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爭當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3篇 我爭做一名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供大家品鑒。

爭當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1
一本書捧在手里,人們首先評價的不是它的內容,因為內容須看過之后才能下定論。首先評論的是什么?是它的裝幀。同樣,老師這本書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首先品評的也是老師這本書的“裝幀”-----即老師的儀表,老師的氣質,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每年開學,我們經常聽到大人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間這樣的問話:“你的老師教的好嗎?”“教得好”與“教得不好”是樸素的,也是高度概括的評價老師的語言。它包含了老師的理想信念、老師的道德情操、老師的知識素養(yǎng)、老師的仁愛之心,在我看來一個好的老師的價值遠不限于榜樣的作用,一個好的老師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我希望學生讀了我這本書的第一頁就能在天頭上批上“教得好”三個字,為此我努力爭做一名受學生喜愛的“四有”好教師。
首先,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今天的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社會的人才,因此,教育必須超越時代的發(fā)展,具有前瞻性。處在這樣一個“今天”的教師,在思想上要有教師的雙重意識,時刻審視自己,衡量自己,評價自己,以德、行立身處世;教師給予學生的教育和影響并不因學生的畢業(yè)而終止,而是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繼續(xù)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甚至會伴隨他們的一生,乃至影響其下一代和社會的其他人。所以教師不僅應該具有高深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應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我們必須熱愛本職工作,忠于教育事業(yè),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對教育事業(yè)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且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起到真正的模范,榜樣的作用,用正確的思想來引導學生、用高尚的德行來感化學生,用大方的儀表來影響學生。
其次,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教師要塑造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的勞動是一項需要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境界的勞動。他必須無限熱愛自己的工作,更要熱愛學生;他常常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考慮自己。教師要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不僅要通過傳授知識,更主要的是以身立教,自覺成為學生的楷模。為了促進自己創(chuàng)造對象的更快成長,教師必須始終保持學而不倦、勤于進取的品格。這一切,都使教師在繼續(xù)社會化的道路上得到磨礪,形成積極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內部動因,不斷地超越自我。教師應自覺接受繼續(xù)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社會的發(fā)展,知識經濟的浪潮會不斷沖擊教育領域,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都隨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這種變化給每一個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因而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順應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形勢,自覺接受繼續(xù)教育,努力求知進取。教師應經常讀書看報,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開闊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符合新世紀要求的合格人才而不斷探索教育人的規(guī)律。工作上應努力向取得成績的教師看齊,并虛心學習,不能以有色眼光看人,對人抱成見,看不起別人的成績,甚至在旁邊說風涼話,貶損別人。
再次,做好老師,要有知識素養(yǎng)。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
仿效?!疤依畈谎?,下自成蹊?!毕嘈藕细竦慕處煵拍芩茉斐龊细竦膶W生。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求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于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最后,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教師要用愛心和耐心幫助學生樹立奮斗目標,樹立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是對好學生關愛備至,對后進生更應該加倍的關愛與呵護。作為教師,需要的是對待學生一視同仁,要傾注愛心和耐心去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yōu)點,要努力去發(fā)現(xiàn)他們生活、品德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讓他們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心,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這樣,學生才愿意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暢開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做人和如何學習的指導。一個以真誠待學生的老師,會時刻得到學生的尊敬,時刻感受到做老師的快樂,時刻看到來自學生們敬仰的目光,所以一個好老師首先要具備的就是對學生的仁愛之心。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有一根隱秘的琴弦,只要能能找對正確的節(jié)奏,就能奏出最美妙的樂章,愛就是發(fā)現(xiàn)尋找那跟琴弦的藝鑰匙。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要樹立自己的師德模范,老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形象重于生命,教師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身教勝于言教,教師在做這一切的時候,鑄就了自己的靈魂,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告訴了學生什么是真正的人,什么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今后,我要樂為人師,甘于奉獻,爭做“四有”好教師。
