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古文承諾書5篇(承諾書文言文)

時間:2023-02-16 23:23:48 承諾書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古文承諾書5篇(承諾書文言文),供大家賞析。

古文承諾書5篇(承諾書文言文)

古文承諾書1

  1.酒以成禮

  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庇謫枙我圆话?,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p>

  2.常羊?qū)W射

  常羊?qū)W射于屠龍子朱。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乎?楚王田于云夢,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發(fā),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鵠拂王旃而過,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養(yǎng)叔進曰:?臣之射也,置一葉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fā)而十中。如使置十葉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3.次非殺蛟

  荊有次非者,得寶劍于干遂。還反涉江,至于中流,有兩蛟夾 繞其船。次非謂舟人曰:“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 之見也?!贝畏侨帘垤钜拢螌殑υ唬骸按私兄庑喙且?!棄劍以全 己,余奚愛焉!”于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4.大脖子病人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蓖夥饺嗽唬骸盃栔廴煌钩鲇陬i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xiāng)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5.高陽應造屋

  高陽應將為室家,匠對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將撓。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敗?!备哧枒唬骸熬壸又裕瑒t室不敗也——木益枯則勁,涂益干則輕,以益勁任益輕則不敗?!苯橙藷o辭而對,受令而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敗。

  6.竭澤而漁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非長術(shù)也。

  7.功名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杰歸之。故圣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以歸。強令之笑不樂;強令之哭不悲;強令之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8.目貴明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者,則無不知。輻輳并進,則明不可塞。

  9.自知之明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10.對牛彈琴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zhuǎn)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

  11.稼穡艱難

  古人欲知稼穡艱難,斯蓋貴谷務本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種之,薅鋤之,刈獲之,載積之,打拂之,簸揚之,凡幾涉手而入倉廩,安可輕農(nóng)事而貴末業(yè)哉?

  12.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

  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曖而惰裁衣也。

  13.孫泰軼事

  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蛟懼┰唬骸捌淙擞袕U疾,非泰不可適?!北娊苑┲x。嘗于市遇鐵燈臺,市之,而命洗刷,卻銀也,泰亟往還之。

  14.蔡磷堅還亡友財

  蔡磷,字勉旃,吳縣人。重諾責,敦風義。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受,曰:“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紙。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弊漭偠轮?。

  15.王恭從會稽還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后,既舉所坐者送之。既無余席,便坐薦上。后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p>

  16.錢太守斷鵝

  萬歷中,錢若賡守臨江,多異政。有鄉(xiāng)人持鵝入市,寄店中后他往,.還索鵝,店主賴之,云:“群鵝,我鵝耳。”鄉(xiāng)人訟于郡。公令人取店中鵝。計四只,各以一紙,給筆硯,分四處,令其供狀。人無不驚訝。已退食,,使人問鵝供狀否?答曰:“未?!鄙夙暢觯绿靡曋?,曰:“狀已供矣?!币蛑敢基Z曰:“此鄉(xiāng)人鵝?!鄙w鄉(xiāng)人鵝食野草,糞色清;店鵝食谷栗,糞色黃。店主伏罪。

  17.博學之,審問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18.殺身成仁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弊釉唬骸爸臼咳嗜耍瑹o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p>

  19.棄書捐劍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后劉、項相爭,劉邦智取,項籍以力斗,然終為劉所敗,乃智窮也

  20.陸游家訓

  后生才銳者,最易壞事。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相處,自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藥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后悔。

  21.病痞

  余病痞且悸,謁醫(yī)視之,曰:“惟伏神為宜。”明日,買諸市,烹而餌之,病加甚。召醫(yī)而尤其故,醫(yī)求觀其滓,曰:“吁!盡老芋也,彼鬻(yù)藥者欺子而獲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過乎?”余戍然慚,愾然憂,推是類也以往,則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眾矣,又誰辨焉!

