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5篇,歡迎參閱。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1
今天由我給大家分享我的學習體會,以及我在以往工作中的心路歷程?,F(xiàn)在大家都在學習《道德經》,分享學習的感悟,我自己感覺加入講師團的時間太短,對《道德經》沒有很深入的理解,所以我選擇了跟大家分享我的《中庸》學習體會,講的不到之處還請大家多包涵。
最初接觸《中庸》是在每周四早課上觀看視頻,覺得里面講的內容容易理解,能聽的明白,后來在轉正之后就加入《中庸》學習小組。通過寫手抄稿、每日誦讀、看譯文,加深自己對《中庸》的理解,也讓我能更恰當?shù)膶Υぷ骷肮ぷ髦杏龅降膯栴}。
下面我就結合《中庸》第二章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想轉變。
《中庸》第二章原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譯文: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中,就是指合理、適當、協(xié)調、恰到好處、不走極端。庸,就是要堅持原則,尊重規(guī)律。
1
這里有一則小故事:有一只美麗的海鳥,飛到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京城的郊外,停在一棵樹上。京城的人誰也沒見過這種鳥,都以為是一種吉祥鳥。魯國國王看到了,也高興得不得了。心想:“飛來了神鳥。這可是個好預兆,看來要有大富大貴降到我的頭上。”他就叫人把那鳥逮住了。怎么喂養(yǎng)呢?魯王又想:“神鳥可不能像一般的鳥那樣,關在籠子里養(yǎng)著。我一定要讓它的生活跟我的一樣。否則,讓神鳥怪罪下來可不得了。”
于是,好心的魯王就吩咐仆人,把那只鳥供養(yǎng)在廟堂里。每天叫人吹樂打鼓給它聽,獻出最好的美酒請它喝,殺豬宰羊,把最肥最鮮的肉獻給它吃。對鳥照顧得夠好了,可是那只鳥卻一點兒也不領魯王的情,嚇得驚慌失措,在廟堂的頂棚上,一會兒害怕得飛來飛去,一會兒恐懼地躲藏起來。什么美酒啊,肥肉啊,音樂啊,它根本不知道那是魯王專門獻給它的。
一天,兩天,海鳥不吃也不喝。到第三天,那只海鳥就死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外表再美麗的鳥.它的本質仍然是鳥,如果不遵循它的生存法則而將人類的意愿強加給它,最終只能導致它的死亡。而中庸的境界如同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一般,不會違背事物的本來面貌和自身規(guī)律。這樣做才符合中庸之道,才是不會破壞大自然的無為之道.百姓也同樣會安貧樂道,天下也自然太平和樂。
1
圣人講要走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
慎獨自修: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保持清醒。不要認為隱藏的過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當獨自一人時,同樣要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自重自愛,把握住自己。這條原則也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則。
從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原則,想要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而不能不勞而獲,或者貪圖小便宜走歪門邪道。這點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工作之后,做的是通訊公司的大庫主管,當時的手機剛從模擬機轉網成全球通,好多的廠家為了提高銷量,都會配有很多的隨機贈品。贈品是按訂貨數(shù)量配送的。那會兒也沒有直銷員,所有的贈品都是由庫管保存,給不給客戶也基本上由庫管出貨的時候通知營業(yè)員。當時我記得是飛利浦的一款手機贈送銀項鏈和一個小小的18K金的轉運珠,好多營業(yè)員和業(yè)務員在銷售幾天后都會有一條那樣的項鏈。有一個業(yè)務員曾經問我,你弄了幾條項鏈?我說我一條也沒有,他覺得不太相信:“庫房里那么多,你沒留兩條?”我告訴他,我給門店和業(yè)務配貨從來沒有克扣過贈品,所以我沒有很正常。他們也許不相信,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則,小事才能見人品。如果拿了一條項鏈,也許別人不會發(fā)現(xiàn),但是自己的良心會不安,說的直白點就是做賊心虛,一旦別人發(fā)現(xiàn)了,往小處講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往大處講,就會增大貪欲,看見什么東西都會想要據(jù)為己有,慢慢的越陷越深,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相信大家都有過相似的經歷,只要是內心正直的人都會像我一樣這么做,這么做也是符合《中庸》里:君子慎其獨的理念的。小到贈品,大到手機,我都沒有私自拿或者用過。就像《弟子規(guī)》中說的: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也需要我們一輩一輩的繼續(xù)傳承下去。
《中庸》的第二條原則:忠恕寬容。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以中庸之道處世,能調和各方面的關系。中庸講的是人之根本,強調做人的藝術和做事的方法。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我們用心的觀察分析,才能了解,看待別人往往不能只看現(xiàn)象和表面,而是要深入其心靈,著眼于本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進行溝通交流。在當時的庫房里,我們一共三個人,有一個女孩兒小會,平時比較自私小心眼兒,我們一起干活,她總撿最輕的,我和另一個女孩兒覺得大家一起工作,多干點無所謂,所以都不跟她計較。
有一天,庫房里只剩下我和她,到了幾百臺的手機,需要一部部的拆開包裝驗貨,還需要記錄每部手機的串碼,平時記錄串碼都是小會做的,而驗貨就是我和另一個女孩兒的事。她看到這么多的貨知道我自己肯定驗不過來,還得給門店和下縣的經銷商備貨,那么她也得跟我一起做,楞了片刻,她說有事要請假,我跟她說:“你要是沒什么要緊的事,就明天請假吧,今天這么多貨,我一個人也驗不完。”她聽完還是堅持請假,我一時火大,就直接跟她說,那你可以離職了,去拿離職表吧,我給你簽字。說完我就不理她去給業(yè)務員備貨了。她看我不高興轉身走了。
