘆嘞?!薄翱靵砜脆希诘睦媳本┕嗄c,油面茶嘞?!彼械臄偽磺岸际穷櫩停T面被圍得水泄不通,整個街道都變成了人海。再看看吃小吃的人,因為沒有座位,所有的食客不辭辛勞,手中托著一個塑料碗,手上拿著勺或筷子,熱火朝天地干起來,邊吃邊發(fā)出咂吧嘴的聲音。寒冷的新年里,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小吃,那真是“年”給我們的大禮!我也不例外,以前覺得臟臟的小吃,現(xiàn)在竟覺得那是何等的美味!就連一碗臭豆腐,我都吃得津津有味,還不停地贊嘆:“好吃呀!”這也許是廟會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吃完小吃,我們的廟會之旅也就接近了尾聲。這次出游讓我認識到了北京悠久的歷史,也讓我感受到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蘊,更讓我感受到了廟會的魅力。
>關于廟會日記3
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們?nèi)胰ド衤方值臇|岳廟廟會去了。
在廟會上我看到了踩高蹺、耍中幡、舉石鎖、舞獅子、耍雜技。我先說踩高蹺吧。踩高蹺是這樣的:高蹺上有一個人,下面是兩根棍,他在上面隨便地走,怎么走,怎么跳,高蹺還是在他腳上,這是怎么練的呢?我也不知道。我再說說耍中幡吧,耍中幡很精彩,一個人在旁邊說讓表演的演員用小拇指把中幡舉起來。那位演員用腳把這中幡放在上面,然后用小拇指往下一動,一勾,竟然把中幡舉起來了,觀眾們一片掌聲。然后那個人又說了,我現(xiàn)在讓表演的人把中幡舉到鼻子上。表演者把中幡放到腳上,然后對我們說:不鼓掌我能舉起來嗎?我們一起鼓掌,掌聲未落,他就抬起腳,把中幡踢起很高在空中用鼻子接住了?,F(xiàn)在我要說舉石鎖了。有五個人站在我們的前面了。其中有一個人拿起一把的鎖,拎起來,使勁的轉(zhuǎn)動,那把鎖頭竟然沒有掉下來,觀眾們一片掌聲……下面的我不細說了,那四個人也是這樣表演的。該說舞獅子了。獅子是每兩個人扮成一只獅子,一共有三只獅子,有一只獅子張開嘴,向我們走來,差點沒把攔觀眾的那條線繩弄斷了,當時嚇了我一跳。我跟三姨說了這件事,三姨說你怎么沒跳起來呢?我說是心跳,不是真的跳起來。我該說雜技了。雜技表演的很精彩。是一個人拿了一個特別重的杠子,下面鋪了兩個墊。四個小孩上去使勁的轉(zhuǎn)頭,翻了四五個跟頭,然后做了一個難度極高的動作,觀眾們響起熱烈的掌聲。
節(jié)目還在繼續(xù),我的肚子卻咕咕的叫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表演現(xiàn)場,去吃麥當勞了。
>關于廟會日記4
過年了,過年了,串完親戚,趕廟會,我跟著爸爸媽媽去趕廟會了。我在書上看到過廟會的介紹,就是有各式各樣平時在市場上難以見到的民俗特色,有吃的有玩的還有用的,是個男女老少都喜歡的民 間傳統(tǒng)活動。
離廟會點還有很遠就已經(jīng)感覺到車流緩慢,時走時停,路邊停滿了來趕廟會的車輛,近處三三兩兩相約前行的游人,遠處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分不清是賣商品的人還是趕廟會的人……
一下車,我就被那熱鬧的氣氛感染了,叫賣聲,談話聲,笑語聲,夾雜在一起,人們的臉上無不寫滿幸福和快樂。有抱著孩子的,攙扶著老人的,時不時會有三五成群的人們從你身邊走過,正說的盡興 呢!這一切不僅把你包圍在歡樂中,而且一下子就能讓你融化在歡聲笑語中!