  22.司馬光勤學

  司馬光,宋哲宗時宰相,嘗主編《資治通鑒》,為一時之名臣。其幼時患記憶不若人,眾兄弟既成誦而游息矣,獨閉門不出,俟能諷誦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遠,乃終身不忘也。”及長,遍覽古籍,博聞強志,曰:“書不可不成誦。或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23.昔有長者子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沉水。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jīng)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世間愚人亦復如是。

  24.岳飛二三事

  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痼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日。家無姬侍。吳玠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旰, 豈大將安樂時?”卻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飲,帝戒之曰:“卿異時到河朔,乃可飲?!彼旖^不飲。帝初為飛營第,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 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p>

  25.和尚敬茶

  靈隱寺僧某,以茶得名,鐺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數(shù)等,恒視客之貴賤以為烹獻;其最上者,非貴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貴官至,僧伏謁甚恭,出佳茶,手自烹進,冀得稱譽。貴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進之。飲已將盡,并無贊語。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貴官執(zhí)盞一拱曰:“甚熱。”

  26.造酒忘米

  一人問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曲,加二斗水,相參和,釀七日,便成酒?!逼淙松仆瑲w而用水二斗,曲一兩,相參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與真法。酒家曰:“爾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爾法,用二斗水,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異于是!

  27.尊師

古文承諾書2

  短文兩篇課文

《答謝中書書》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語言精練且生動?!队洺刑焖乱褂巍芬粤攘葦?shù)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語言樸素而含有深長的意味。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研討與練習

  一、背誦并默寫這兩篇短文

  設題意圖是使學生能夠當堂記住這兩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養(yǎng)成背誦名篇的好習慣。背誦是學習古文的基本功,它對于牢固掌握古文內(nèi)容和培養(yǎng)語感是很重要的。默寫是為了檢查背誦的效果,也要在課堂上完成。

  二、這兩篇短文都寫自然景物,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試加以說明

《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美景的贊美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有: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表現(xiàn)愉悅,“實欲界之仙都”——表現(xiàn)自得?!白钥禈芬詠恚磸陀心芘c其奇者”——表現(xiàn)自豪。

《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被貶的煩悶,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鄙視世俗,拋開世俗觀念后的樂觀自豪。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歇,消散。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競,爭著;躍,跳躍,這里指跳出水面。

3、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念,想;遂,于是、便;至,到。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只。

  27《答謝中書書》導學案

【教學目標】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品味、積累寫景的優(yōu)美語言。

  3、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點:背誦并默寫課文。品味、積累寫景的優(yōu)美語言。難點: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菊n前準備】

  1、借助注釋工具書了解課文大意。

  2、查閱資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齊背酈道元的《三峽》

  2、導言

  同學們,我們無不為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實,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們偉大的祖國哪兒不是神奇如畫呢?不信,就請你細細品讀陶弘景的寫景小品文《答謝中書書》,讀完后你一定會覺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是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呢!

  3、學生交流所查到的資料,教師補充。

  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yī)學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歷代寫景名作。

  二、整體感知

①明確學習目標。②范讀課文。

  a.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句子的節(jié)奏,輕重音等,初步感知課文。

  把握節(jié)奏: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b.自由朗讀課文兩三遍,進一步感知課文,做到流利地朗讀。

③疏通文意:

  a.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如遇有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

  教師明確重點詞語

  五色交輝:交相輝映

  曉霧將歇:消散

  夕日欲頹:墜落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里指欣賞

  班級交流,教師補充并檢查掌握情況

  b.全文討論,理解文章大意

  背誦課文。

  自由競背

  在四人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背誦

  c、教師抽查背誦

  三、品味、探究文章內(nèi)涵

  齊背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山川之美,在詩人筆下是怎樣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2、作者是怎樣從聽覺與視覺的角度來寫一天中的景物變化?引原句 答: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3、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自己隱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從形、聲、色三個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樣贊賞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就?(引原句)答: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5、作者是怎樣進行動靜結(jié)合的?

  答:一是形體的動與靜:高峰為靜,流水為動。二是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三是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

  6、“高峰入云,清流見底。”這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答:描寫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種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凈;分別從仰觀、俯察兩種視角來寫。

  7、“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痹囉眯蜗蟮恼Z言描繪其畫面,并說說這幾句描寫取得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猿鳥的嗚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

  這幾句描寫,為畫面增添了動感,富有生機。

  8、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么? 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能夠欣賞山水的得意之感。最能“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②作者是怎樣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jié)合等。

  四、與酈道元的《三峽》相比,欣賞作者是怎樣寫景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其三: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游魚躍水。

  其四:動靜相襯之美。高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史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聲響)。

  總之: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jié)合等。

  27記承天寺夜游導學案

  查預習情況

  1、蘇軾(1037—1101)

  號東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并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和感情

  遂(suì)

  寢(qǐn)

  藻(zǎo)

