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家長讀正面管教的心得3篇 聽正面管教的心得體會家長,歡迎參閱。
家長讀正面管教的心得1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和同事在學習并實踐正面管教,受他們的影響,我也加入到學習和實踐者的行里,并在和孩子相處中刻意練習著正面管教的方法。
一、游樂場玩耍,先定規(guī)則
1、出發(fā)前確定好玩兒多長時間:
孩子在游樂場玩,當快到約定時間時,我會提醒告訴他“時間快到了,要回家了”。孩子說,“我想再玩一下那個”。
這時我也不會立刻制止,而是告訴他“好的,時間到了我會提醒你”。到時間了會提醒他"我們現(xiàn)在該回家了",孩子立馬上放下手中的玩具跟我回家。
2、到游樂場后,玩2次要過來找爸爸媽媽喝一次水:
周末游樂場人一般比較多,有些玩的項目也不適合成人玩。到游樂場后我會找個視野比較好的地方,告訴孩子我在這里等你,你想玩什么就去吧,但你要玩一會兒過來找我喝水。
我們的規(guī)則是玩了幾次,和幾口水,同時告訴我你玩了什么,玩的是否開心,接下來要玩什么去。
這樣既保證了孩子的安全,又能讓他自己決定玩什么,回來的復述也在鍛煉他的表達能力。
二、超市買玩具
逛超市相信大家每周都會去一到兩次,玩具區(qū)域我們通常都逃不過去。當孩子看到心儀的玩具想要買時,我們該怎么做呢?
“嗯,你好像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我也覺得這個玩具很漂亮?!苯o孩子一種認同,并不是直接告訴他不要買。接著會告訴他“你好像剛剛買過那個玩具,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等到_時候,我們再買好嗎?”提醒孩子,我們商量好的買玩具的日子是什么時候,不是每次去超市都要買玩具的。用這個方式,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時間和一種儀式感。讓孩子做出自己的決定,是否在約定好的時間購買這個玩具,不但給予他尊重,也鍛煉了演示滿足的忍耐力。
三、孩子吃飯問題
小朋友吃飯是一件幾乎令所有家長都頭疼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我們也特別注意。每天三餐,讓孩子好好地坐在飯桌前,跟著大人一起吃飯,盡量不看電視不玩玩具,飯前一小時不吃任何零食;家里的零食也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規(guī)則雖好,也不一定每次都能順利的把飯吃完,當孩子只吃肉不想吃青菜時,我們會講挑食的佩奇看病的故事,讓他知道青菜和肉配著吃才不會生病。有時也會用壓力山大將食物變成飛機的方式喂孩子吃飯,畢竟誰的孩子能不嬌慣呢!
四、自理能力,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孩子每天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自己收玩具。不用爸爸媽媽操心。相信很多父母都很期待這樣的情景。雖說這些習慣并非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但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長時間的付出,正面管教起到什么作用呢?每當孩子不想刷牙,不愿意收玩具的時候,我們堅持“和善與堅定并行”,積極的引導孩子,自己穿衣,刷牙,收玩具,慢慢形成習慣,而這時我們要做的只是提醒孩子就好了。
不知你是否認可這樣的“正面管教”的'例子,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家長讀正面管教的心得2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這本書拿出來仔細讀一讀,感覺不論對自己孩子的培養(yǎng),還是對教學過程,都有很大的啟發(fā)。下面具體談一談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我想這是這本書的一個大前提,也是一個宗旨,如果我們能帶著這個前提走在我們教學的道路上,相信,我們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出現(xiàn)在大的問題,我們都能通過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決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來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種錯誤目的:
1、尋求過度關注——錯誤觀念:只有在得到老師的關注時,學生才有歸屬感。
2、尋求權利——錯誤觀念:只有當學生自己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師對我發(fā)號施令時,我才有歸屬感。
3、報復——錯誤觀念:學生得不到歸屬,但他至少能讓老師同樣受到傷害。
4、自暴自棄——錯誤觀念:不可能有所歸屬。我放棄。
這幾種發(fā)生在學生中的錯誤目的其實是他們行為不當?shù)恼嬲膬?nèi)在原因,也是他們出現(xiàn)問題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但作為老師,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學生們的負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實質(zhì),很多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其實,這或許就是我們的很多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誤的原因。如果我們老師能真正解讀孩子行為背后的東西,也許許多問題我們處理起來就會容易的多,也會更有效。
三、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誤的概念,讀了這本書,使我對我們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自尊有了新的認識。
我相信,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能夠給予學生自尊,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一場“給孩子自尊”的運動延續(xù)至今,內(nèi)容包括我們課堂內(nèi)外經(jīng)常運用的贊揚、快樂小貼紙、笑臉以及讓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這些都可以是好玩兒而無害的,只要孩子不認為自己的自尊取決于外在的他人的評價之中。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孩子可能就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他們就學會了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而不是學會自我評價與內(nèi)省。他們培養(yǎng)出來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贊揚或觀點。這一觀點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斷的通過改進而實行。