等我備完貨,看著滿屋子的大箱子真的愁,那時候我也不會用電腦入庫,都是她操作的,串碼也都是她手抄的。這幾百臺光抄串碼也得抄半天,更別提驗貨了。一時間,真的不知道怎么辦了。后來我試著給會計蘇大姐打電話,向她請教電腦入庫要怎么操作,蘇大姐來到庫房詳細的給我講了操作步驟,我又問她這么多串碼我能不能以后再補錄,大姐很奇怪的看著我說:“你們的串碼都是手敲進去的?”我說是的,大姐又說:那配給你們的掃碼槍是干嘛用的?”我愣住了,問大姐:“掃碼槍能錄串碼?我不知道呀。”大姐又給我講了掃碼槍的用法,結果很快我就把入庫和串碼就錄入好了。并在當天下班把所有的手機全部驗貨完畢。
雖然很累,但我知道了電腦怎么用,也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有效的溝通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如果我當時沒有發(fā)火,而是好好的跟她講明白我們是一個小的團隊,應該團結協(xié)作來更好的完成工作,也許這件事就有另外一種結果了。
有一句話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擁有寬厚的胸襟和積極好學的精神,就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就能與人與己“無所不容”。這種對他人所表現(xiàn)出的寬容也就是“恕”。雖然我最后原諒了她,但她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給我提了個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強加于人,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
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做任何工作,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服人,自己學的多,心才寬,才能看的遠。學了《中庸》之后才明白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且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jié)度,這就叫作"和"。二者協(xié)調和諧,這便是"中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氣和,那么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
現(xiàn)在我也在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孩子不愿意寫作業(yè)或者寫錯題了,我不是簡單的大聲訓斥,而是心平氣和的讓孩子玩一會兒,等我空閑了給他解決作業(yè)中的困難,幾次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也在轉變,能夠自覺的完成作業(yè)并且有困難了也不再亂發(fā)脾氣了。只有堅持寬容忠恕之道,人們才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家庭也才會更和諧幸福。
至誠盡性是中庸之道的第三條原則,只有堅持至誠盡性,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善良的天性。只有以善待人,也才能得到別人的善待。進入集團財務中心后,我這工作上得到了大家的很多幫助,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領導對我的認可,讓我感到。由最初的檔案管理員一步步的走到今天,能獨自完成部分督查的工作,和大家的悉心指導是分不開的。最初做督查的工作只知道按流程做,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來段曉丹就經常的問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跟我溝通嗎?”或者“還需要我?guī)湍阕鍪裁磫?”如果我自己能做下來,就告訴她“我可以”,如果我覺得有困難,就會把問題總結下來,等曉丹不忙的時候向她請教。從年初錄入報表的期初數(shù)到出合并報表,每一個步驟她都會詳細的給我解釋。盤點出納,她會告訴我最快最準確的核對出納會計賬的方法。
從曉丹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以前沒有學過的專業(yè)知識。這種真誠相待的事例在咱們公司還有很多,都是值得我去學習的。我的工作還有盤點各公司的庫存情況,在盤點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各位庫管的大力配合。酒廠、營銷門市、展覽館等庫的酒水品種多,大概180多種,暢銷的還好盤都是整件的,有好多的老品,需要一件一件或者一瓶一瓶的核對,還有好多類似的包裝,例如:小興臺和金獎版小興臺,金黑豆、銀黑豆等的包材從外觀上看大致相同,我都分不清,庫管會帶著我一品一品的仔細辨認,不厭其煩的跟我核對我弄不明白的品種。
古鎮(zhèn)的小商品較多,盤點起來比較費時,所以我們都會在月底盤點時跟盤,看著各個庫管一個個的數(shù)那些小商品,佩服他們的細心和認真。不論是酒水的庫管還是小商品的庫管,她們都是本著對公司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和誠心來工作,所以她們的誠心和善良也成就了我,使我的工作能夠完美的完成。
記得x老師在分享《道德經》時說過,理解、接納、包容、尊重、欣賞、信任和愛往往能激發(fā)一個人內在的力量,他會不斷的完善自己,越來越符合我們的期待。從財務的領導同事到各個庫管,她們都以善良理解尊重來幫助和配合我的工作,也正是她們激勵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迎難而上,積極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成就自己。
下面,總結一下我今天的分享:《中庸》的主旨是論中和,認為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tài),是一種高度和諧、完美的境界。第二章的內容也就是說,過分與不夠貌似不同,其實質卻都是一樣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處。