廟會上的東西應有盡有,有現(xiàn)場制作的糖人,面人,龍須酥,打糕,冰糖葫蘆,臭豆腐,有賣古玩玉器的,有賣葫蘆畫的,有賣手工制品的,還有賣小動物的。就連我最喜歡的套圈,打氣球都有。
從爸爸媽媽興奮的交談和臉上洋溢的歡笑中我猜到他們的思緒一定回到了童年,那個年代的童年是不是也像我的童年一樣?媽媽激動的指著一籮筐玻璃做的喇叭,對我說,“我小的時候可嬌氣,一受了 委屈就哭,姥姥常拿那個東西說我,‘琉璃咯嘣還吹三吹呢,看你嬌氣的!’”雖然我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知道那里有媽媽兒時的記憶!
我平時可喜歡吃甜食,今天在廟會看到現(xiàn)場制作龍須酥的,哪肯放過。平時只知道龍須好吃,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今天不僅飽了口福,還飽了眼福。做龍須酥的叔叔動作相當?shù)睦?,根本看不出他?怎么團那些細如蠶絲的糖絲的,只見他雙手飛舞,一個個潔白如雪,豐滿可愛的8字狀的龍須酥整齊的擺放在盒子里了,撲面而來的還有陣陣香甜。我迫不及待的拿一個放進嘴里,它瞬間融化了,口齒間 ,心脾內(nèi),頓時被這甜蜜充盈著,真可謂潤如絲,細如須,甜如蜜??!
吃過龍須酥我還玩了套圈,射擊。套圈成績不理想,射擊還不錯。我不僅開心而且滿足。
>關于廟會日記5
快樂春節(jié)我做主,這不,初五我們來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廟會——隋唐遺址公園!遠遠就看見那里張燈結(jié)彩、大紅燈籠高高掛,太吸引我了!
在那里有許多能代表中國民俗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目,比如惹人發(fā)笑地耍猴;比如驚險、刺激的吳橋雜技;比如樂趣橫生地踩高蹺……剛巧,我與爸爸趕上了門口的第一個節(jié)目就是豬八戒背媳婦,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在臺下那人山人海的觀眾里挑出一男一女,共三組。由先生帶上豬八戒的頭套跑向另一邊,女士騎在先生的背上,然后剝開一個橘子,喂到先生的嘴里,最后跑回起點??茨囊唤M用時最少,哪一組就是冠軍?!昂昧瞬辉俣嗾f,預備,開始!”主持人一聲令下。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每組選手都毫不遜色。這時,主持人又發(fā)話了:“好,現(xiàn)在第三組暫時!”在下面的許多觀眾都露出他們那潔白的牙齒哈哈大笑了起來,還發(fā)出聲音,怎么回事?哦,我明白了,原來是第二組摔了一個大跟頭延長了時間?!斑??好像第一組的剝橘子的速度快了些,因為第二組剛才摔了一跤所以那一組的先生急的的呲牙咧嘴。”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一組獲勝!“主持人高興地說。只看見第一組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我們和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也不由自主的為第一組的勝利歡呼起來!其他兩組也大汗淋淋,但他們還是非常高興。看完這個節(jié)目,我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點失敗而生氣,就像奧運會的選手,有時輸了也不會去哭泣,一定要把原因找出來下次努力就行了。要記住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也沒什么大不了!
這次廟會的精彩節(jié)目不僅為節(jié)日生活增添了樂趣,我還通過了這些節(jié)目領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色彩。最后隨著時間的一分一秒逛完了廟會。
>關于廟會日記6
今天一早兒,我和爸爸媽媽就去逛一年一度的龍?zhí)洞汗?jié)廟會。
老遠,就看見幾只充氣的小羊雙浮在藍藍的天上,雪白雪白,非常可愛。今年是羊年,它們也趕來為廟會助興,給人們拜年!