  荇(xìng).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翻譯課文

  1、點撥重點詞語的解釋,注意以下詞語的含義或用法: ? 念無與為樂者 ? 遂至承天寺 ? 相與步于中庭 ? 懷民亦未寢 ? 蓋竹柏影也

?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翻譯下列句子 念無與為樂者。

  想到?jīng)]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庭下如積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積水一樣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那綠竹和翠柏的影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色撒滿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3、口頭翻譯課文

  理解內(nèi)容

  1、簡述作者的寫作思路。 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蹤:

  起行——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步于中庭——繪景——抒懷

  2、作者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3、本文中最傳神的語句是哪幾句?說說你的理解。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橫,蓋竹柏影也?!?/p>

  句中無一個“月” 字,卻無處不寫月。作者用 “積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 “藻荇交橫 ”四字,比喻月下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來烘托月光之美。

  4、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用了兩個比喻:月色—積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橫

  5、找出本文寫景的句子,說說寫出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點出一個清澈透明的特點。

  6、“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笔惆l(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被貶的煩悶,賞月漫步的悠閑,鄙視世俗,拋開世俗的樂觀、自豪。

  7、夜游過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 “欣然” 欣喜之情

? “念無與為樂者” “遂”、“尋” 有點遺憾不假思索中有點激動 ·“懷民亦未寢” 心有靈犀的喜悅 ? “相與步于中庭” 從容 閑適

  8、作者自謂閑人,文中哪些語句與“閑”字有關(guān),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月色入戶——門庭冷落 念無與樂者——交友之稀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點明其閑 表現(xiàn)作者樂觀自豪的心境。

  9、“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是全文的點睛之筆,請你說出它的深刻含義? 兩層意思:

①鄙視世俗之人,一心追逐名利,沒有空閑來領略月色。

②表現(xiàn)自己拋開世俗觀念,能有閑心賞月而樂觀自豪;透出不能為朝廷盡忠的煩悶。

  10、找出文中抒情議論的語句,領悟文章主旨。

  句子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中心是:只要放寬心態(tài),美景無處不在。(只要拋開世俗觀念,才能有閑心欣賞美景)

  學習縮寫

  縮寫,指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內(nèi)容不變的前提下,壓縮原文的字數(shù)、篇幅,使長文變?yōu)槎涛?。例如,影視戲劇的劇情簡介,小說的故事梗概,論文的摘要,報告的綱要,著作的提要等。

  縮寫時,要分清原文的主干和枝葉,以確定取舍詳略;要根據(jù)原文和縮寫要求,恰當?shù)卣≡浠蚋爬ㄎ囊猓灰⒁馕臍獾倪B貫和語言的通暢,力戒語氣中斷或跳躍,更不要生硬摘取、胡亂拼湊。對于不同的文體,縮寫還有不同的要求??s寫記敘文,原作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局,要寫清楚;縮寫說明文,原作中說明的事物特征或者事理,要闡釋明白;縮寫議論文,要保留原作的論點、主要論據(jù)和簡要的論證過程。

  縮寫可以培養(yǎng)綜合、提煉和概括能力。

古文承諾書3

  趙普

《宋史》

  原文: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沈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及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兩小兒辯日》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p>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趙普》譯文:

  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事物,他學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勸勉他讀書。(他)晚年讀書很勤奮,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關(guān)上門,打開箱子取出書,整天讀書。等到第二天辦理政務,處理決斷非???。(他)死后,家里人打開書箱一看,原來是一部《論語》啊。

  趙普性情沉著嚴肅剛正,盡管對人常嫉妒刻薄,但能把天下事作為自己的責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職位的人大多拘謹且遇事沉默不語。趙普卻剛毅果斷,沒有人能與他相比。曾經(jīng)推薦某人擔任某官,宋太祖沒有用。趙普第二天又上奏請求啟用此人。太祖還是沒用。第三天,趙普還是上奏這個人,太祖生氣了,撕碎他的奏章扔在地上,趙普面 色不改,跪在地上把碎紙片拾起來帶回了家。過些日子,他將舊紙片縫補好,再次像當初一樣上奏。宋太祖才醒悟,終于任用了這個人。

《兩小兒辯日》譯文:

  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鬃釉儐査麄z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绷硪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古文承諾書4

  漢樂府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笔咕x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致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全文翻譯:

  太陽從東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樓房。秦家有位美麗的少女,本來取名叫羅敷。羅敷很會養(yǎng)蠶采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cè)采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倭墮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huán);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lián)愚壑樱ㄗ⒁曀?。年輕人看見羅敷,脫掉帽子整理儀容。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回來后互相埋怨生氣,只因為觀看羅敷。

  太守乘車從南邊來了,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羅敷?!碧赜謫枺骸傲_敷年齡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歲還不足,十五歲略微有多?!碧亓钚±魡柫_敷,“愿意一起坐車嗎?”