我把它分成了三個部分來解讀:
第一部分:慎獨自修, 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保持清醒。不要認為隱藏的過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當獨自一人時,同樣要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自重自愛,把握住自己;
第二部分:忠恕寬容, 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第三部分:至誠盡性, 只有堅持至誠盡性,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善良的天性。只有以善待人,也才能得到別人的善待。
最后以x老師的《道法自然》來給我今天的分享結尾:按實物本身的特點及內在規(guī)律做事,意味著我們要接納、尊重每個人的不同,允許每個人循著自己的本性,把自己的優(yōu)點特長充分發(fā)揮出來。每個人最高的成就就是自己本性的最大發(fā)揮。
今后我也會按照傳統(tǒng)文化的指導,使自己走的更高更遠!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聆聽!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2
中散為萬事,末合為一理 ——讀《中庸》有感 儒家學說千年歷史,留下來的著作都是精品,在讀完《大學》之后,我又有幸拜讀了并列為“四書”之一的《中庸》。
和《大學》一樣,《中庸》也出自于《禮記》,在宋代被程朱推崇編注后重新受到重視并成為“四書”之一,是由孔子的孫子子思主筆的,身為官方的教科書之一,《中庸》對于教育的發(fā)展也有重大的影響。
相比起其他傾向于為政治服務提出措施政策和觀念的儒家經典,《中庸》更傾向于描述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人性修養(yǎng),提倡自我教育。
從“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出發(fā),《中庸》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核心——自我教育?!吨杏埂穼τ谧晕医逃鑼в兄浅:玫膯⑹咀饔?,人們能夠自覺的進行自我審查、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修養(yǎng)、自我完善,希望能夠在此作用下,達到儒家學說教育人的目的,能夠擁有“仁”的思想理念,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也就是人們常常說到的“天人合一”。
《中庸》首先肯定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想法,認為“天命之謂性”,希望人們能夠按照這種善良的天性進行自我教育,即“率性之謂道”,按照人道的原則去修治自身的道德行為,“修道之謂教”,達到“仁”的境界。不止如此,《中庸》還強調了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概念,提出學習者要有“慎獨”的精神,即能顧強有力地堅持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通過自我教育達到自我境界的發(fā)展。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3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xiàn),于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匯。“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于“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yǎng)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中國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著“韜光養(yǎng)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yǎng)。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
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復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于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tǒng)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yǎng),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閑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于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終處于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yōu)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并不一味發(fā)揚長處,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于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4
翻開自己的隨筆,讀《大學·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當時自己喜歡背《論語》,覺得那些簡單的話,之所以成為經典,有著愈久彌新的魅力,用現(xiàn)在的話說,之所以,至今仍然成為我們學習和讀書的教材,在于,這些經典有與時俱進的魅力,讓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我們,都能從這些話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接觸《中庸》,源于大哥去x大學去上書法研究班的學習,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師的授課,使大哥受益匪淺?;貋肀阋笪胰ケ场洞髮W·中庸》,說《論語》里很多思想來源于此。