走進廟會,人們比肩繼踵,一個個面帶微笑,一派喜慶樣和的景象??矗簧甏筇呛J笑彎了腰;聽,嘎嘎作響的小風車笑得合不攏嘴:這邊捏面人兒的捏了個孫悟空;那邊吹搪人的吹了一個小羊羔兒。各種玩具各式絹花各樣商品,真是琳瑯滿目花團錦簇:人們邊走邊看著、挑選著、評論著。咦?哪里飄來陣陣肉香,原來到了食品街。我買了一份羊肉串兒吃,味道蠻不錯。
“咚,咚,咚咚咚……”噢、花會表演已經(jīng)緊鑼密鼓地開場了。我們一溜小跑來到會場。嘿,人真多,圍著里三層外三層。我站到前面,那一陣陣雄渾的鼓聲,立刻把我吸引住了,開封代表隊表演的節(jié)目真叫棒。他們一個個頭扎白巾,腰系紅帶,身挎大鼓,昂首挺胸,真是威風,手中鼓褪上的彩綢隨著鼓點上下翻飛,像一只只飛舞的蝴蛛,非常好看。鼓點有節(jié)奏地變化著,隊形也在不斷地變幻著。最精彩的是過木橋,只見他們橫著身子,螃蟹似的一步一跨走上橋,手中鼓點仍然整齊地敲著,絲毫不亂。他們鏗鏘有力的鼓聲魔得觀眾一陣陣喝彩,我也不由地為他們鼓起掌來。
游藝街更是熱鬧,打靶的,投籃的,歡笑聲此起彼伏。在一個套圈攤前,一個小男孩三個圈套住了一只小羊,可愛的小羊被他高興地抱走了。
這次廟會辦得真不錯,我希望明年的龍?zhí)稄R會辦得更好。
>關于廟會日記7
大年初三,我們一家去逛廟會。一路上,我在想,廟會是表演節(jié)目還是吃飯,或是購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什么是廟會。
到了廟會現(xiàn)場,哇!人山人海,彩旗招展,四周全是小攤,我置身于一片喜慶之紅中。叫賣聲,討價還價是滔滔不絕,舞臺上五顏六色,真熱鬧!攤子五彩繽紛,有賣玩具的、賣燒烤的、賣飲料的;還有許多小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老北京冰糖葫蘆等等,隨著人流而動,那場面真叫一個壯觀!
“呼——呼——”循著聲音我扭頭看去,哇,是做棉花糖的。瞧!一根細竹簽子,隨著主人手的轉(zhuǎn)動,裹上了一層層像棉花一樣潔白松軟的糖絮,就像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就鼓出了一個棉花包。而且這棉花糖變幻莫測,不吃的時候像一棵小樹,咬上幾口又變成禿頂老人……我把臉埋上去,好甜呀!這棉花糖不僅是魔術師,還是糖中的另 類代表?。?/p>
在棉花塘邊,是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剪紙,有連年有魚(余)、陜西八大怪,還有很多有趣的歷史人物的皮影。
廟會中看的便是玩雜耍了?!芭?!啪!”這聲音比放鞭炮還響??炜?!原來是一老一少兩位表演者,各拿著大約十幾米長的皮鞭子在地上抽著、掄著,我嚇得趕緊后退幾步,生怕被抽著。爸爸笑著說:“別怕,他們手上有準。沒個幾年時間練不出來!”媽媽告訴我,打響鞭預示著新年紅紅火火。
下一個節(jié)目是玩風火輪。一個老人拿著線軸,一邊是一個大碗,另一邊是一個小碗,碗里燃著火,只見老人鎮(zhèn)定自若的抖著,風火輪在他的手中瀟灑地上下翻飛,火苗子呼呼的冒著,真是技藝高超??!怪不得爸爸說:高手隱藏在民間!
我的表妹只有三歲,她被聲音嚇得捂著耳朵遲遲不肯放下,真搞笑。
這就是西安的廟會。既有民族特色,又豐富多彩,讓大家玩的很開心,真好!