  羅敷上前回話:“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來有妻子,羅敷我本來有丈夫。(丈夫當官)在東方,隨從人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頭。憑什么識別我丈夫?騎白馬后面跟隨小黑馬的那個大官就是,用青絲拴著馬尾,那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上千上萬錢,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他長得皮膚潔白,疏朗朗略微長一點胡須;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在座的有幾千人,都說我丈夫與眾不同?!?/p>

  陌上桑對照翻譯: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太陽從東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樓房。秦家有位美麗的少女,本來取名叫羅敷。羅敷很會養(yǎng)蠶采桑,(有一天在)城南邊側(cè)采桑。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倭墮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huán);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綾子做成上身短襖。

  走路的人看見羅敷,放下?lián)愚壑樱ㄗ⒁曀?。年輕人看見羅敷,脫掉帽子整理儀容。耕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鋤地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地;回來后互相埋怨生氣,只因為觀看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薄傲_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笔咕x羅敷,“寧可共載不?”

  太守乘車從南邊來了,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來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過去,問這是誰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羅敷?!碧赜謫枺骸傲_敷年齡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歲還不足,十五歲略微有多?!碧亓钚±魡柫_敷,“愿意一起坐車嗎?”

  羅敷前致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

  羅敷上前回話:“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來有妻子,羅敷我本來有丈夫。(丈夫當官)在東方,隨從人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頭。憑什么識別我丈夫?騎白馬后面跟隨小黑馬的那個大官就是,用青絲拴著馬尾,那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腰中佩著鹿盧劍,寶劍可以值上千上萬錢,十五歲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歲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歲成為一城之主。他長得皮膚潔白,疏朗朗略微長一點胡須;他

  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會時)在座的有幾千人,都說我丈夫與眾不同。”

  木蘭詩譯文

  嘆息聲一聲連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機杼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 問問姑娘你這樣嘆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蘭回答道)姑娘我并沒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見征兵文書,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書,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我木蘭沒有兄長,我愿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現(xiàn)在起替代父親去應征。// 在東市上買來駿馬,西市上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市上買來馬嚼子和韁繩,北市上買來長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洶涌奔流的嘩嘩聲。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zhàn)馬啾啾的鳴叫聲。// 行軍萬里奔赴戰(zhàn)場作戰(zhàn),翻越關(guān)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那樣迅速。北方的寒風中傳來刁斗聲,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zhàn)士們的鐵甲戰(zhàn)袍。將士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十年之后才得勝而歸。//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授爵木蘭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不愿做尚書郎這樣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好馬,借助它的腳力送我回故鄉(xiāng)。//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zhàn)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象烏云一樣柔美的鬢發(fā),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雄兔靜臥時兩只腳時時爬搔,雌兔靜臥時兩只眼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只兔子一起貼著地面跑時,怎么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古文承諾書5

  畫蛇添足

  楚人有祠者,賜其舍人扈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左手持扈,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扈,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奪之飲其酒,為蛇者終無其酒。

  狐假虎威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芳憾撸詾槲泛?。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朋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揠苗助長

  宋人閔其苗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莊周貸粟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和侯。監(jiān)和平共處侯問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乎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者何為1 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有斗升之水而活我?!茉唬骸遗竽嫌?,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夫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這肆?!?

  濫竽充數(shù)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先生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三百人。宣王死,泯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自相矛盾

  人有鬻矛與盾者,益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俄爾,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攻之盾,何如??其人弗通用應也。

  馬

  桓公乘馬,虎望之而伏?;腹珕柟苤僭唬?今寡人乘馬,虎望見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對曰:?意者,君乘 馬而盤桓,迎日而馳乎。?公曰:?然。?管子對曰:?此 象也,食虎豹,故虎疑焉。?