四、孩子們需要感覺到自己被人需要,我們怎樣來“贏得”孩子。
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的觀點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愿意聽取你的觀點,并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記住,在孩子們感到你的傾聽之后,他們才更可能聽你的。
五、一個行為不當?shù)暮⒆?,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們能夠牢記,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并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我們對不良行為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而且,仔細審視一下是否是老師的行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無所歸屬或沒有價值,也會有幫助。如果我們能正確認識到孩子的行為是以目的為導向,并意識到孩子行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對待孩子不良行為的態(tài)度就會不同了,我們就不會以為孩子總是在故意搗亂,總是喜歡跟我們對著干,而且也該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傷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歸屬感和價值感的。
六、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我們自己要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當我們把錯誤看作一個學習機會而不是什么壞事時,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數(shù)成年人和孩子一樣,即使我很明白應該怎么做,可有時卻不一定能照著去做。
七、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當老師記住了要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時,我們就不但能夠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學生們都是在愛的信息傳遞中消除隔閡,增進感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正面管教》這本書,是一本真正的好書,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領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家長讀正面管教的心得3
這段時間看《正面管教》這本書,收獲頗多。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管理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我就談談正面管教中的一個原則———我能與他人相互尊重的共事。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事例,一位老師教五年級的第一年非常難,他對待那些挑戰(zhàn)老師的學生的方式,就是簡單的對他們強硬,并要求他們好好表現(xiàn)。結果老師強硬了,學生變得更強硬;老師變得更強硬,學生甚至比老師更強硬。于是這位老師意識到變強硬,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接下來的幾年,這位老師在過渡和善與隨后的徹底粗暴之間掙扎。當他問其他的老師如何做到“讓孩子們聽話”。一位老師告訴她,在黑板上畫一個圈,讓不聽話的學生把鼻子貼在圈里,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
后來這位老師參加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講習班,在講習班中,他意識到要完全的尊重學生,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讓他們承擔責任,讓他們成為問題的解決者。接著這位老師的教學越來越好,他們每天開班會,包括致謝,感激,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關心。老師學會了成為學生的引領者和指導者,而不是控制他們的上司。學生也知道了,除了讀寫算之外,他們還擅長溝通解決問題和一起做事,這都是人生重要的技能。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班級,在我的班級管理中,正如這位老師剛開始所做的,當孩子們上課不認真聽講的時候,我會大聲的斥責他;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會罰站或叫家長。
記得一個孩子下課在樓道里跑,我看到了,不分青紅皂白,也沒聽孩子解釋,劈頭蓋臉就斥責一頓。結果孩子和我吵起來,其實,人哪有不犯錯的時候,何況孩子。我們老師對于孩子的犯錯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尊重孩子的心態(tài)。老師不要再直接插手孩子的犯錯,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放在班級班會上,指導學生來解決問題。讓孩子覺得犯錯是常有的事,只有改正就還是好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被尊重。
我們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尊重孩子對孩子犯的錯,找原因,找方法。同時,堅持有錯必改的原則,不能嬌縱孩子。
家長讀正面管教的心得3篇 聽正面管教的心得體會家長相關文章:
★ 關于幼兒園家長工作計劃范文4篇 幼兒園班級家長工作計劃的制定
★ 二年級下冊家長會科任教師個人講話稿3篇 小學二年級家長會科任老師發(fā)言稿
★ 班主任家長會發(fā)言稿3篇(家長會班主任老師發(fā)言稿簡短)
★ 關于最新家長會發(fā)言稿致辭6篇(家長會致辭家長發(fā)言)
★ 幼兒園大班冬季家長會發(fā)言稿3篇(幼兒園大班秋季家長會發(fā)言稿班主任)
★ 小學一年級家長會班主任代表發(fā)言稿3篇 小學一年級家長會教師發(fā)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