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為先,爭做四有好教師(四有教師演講稿一等獎)該怎么寫呢?在寫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請欣賞下文。
師德為先,爭做四有好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根基,教師為本。相信大家對于習總書記指出的作為一名好老師應當具備四大品質都不陌生。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今天我也想以我淺薄的認知來談談對于“好老師”的看法。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因為教師是一份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職業(yè)?,F在大家可以試著回想教過我們的老師,有的名字可能已經記不全了,但他們在講臺上的樣子依然很清晰。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也是我的座右銘之一。師德,即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
好老師要師德高尚,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的行為規(guī)范、為人處世以及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其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好老師要業(yè)務精湛,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是基礎,老師要具備學習、處事、生活、育人的智慧,才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好老師要有堅定的信念,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
教師是為學生打開窗子并守住星光的人。好老師要有愛,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一切行動的動力源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孩子愛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
我們身邊有不少優(yōu)秀教師的事跡,像張桂梅老師,一輩子把全部身心撲在教育事業(yè)上,撲在學生身上,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她節(jié)衣縮食,把自己有限的工資、政府獎勵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深恐學生失學,這不僅僅是情懷,更是人間大愛。當然,因為環(huán)境與條件的不同,我們不可能做到和她一樣,但她的這種大愛精神是值得也需要我們學習的。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的對待孩子,對待工作。
我是一個性格內向且慢熱的人,但我很喜歡孩子,我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么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yōu)點,不夸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師愛最受公眾期待。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不隨便發(fā)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我認為,好老師不是天生的,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中鍛煉出來的。成為“四有”好老師,我一直在路上,希望自己在未來成為一名好老師,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師。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全國優(yōu)秀教師說過這樣一段話,今天想把它分享給大家,他是這樣說的:有理想信念,才會有面對詩和遠方的情懷;有道德情操,才會有站在三尺講臺上的偉岸身姿;有扎實學識,才會有課堂上的游刃有余;有仁愛之心,才會有面對各樣學生的耐心和百折不回的堅持和付出。你我共勉!
爭做四有好教師演講稿
師德師風建設 爭做四有新人
爭做四好教師表態(tài)發(fā)言
爭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
爭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
師德為先,爭做四有好教師(四有教師演講稿一等獎)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爭做四有好教師演講稿 爭做四有好老師的作文800字 四有好老師師德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