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教學名師談教學心得體會3篇(名師教學經驗分享心得體會),以供參考。
教學名師談教學心得體會1
聽名師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教師:李景華
2011年12月(3——4)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六枝特區(qū)影劇院舉行名師課堂座談會,雖然天氣很冷且伴著小雨,我們每位老師都按時到會。通過兩天緊張又充實的觀摩學習,我受益匪淺。兩天里,專家型教師一一展示了他們的課堂教學成果,他們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精湛的教學藝術深深地影響著我。他們講課的風采深深地打動我。
這幾位名師分別是劉飛耀、羅江華、曹菁、楊詠梅老師,他們各自有著豐厚的知識底蘊,豐富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是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每一位舉手投足都浸透著文化芳香的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他們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臺下的上千名聽課的老師很快都被感染了。課堂上他們用豐富的表情、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多元的課堂評價、重情重趣的教學特色,使我們坐在這樣老師的課堂上,如沐春風。
名師的風范鼓舞著我,作為一名教師,從這次活動中,更應該引起足夠的認識,一定要把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帶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來,努力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水平,將自己的教學理念推向一個更高層次。
2011年12月7日
教學名師談教學心得體會2
學習名師大會教學心得體會
——有愛才有教育
察右中旗第二中學李連芳 2010年5月21日我與本校十位教師到北京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名師大會,在新課標下名師課堂風采教學觀摩會中,親耳聆聽了幾位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感觸頗深。一堂堂優(yōu)質課都生動地詮釋著新課標下的新課型,每堂課精彩不斷,令我贊嘆、欽佩。在短短的幾天里,聽了特級教師的課后,他們的課堂風采仍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我的心中也蕩漾著做老師的幸福,那就是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心靈感應”般的真情對話,呈現出和諧的、煥發(fā)生命光彩的課堂,產生著令人震撼的課堂生命力。
全國知名的資深教育專家、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整整三個小時的演講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一流的人才,注重學生全面?zhèn)€性發(fā)展,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更要注重尖子生的全面培養(yǎng),對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要傾注無私的愛”。我深深的感到有愛才有教育,教育不能沒有愛。一個不能去愛自己學生的老師,任其有多么淵博的學識
和超強的能力,也是不能成為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好老師的。老師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受到無數人的尊敬和愛戴的老師,除了她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精湛的專業(yè)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老師心中有愛,有著對自己的學生無私而博大的愛,這也是老師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
聽了幾節(jié)語文課,老師們只是憑借引導孩子反反復復地讀——這一最“原始”、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便深深激起了全體學生與聽課教師們的心靈共振?!坝眯撵`誦讀”、“用心靈傾聽”,這是老師們整堂課的設計思路,它著眼整體、思路清晰、依次漸進。在40分鐘的時間內,始終熱情洋溢,面帶可親的笑容,一直伴隨著孩子們的讀書聲,揮動右手,打著起伏有致的節(jié)奏,師生宛如共同演奏著一曲美妙的樂章。我深深地感悟到在21世紀應該如何做老師,如何做合格的老師,如何做優(yōu)秀的老師,要走很長很長的路。我們現在就要趕快行動起來,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將愛融入課堂,用愛教育學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發(fā)展。
2013年3月27日
教學名師名師心得體會
名師教學心得體會
談如何教學心得體會
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心得體會
大學教學名師心得體會
教學名師談教學心得體會3
觀名師教學心得體會
魏鳳華