書上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理想。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使我明白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
人,都長一雙眼睛,向外可以觀察無邊廣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看清無限深邃的內心。然而,很多人,向外無邊擴展的看了,向內,卻從來沒有深入過。想想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如果考試不好,回家會說考試的時候,答案寫錯了,或者緊張,或者什么理由??偠灾?,不敢正面自己的失敗,不從內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現(xiàn)在,凡事都會反求諸己,換了立場想一想,其實都會變得平和。
《中庸》里還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誠”。有句話說,只要自己對自己誠實,這個世界就不會欺騙你。而之所以,誠很難做,多數(shù)在于,人的部分缺點。比如說,虛偽,愛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對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東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純潔。一個“貪”字,就讓“誠”字執(zhí)行起來多曲折。佛法中講,人有三毒:貪、嗔、癡。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這個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懼,不敢怠慢,這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讓我明白,量化每個細節(jié),認真做好每個細節(jié)。有人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而細節(jié)就表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傊?,讀過中庸之后,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這個世界不缺少夢想,但是缺少讓夢想實現(xiàn)的人。中庸這種哲學,告訴我們不論在什么的情況下,都保持一顆輕松的心態(tài)去面對事情,以自然心對待自然。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5
一磚一瓦,
一亭一閣,
都是他曾在主宰,
雕欄玉砌,
都是他的夢境。
——題記
穿越歷史的回廊,多少曾輝煌的盛世頃刻間付諸東流,多少曾經披金戴銀的帝王瞬間消逝。
所以,請別怪秦始皇專政,他只是為了延續(xù)更久的不朽的傳奇;也別怪曹操多疑,因為有多少帝王是被自己的親信所殺。而又有多少帝王為我們留下多少次的盛世,但獨獨有他,為我們留下的是不朽的詩篇。
出生在帝王之家是他的無奈,從小,他比別人學得更多,也比別人懂得的更多。他一直小心翼翼的渴望被父親關注又不想鋒芒過大。從小,他便被養(yǎng)在了這樣勾心斗角的帝王之家。
登上皇位的他,并沒有過多的興奮,他開始規(guī)劃政治藍圖,渴望書寫華麗的一章,他想像秦始皇嬴政一樣一統(tǒng)天下,也想像漢武帝劉徹一樣將國家發(fā)揚光大,更想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發(fā)展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懷有滿腔的抱負,躍躍欲試,可不幸就這樣發(fā)生在他身上。被奪下皇位的他卻依舊被養(yǎng)在宮中,承受著更多的恥辱。
在此后的幾年,他沒有一天不在悔恨自己的亡國之恨。書寫下一章又一章的詩篇:從《相見歡》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到《望江南》的“多少恨,昨夜夢魂中”最后再到《虞美人》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沒有一天他不在悔恨。最終,他還是選擇在這無盡的長廊中留下一個背影。我想把他叫住,也想叫他不要這樣消極,卻無奈他走的太過匆忙!但也許就是這樣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一生。
或許他不是最精干的帝王,但他也不是最昏庸的;或許他不是最優(yōu)美的詞人,但他也不是最無為的。他的一生,抑制了太多的愿望與抱負,一直都在維持中庸之道,卻不曾想過自己表露心跡的詞將會成為千古絕唱。
我愿在這落花無情的皇宮與他暢飲一場,因為他值得?;蛟S,他的命運是悲哀的,就連詞句中也與李清照一樣流轉著悲傷,但他一定是個明君,只因他之后的悔恨與他的努力。
多少千古風流人物,有的只是過客,有的背負罵名,有的名揚天下。唯有他,追求中庸之道,透過一個背影站在世人的面前。讓我高舉杯子,為你干杯,李煜!
學習《中庸》心得體會文本2022年5篇相關文章:
★ 《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文本6篇 “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
★ 精選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總結心得體會文本3篇(幼兒園骨干老師培訓感悟總結)
★ 教師個人網絡研修心得體會優(yōu)選文本3篇 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心得
★ 2022年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文本3篇(觀看第一書記心得體會)
★ 2022年觀看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心得體會文本3篇 《我和我的祖國》觀后感
★ 2022年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文本3篇(參觀革命紀念館感悟)
★ 2022年奪冠學習女排精神心得體會文本3篇(女排精神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