>關于廟會日記8
趕廟會是我國民間流傳的一種民俗,是一個非常熱鬧的活動。在今年的正月初八,我就親身感受了一次趕廟會。
正月初八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和李萌星、李萌星的媽媽還賀阿姨去去戚城公園趕廟會。那天風和日麗,天氣比以前暖和多了,一點都不覺得冷。剛進公園大門,我們就被一處處有趣的活動吸引住 了。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一場傀儡戲,在一個紅布搭的戲臺上,一個身穿古裝、披著長發(fā)的小木偶在臺上唱戲,我從紅布后面看了看,原來是一個老師傅在操控著小木偶,另一個老師傅在播放錄音,這才 構(gòu)成了栩栩如生的小木偶唱戲的場面。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一個游樂場,游樂場里的游樂項目真多:小火車、旋轉(zhuǎn)木馬、蹦蹦床······應有盡有,可是這些是小朋友玩的,所以我和李萌星都不感興 趣。我們又往前走,來到了一個打靶場,那里有幾把玩具槍,和許多掛在墻上的氣球,1塊錢打10發(fā)子彈,如果10發(fā)都中了,還讓白玩一次。由于我第一次玩這種游戲,所以第一次一個氣球都沒有打中, 但聽了別人的指點,就有些明白了。我們有玩了一個激光打靶的游戲,李萌星先打,他打了好幾個九環(huán),但沒打中過十環(huán),而我這個第一次玩槍的,憑著良好的發(fā)揮,也打中了好幾個九環(huán),最后一槍我 竟然打中了十環(huán),這太讓我高興了,這可能和我的視力好有關吧,我一定要保護好眼睛。
在戚城公園逛完一圈后,我們就要回家了,突然我們聽到門口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并且看到那里圍著許多人,我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舞獅子表演,獅子上下跳躍、搖頭擺尾,真好看!
這次趕廟會真好玩,希望我明年還能趕一次廟會。
>關于廟會日記9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最盛大的節(jié)曰,舉國上下喜氣洋洋,忙忙碌碌,家家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lián)。在我們南方,過春節(jié)就是走親訪友拜大年,而我到了北京以后,感受到了更深厚的春節(jié)氣氛,這就要從我們逛廟會說起了。
初二一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廠甸廟會。哇,好熱鬧啊。只見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長長的“美食街”。從串成佛珠樣的大山里紅,到五尺高的大糖葫蘆;從頂著紅點兒的愛窩窩,到層層起酥的油酥火燒;還有羊肉串、鹿肉串、爆肚兒、炸灌腸、烤魷魚,各種美食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一路走過去,我的眼睛都看花了,肚子也被各種好吃的塞滿了,正當我還留戀著要不要再來串鹿肉,旁邊的叫好聲將我吸引了過去。
原來是一組人物雕塑正在“行進”:賣力的洋車車夫、認真的剃頭師傅、漂亮的唱曲小姑娘、歡快玩耍的小孩兒……他們從頭到腳全身都涂著厚厚的油彩,扮起雕塑來有板有眼,一眼望去還以為是王府井步行街的人物雕塑活過來了,真有意思。爸爸說這叫“行為藝術”。
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玩兒的東西???,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風車迎著風兒笑開了懷;聽,貼著金字標簽的空竹抖起來聲聲清脆;一會,這邊捏面人兒的捏了個孫悟空;那邊吹糖人的又吹了一個小金鼠。更有藝人們競相表演的絕活,高蹺、太平鼓、五虎棍……“咔嚓”、“咔嚓”,連媽媽都忍不住拿著照相機拍了又拍。媽媽說廠甸廟會是北京歷八大廟會之一,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延續(xù)四百多年了,可以稱得上是北京的“文化名片”。
這次逛廟會真是我歷年春節(jié)中最難忘的一次經(jīng)歷,讓我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和特色小吃,也學到了不少像“行為藝術”、“文化名片”的新名詞呢。
關于廟會日記(趕廟會日記100字)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逛廟會日記200字 二年級逛廟會日記100字 廟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