  社鼠

  夫社,束木以涂之,鼠因往詫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涂,此鼠之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

  猛狗

  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清潔,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國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

  金壺丹書

  景公游于紀,得金壺,乃發(fā)視之中有丹書,曰:?食魚無反,勿乘駑馬?!惫唬?善哉,如若言食魚反,則惡其臊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晏子對曰:?不然,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駑馬,則無置不肖于側(cè)乎??公曰:?紀有書,何以亡也??晏子對曰 :?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懸于閭,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人飾,裂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縣牛于門,而賣馬肉于內(nèi)也。公何以不使內(nèi)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nèi)勿服,有而,國莫之服。?

  桔逾淮為枳 2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年內(nèi)民生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燭鄒亡鳥

  景公好弋,使燭鄒亡主鳥,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殺之,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shù)燭鄒罪以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脈矣。?

  鵬與焦冥

  景公問晏子,曰:?天下有極大物乎??晏子對曰:?有,鵬足游浮云,背凌蒼天,尾偃天間,躍啄北海,頸尾咳于天地,然而,寥寥不知六翮之所在。?公曰:?天下有極細者乎??晏子對曰:?有,東海有蟲,巢于蚊睫,再乳再飛,而蚊不為驚,臣嬰不知其名,而東海漁翁命曰‘焦冥’。?

  染絲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

  楚王好細要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越王好勇

  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其士曰:?越國之寶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啐亂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

  輪人和匠人

  輪人操其規(guī),將以 量度天下之圓珠筆與不圓也。曰:?中吾規(guī)者,謂之圓;不中吾規(guī)者謂之不圓。是以圓與不圓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則圓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將以量度天下方與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謂之方;不中吾矩者謂之不方。是以方與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幫何,則方法明也。?

  為義

  治徒娛縣子碩問子墨子曰:?為義孰為大務??子墨子曰:?譬若筑墻然,能筑者筑,能實壤者實壤,能欣者欣,然后墻成也。為義猶是也,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后義事成也。? 3

  墨子與巫馬子

  巫馬子謂子墨子曰:?子兼愛天下,未云利也;我不愛天下,未云賊也。功皆未至,子何獨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將灌之;一人摻火,將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貴于二人??巫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失摻炎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注:賊:受害。燎:失火。摻(shān):持拿。

  擊鄰家之子

  譬有人于此,其子強梁不才,故其父笞之。其鄰家之父,舉木而擊之,曰:?吾擊之也,順手其父之志。?則豈不悖哉!

  上帝殺龍

  子墨子北之齊,遇卜者。卜者曰:?今日殺黑龍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卜者曰:?我謂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方之人不得北,北方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色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殺青龍于東方,以丙丁殺赤龍于南方,以庚辛殺白龍于西方,以壬癸殺黑龍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則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違心而虛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削竹為鵲

  公輸子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而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致巧。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于人謂之巧,不利于人謂之拙。?

  多言何益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子墨子曰:?蝦蟆蛙蠅,日夜恒鳴,口干舌敝,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苛政猛于虎

  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器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攘雞者

  今有人曰,攘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而后已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校人烹魚

  昔者,有饋生魚于鄭子產(chǎn),了產(chǎn)使校人畜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有放棄之意)之。

  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逝。?子產(chǎn)曰:?魚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學奕 4 奕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所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鯤鵬與斥晏

  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晏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止,不過數(shù)仞而下一步,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不龜手之藥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

  為事??吐勚?,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以,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偷弥?,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則所用之異也。注:

(píng pīkuāng):在水中漂洗細絮

  罔兩問景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行,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知所以不名?

  罔兩問景

  眾罔兩問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括撮而今也,被發(fā)向也坐而今年內(nèi)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何稍問也,矛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蛻也,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況乎以無有待者乎?彼來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強陽則我與之強陽,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

  罔兩問景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出,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 ;觀于大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各,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為比形于天地而受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忽與渾沌

  南海之帝為,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與忽謀報渾沌之恩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5

  相濡以沫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 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注:(xū):張口出氣。

  亡羊

  臧與谷二相聯(lián)系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古代的一種賭博游戲)以游。?二人者事業(yè)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東施效顰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女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惜乎!

  望洋興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 渚岸之間,不辨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視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

  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嘗見笑于大方之家。

  邯鄲學步

  壽陵余之(之)學行于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直匍匐而歸耳。

  山木與雁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取也。問其故曰:?無所不可用。?莊子曰:?此木以材有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紀省子養(yǎng)斗雞

  紀省子為王養(yǎng)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嬌而恃氣。?十日又問,曰:?猶應響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未敢應者,反走矣。?