前幾天我到石家莊參加了小學語文全國名師教學藝術觀摩展示活動,聆聽了江蘇的薛法根、北京的武瓊、浙江的虞大明三位名師的講座和他們執(zhí)教的四節(jié)語文課,我們感受頗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虞大明老師,虞老師講了兩節(jié)語文課,一節(jié)是五年級的《祖父的園子》,一節(jié)是四年級的《父親的菜園》,這兩篇都是略讀課文,虞老師還有一個有關略讀課文教學的講座——《略讀教學——讓孩子擅讀、好讀》。通過對虞老師課堂教學活動的反思和對講座的學習,我領略到虞老師這堂課的精妙所在,對略讀課文教學也有了更深更高一個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下面我就結合《祖父的園子》一課談談我的收獲:
一、多次瀏覽 滲透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與瀏覽。虞老師在課一開始就告訴學生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推薦給他們一種新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多遍讀,反復瀏覽。課堂中精心設計了三次瀏覽。第一次瀏覽,讓學生緊扣課題,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學生第一遍瀏覽,想到什么詞了,就可以寫在課題的旁邊。第二次瀏覽,讓學生把剛剛提練的詞語變成問題,如“為什么說這是一個應有盡有、生機勃勃的園子?”等等,并強調將這些詞語變回問題,并帶著這樣的問題去學習,就能使學習更深入。學生帶著這幾個問題第二遍瀏覽,找到相應的句子,把這個詞語寫在了這個句子的旁邊,進行交流。第三次瀏覽,又讓學生帶著“為什么是自由快樂的”這個問題,用圈關鍵字的方法,想想蕭紅在園子里干了哪些事情?又以“這些事情中最重要的是哪件事?”來引領學生精讀重點部分??此坪喡缘娜樽x,實則一遍比一遍深刻。那么整堂課正如虞老師自己說的那樣,“讓學生學習略讀與瀏覽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這是是略讀課文教學的重要邏輯起點?!倍诖嘶A上重點部分采用精讀,真正實現了略讀課文的簡約但不簡單,教師教的簡,但學生學的豐。整堂課上,教師引領學生用筆閱讀——隨時圈畫,隨時批注,讓學生用筆記錄閱讀探究的成果,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無痕引領,滲透寫法
整堂課,虞老師在寫法的滲透上是“無痕”的。如“為什么說鏟地這件事情寫得最具體?”,當學生說到(1)寫了對話。老師馬上引導,在平時寫作中如果想寫具體,可以加入人物的對話。這樣的指導寫作十分簡單、有效。(2)寫得比較多,用了好幾個自然段。老師順勢引導,平時寫作中多寫幾個自然段,你的文章一定會具體。(3)抓住了祖父的神態(tài)。老師馬上引導到理解祖父的幾個“笑”上去,同時強調寫寫人物的神態(tài)可以把事情寫得很具體。虞老師就是這樣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文中作者把事例寫具體的方法,并告訴學生在今后習作中進行運用;再如學生交流到“愿意”在文中重復運用時,虞老師就拿出了自己的一段寫景的文字與文中段落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照中獲得啟示:同樣的事物用不同的寫法就會體現不同的特點,表達了不同的寫作目的。
三、兩處設計最為巧妙
1、這節(jié)課結尾的設計
課的結尾虞老師播放了羅大佑的《童年》,在孩子們輕輕哼唱歌曲后,虞老師將自己的多個童年趣事的下水文片斷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閱讀。老師自身的童年趣事通過文字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時候,調動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并在一件件趣事中感受到了老師童年的快樂,在歡樂的笑聲中自然也調動起了自己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觸發(fā)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留住童年的永恒的想法。最后屏幕上出現:“聰明的,你用什么方式讓你的童年留下永恒呢?”這樣的資源開發(fā)非常巧妙。
2、拓展延伸上
虞老師在拓展延伸上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虞老師說到:蕭紅的童年時快樂的、自由的,所以她寫下了《呼蘭河傳》,當學生說到《呼蘭河傳》里一定寫下了蕭紅的快樂自由的生活時,虞老師出示了茅盾先生的評價這本書是“一串凄惋的歌謠”?太讓人震撼了!為什么呢?愿意解開謎團嗎?自己去讀讀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老師這樣的設計有效地調動起了學生閱讀這部作品的欲望與期待。
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過死、過窄,其實對于小學生我覺得我們不必挖得有多深,不必學得有多深,我們應讓孩子讀得廣一些、遠一些,應讓孩子們懂得一篇文章學習的結束,應是孩子另一個嶄新閱讀活動的開始。
我想,只要我們也能在課堂上做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做學生的伙伴、朋友,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活動的實踐者,我們的孩子也能做到擅讀、好讀!
教學名師談教學心得體會3篇(名師教學經驗分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 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悟3篇(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悟博客)
★ 軍訓期間新生體會及收獲2022【3篇】(實用新生軍訓心得體會)
★ 湯姆叔叔的小屋讀書心得體會7篇 《湯姆叔叔的小屋》心得體會
★ 2022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篇(高三地理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 生物教師教學培訓的心得模板3篇 高中生物教師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