爭當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2
每一項職業(yè)都是一場自我修行:首先是品德修行,一個不擇手段追逐名利的教師,不關注學生人格培養(yǎng)的老師,絕不是什么好老師。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擁有讓人佩服的人格魅力,能夠激發(fā)每位同仁的思考,自己師德的自省。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事業(yè)有滿滿的熱愛,那么這個工作對他來說就是幸福的,是干好每一項工作的前提。
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結合自己十幾年的從教經歷,我認為,要做一名深受學生愛戴、家長滿意的好教師,首先,理想信念是核心。大凡在教育事業(yè)有所建樹的,無一不是懷揣遠大理想,并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一生鐘愛的事業(yè)去經營、去呵護的人。有了理想信念,就如同在大海里航行有了目標和航向,它使看似平淡的教書生涯變得充實而瑰麗。
其次,道德情操是底線。教師的職業(yè)注定是清貧的,如果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貧,是不合適做教師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很難想象超越了道德情操這個底線,教師如何能站得穩(wěn)三尺講臺。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培育的是祖國的未來。所以,讓我們始終堅守道德情操這條底線,不斷加強自我修養(yǎng),爭做德藝雙馨的師德標兵。
再次,扎實學識是根基。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知識大爆炸的當今,教師的既有學識和業(yè)務基本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zhàn)。繼續(xù)教育、終身學習對我們來講已不再陌生。常言道: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不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常流水。我們要不斷夯實自己的業(yè)務知識,用自身淵博的學識,引領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最后,仁愛之心是靈魂。古今中外,那些教育大家們,無一不是把對學生的愛做到了極致。有句名言說得好: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實踐證明,教師一旦有了仁愛之心,就如同一個人有了靈魂,他才會變得鮮活、靈動、豐富、細膩,而被學生所愛戴。愛是無私的,更是永恒的,愿仁愛之心永駐你我心間,讓我們永葆教書育人的青春與激情。
人生應該有信念,做幸福的老師;人生要有好的心態(tài),陽光心態(tài)面對人生;人生應該懂得感恩,感恩生命中的遇見;人生要有目標,職業(yè)高標準的要求。要做一個生命快樂,職業(yè)目標明確,幸福快樂的好老師,就要心中有愛,胸中有才。至高無上的靈魂的導師,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有你有我有所有熱愛這份崇高職業(yè)的同行,我們將會一起努力成長,守護心靈。
爭當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3
我曾經讀過《責任與愛心》一書,深深領悟到:師責任之重大,做一個好“保姆”不夠,要做一個有責任和愛心的保姆。怎樣才能將正在成長階段的孩子們引入一個正軌,并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技能,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專業(yè)必備的教學技能,還要有更高的責任意識和愛心。韓愈老先生曾說過:“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今天看來,我們還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_曾指出,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作為人民教師亦如此。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質工作,我們要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責任意識放在首位,牢固樹立和實踐報效祖國的信念,工作上做到一絲不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搞好教育是壓在我們每個教師肩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就是一種擔當,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愛心取決于責任,而責任卻源于理想的需要。教師,作為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一支粉筆,兩袖清風”,就是對教師的真實寫照,要求我們拋開塵世的喧囂,立足于三尺講臺,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探索好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理念。教師職業(yè)的特征決定了教師的人格,我們要克服職業(yè)倦怠的心理,要以昂揚的斗志和激情去工作。
中國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朱永新這樣說過:“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教師。”
是的,我們要像朱永新一樣,勇于探索教育的新方法;要像魏書生一樣,立足教育事業(yè),永遠用忘我的精神工作;要學習李鎮(zhèn)西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精神,做一個充滿自信、充滿理想的教師。
做一名四講四有的好老師,要陪伴一個個鮮活生命成長的守護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長、全面發(fā)展。
爭當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3篇 我爭做一名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 老師信息技術心得體會3篇 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悟
★ 《小學數(shù)學老師》心得體會3篇(小學數(shù)學教師感悟)
★ 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演講稿4篇 做四有教師育時代新人演講稿
★ 老師教書育人工作心得體會3篇(教師教書育人心得體會以內)
★ 優(yōu)秀的老師教育管理工作心得體會范文3篇 關于教育教學管理的心得體會
★ 四有好老師張桂梅優(yōu)秀榜樣事跡3篇 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