  豐狐文豹

  夫豐狐文豹于山林,伏于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饑渴隱約,猶旦胥疏于江河湖之上。而求仞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網(wǎng)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為之災也。

  鳶雛與鴟

  夫鳶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鳶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6

  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 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規(guī)蹈矩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妻死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所,雜乎是相與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能命,故止也。?

  魯侯養(yǎng)鳥

  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鳥,非以鳥養(yǎng)鳥也。

  說彘

  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策,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豢汝,十日戒,三日齊(齊能齋,齋戒),藉(jia,以物襯墊)白茅加汝肩尻乎?

  雕俎之上,則汝為之乎??

  為彘謀取曰:?不如食糠糟,而錯之牢策之中。?

  東野稷駕車

  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guī)。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歆矣,而猶求焉,故曰‘敗’。?

  注:①文:組繡的花紋,文弗過也意思是:指趕車的姿勢優(yōu)美,即使是組繡的花紋也比不上。②鉤:一種形狀彎曲的用具,指任馬旋回,象鉤一樣彎曲。百:百次花齊放

  鉤白而反:馬旋回百次,都跑在原有軌跡上。

  林回棄璧

  假人之亡,林回棄千金之璧,負子而趨。或曰:?為其布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懷相棄亦遠矣。? ① 布:古代曾以布為貨幣。這里指錢財價值。② 撻:遭受到。

  騰猿

  不見夫騰猿乎?其得 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羿逢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cè)視,振動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① 梓豫章(niǎnzǐ):高大而筆直的木材。② 柘棘枳枸(zha jǐng zhǐjǔ):矮小的灌木或小喬木。

  捶鉤者

  7 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馬曰:?子巧與?有道與??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于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長得其用,而況乎無不用者乎?物孰不資焉。?

  注:豪芒:通毫芒,極其微細的東西。

  匠石運斤成風

  郢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而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zhì)死久矣。?

  注:①堊慢:用白色土涂抹堊白色土,慢通墁,涂沫 ②質(zhì)(zhì):本意是箭靶,引申為行為的對象,這里指抹堊土的人。

  吳王射狙

  吳王浮于江,登乎狙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于王。王射之,敏給捕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zhí)死。王顧謂其反,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便以傲予,以纛此殛乎,戒之哉!?

  長梧封人

  長梧封人謂子弈曰:?君為政焉勿鹵莽,沾民焉勿滅裂,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蕓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孰 之,以禾蘩以滋,予終年厭飧。注:①(yōu):鋤地,熟,此意為仔細。②蘩(fán):通?繁?,繁茂。③厭(yàn):通饜,飽飧(sūn):晚餐,引伸為熟食。

  緯蕭者得珠

  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于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睡也,使用權(quán)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注:①鍛:槌破。

②驪龍:傳說中一種黑色的龍。

③ 奚微之有:哪里有一丁點存呢?意思是會被驪龍干干凈凈的吃掉。

  狙公養(yǎng)狙

  8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 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之曰:?與若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注 橡樹上的果實橡子。

  漚鳥

  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數(shù)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類舞而不下也。注:漚鳥:即鷗鳥,海鷗。

  錕 劍與火浣布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緄 之劍,火烷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練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痄街?,浣之必投于火,布則火色,垢則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皇子以為無此物,傳之者妄。

  注:①咫(zhǐ):八寸,有:通又 ②疑:擬,好象。

  負暄獻曝

  宋國有田犬,常以,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 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之者,以獻吾君,交有重賞。? 注:①

(yùn):舊絮(f?n):亂麻②暨(jì):及,到。東作:春天里的農(nóng)作物。③(ào):能奧,深

  玉為楮葉

  宋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國。子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圣人恃道然化而不恃智巧。? 注① 豐殺:肥瘦②莖柯:枝干③毫芒:指葉的尖細部分。④ 以巧食宋國:用技巧在宋國謀食。食宋國即食于宋國。

  藏契者

  宋人有游于道者,得人遺契乾,歸而藏之。密數(shù)其齒,千鄰人曰:?吾富可待矣。?

  注:齒:古代的符契刻齒之后一分為二,雙方收存,驗時看二者是不是符合,以辨真?zhèn)巍?/p>

  簡子放征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鳩于簡子。簡子大悅,原野賞之??蛦柶涔?,簡子曰:?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入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欲生之,不如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9

  莊里丈人

  莊里丈人字長,子曰:?盜。?少子曰:?毆。?盜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曰:?盜。?盜竊案吏聞,因縛之。其父高呼?毆。?喻吏遽而聲不轉(zhuǎn),但言毆,毆吏因毆之幾殪。注① 字長子:給長子取名字。②喻:使之了解明白。③ 遽:急迫④聲不轉(zhuǎn):意思是聲音未轉(zhuǎn)為平緩。⑤殪:死。

  蒙鳩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苔。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所系者然也。

  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其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則幾其思,蚊虻之聲聞,則挫折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遠蚊虻之聲,閑居靜思則通。注① 射:射覆,猜謎。②?。簲_亂③辟(pì):屏除排除。④(jì):傳說中的人名⑤空石:傳說中的地名。

  涓蜀梁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梁 其為人者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見其影,以為伏鬼也;仰視其發(fā),以為立魅也。交納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

  宵行:走夜路。②背:轉(zhuǎn)身③比:及,等到。

  欹器

  孔子觀于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引蓋為右座之器。?孔子曰:?吾聞右座之器者,虛歲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歲則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

  注:①虛歲則欹:空虛就傾倒。②挹(yì)欹(jī)③惡(wū)何哪里

  荊人遺弓

  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 人得這,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祟聞之曰:?去其而可矣。?

  注①索:尋找②去其?荊?而可矣,?荊人遺這,荊人得之?去掉?荊?就是?人遺之人得之。?

  逐臭

  10 人有大臭者,其親戚兄弟妻妾知識,無能與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有人說其臭者,晝夜隨之,弗能志。竭池求珠

  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惡出亡,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注:抵罪:抵,觸犯,抵罪指犯罪。

  攫金者

  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事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徒見金耳!? 殊:極,這晨是根本完全的意思。

  宋人御馬

  宋人有取道者,其馬不進,倒而投這溪水,又復取道,其馬不進,又倒而投之溪水,如此者三,雖造父之所以威馬,不過此矣,不得造父這道,而徒得其威,無益于御。注① ?。和?趣?取道:趕路②倒:當作剄(jǐng)割頸割頭 ③ 溪水:水名④造父:周穆王時駕馭車馬尼拉能手⑤道:這里指方法技術(shù)。

  養(yǎng)由基射神白猿

  荊廷嘗有神出鬼沒白猿,荊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荊王請養(yǎng)由基射之,養(yǎng)由基矯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發(fā)之則猿應矢而下,養(yǎng)成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注①養(yǎng)由基:春秋時楚國人

  神:靈巧②矯(jiǎo)矯正,調(diào)整。操:拿。③先中之者:在射中之前就有了射中的東西,意即射中之前就掌握了精湛的技巧。

  尹儒學御

  尹儒學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夢愛秋駕于其師。明日往朝,其師望而謂之曰:?吾非愛道也,恐子之未可與也,今日,將教子以秋駕,尹儒反而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夢受之,先為其師言所夢,所夢固秋,駕已。?

  注①秋駕:指一種快速駕馬的精深御術(shù)②愛惜:舍不得道:駕馬的門道,方法。③未可與:不能接受。

  好獵者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風愧其家室,出則愧其知友。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不得之故,則狗惡性循環(huán)也。欲得良狗則家貧無以,于是還。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有以求良狗,狗則數(shù)得獸矣,田獵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者也,百事也盡然。注:①狗惡:狗不好②還:回來③疾:努力;耕:耕作④有以:有辦法。

  偏枯之藥

  魯人有公孫綽乾,千人曰;?我能起死人。?人問其故,對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為偏枯之藥,則可以起死人矣。? 物固有可以為小不可以為大;可以為半不可以全乾也。偏枯:半身不遂

  相劍者

  相劍者曰:?自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韌也,黃白雜則堅且韌,良劍也。?難乾曰:?白所以為不韌也,黃所以不野也,黃白雜不堅11 且不韌也。又柔則卷,堅則折,劍折且卷,焉得為得為利劍?? 劍之情未革,而或以為良,而或以為惡。說使之也,故有以聰明,聽說,則妄說者止;無以聰明聽,則堯、桀無別矣。注:難(nàn):詰難反駁。

  相狗

  齊有善相狗乾,其鄰假以買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鄰畜之數(shù)年,而不取鼠,以千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望其取鼠也,則桎之。?:其鄰則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注:假:借,這里是請的意思。

古文承諾書5篇(承諾書文言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