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關(guān)于老師聽課學習心得感悟三篇(老師聽課心得體會),供大家賞析。
老師聽課學習心得感悟
聽了幾位老師的課,讓我有了學習的機會,受益非淺,感觸很深。我覺得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有這么幾個亮點:
一、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教學就應(yīng)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尤其在當今社會顯得更重要。教材只但是是一個范文或者例子,老師在教學時要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并且到達終身學習。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逐步領(lǐng)會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竅門。幾位老師都能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劉玲玲老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來理解句子的方法,讓學生透過讀句子找出關(guān)鍵詞,由理解關(guān)鍵詞的含義進而來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幾位老師都能讓學生抓重點句來理解課文,透過反復讀,邊讀邊做批注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二、讓學生質(zhì)疑問難,解決問題。
“質(zhì)疑問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學生有疑問,才有思考。兩位老師都能讓學生透過讀句子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思考,進而解決提出的問題。
三、尊重學生的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yīng)加以鼓勵”。這種新理念,已成為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可。兩位老師在這兩節(jié)課中也能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思考、體會,創(chuàng)設(shè)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交流各自的體驗,來領(lǐng)悟文章的資料與中心思想。
當然,幾位老師還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如在指導學生朗讀等方面還有待大家共同討論,研究,因為這也是我自我做不好,也不知該如何去做好的問題,請多多指導。
步入教師崗位的時間已年多,在過去的工作中,透過培訓和教學獲得了一些教學經(jīng)驗,但是對于要成為一位成熟的教師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眾所周知,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經(jīng)驗。而一種快速的獲得教學經(jīng)驗的方法就是聽課。每個學期學校都要展開聽課活動,在這近半個學期的聽課學習中,我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對這次聽課活動后總結(jié)的一點心得體會:
首先,務(wù)必要有對教材的充分理解。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
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wù)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明白上什么,怎樣上,什么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要作好足夠的課前準備。課前準備包括備課、備學生、備教材。作好充分、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揮灑自如。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三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李勇師在處理課文時分別采用了“說”、“采訪”、“畫”“游戲”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學生把自制的禮物獻給自我的老師,表達了學生對老師的愛。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蔽蚁?,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該問問自我: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后,還剩下些什么?十年,幾十年以后,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后,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么?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孩子們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潛力,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其次,務(wù)必要改變舊的教學模式,音樂課不一樣于其他科目,更需要學生與教師的自主互動,使課堂活躍起來。
總得來說,透過聽課豐富了我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忙。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以人為鏡,才能夠體察自我的優(yōu)點和缺點。透過聽課學習別人的長處,透過聽課,反思自我,才能不斷進步,這也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后我將透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jīng)驗,來幫忙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老師聽課學習心得感悟
本學期我外出聽了近十節(jié)課,并且參加了“貧困地區(qū)教師免費培訓”活動,學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獲很多,感受如下:
1、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了解學生的起點,直面學生的教學現(xiàn)實。
2、例題設(shè)計精巧,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力。在作業(yè)設(shè)計方面針對性也很強,分層合理得當。課堂效率很高,教學效果良好。
通過每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要承但起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創(chuàng)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備課前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的老師寫教案,設(shè)計課更多的是照搬人家設(shè)計精彩的環(huán)節(jié),精彩的習題。而沒有更多的去考慮:為什么教材編寫者要以這樣的方式呈現(xiàn)這個內(nèi)容;學生之前的認知程度;教材在整個小學教學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明白孩子在學習這個知識的過程中的軟肋。
2、教材概念的呈現(xiàn)形式
(1)學生容易理解的一些概念,采取定義的方式出現(xiàn)。
(2)當有些概念以定義的方式出現(xiàn)時,學生不好理解,采取描述它們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出現(xiàn)。
3、怎樣找到學生學習認知和數(shù)學知識增長之間的連接點。
首先,需要教師整體把握教材中知識點之間本質(zhì)的聯(lián)系,站在一個整體聯(lián)系的層次去審視和處理教材,向?qū)W生傳遞一個完整的數(shù)學思想,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融會貫通的數(shù)學認知結(jié)構(gòu)。
其次,學生要學會聯(lián)系看問題的思維習慣,他們應(yīng)被鼓勵尋找聯(lián)系以幫助他們理解和解決問題。
這次外出學習,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教學中,應(yīng)注意在各方面不斷地深入鉆研,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
老師聽課學習心得感悟
9月23日在龍城小學董雯校長的帶領(lǐng)下,我和來自全縣的16位語文老師一起去濰坊參加了北師大舉辦的《育師啟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本次活動的旨在學習名師基于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下的現(xiàn)代語文教育思想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開闊教師視野,提升教育理念。通過學習,引領(lǐng)老師們“處于老師的位置,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的需要,從而最有效地施教,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p>
而通過兩天的觀摩學習,我們參會的老師也是大開眼界、收獲頗多。可以說,為我們上示范課的老師都是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大家。江蘇特級教師魏星老師帶來了五年級的《清平樂 村居》。童漫作文的首創(chuàng)者與實踐者,來自江蘇的特級語文教師宋運來老師但來的童漫作文《笑口難開》,北京市的吳琳老師帶來的《自己的話是讓別人看的》。以及現(xiàn)任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示范課《牛郎織女》和帶給我們的講座——改造我們的課堂。
大家都知道,名家的課,不大好上。一是原本的起點就高,高處不勝寒,再要登上新的臺階,自然很不容易。二是他們的課,大家聽得多了,總是帶著特別的期望,看看有沒有新的超越,能不能收獲一份新的驚喜。但為期兩天的活動確實沒有讓大家失望。盡管風格不一,課文各異,但卻心有靈犀,殊途同歸,不約而同地演繹出語文教學的新境界,那就是——讓清新簡約的課堂,煥發(fā)出學生的精彩。
回來后,想對兩天的活動做一個細致的梳理,但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的內(nèi)容實在是太多了。于是乎今天就選了一點來和大家交流一下。圍繞竇老師的課說一說在她的課上我所看到的新課改的精神。我認為竇老師的課堂主要突出了三個特點。
1、體現(xiàn)“主題教學”的特色
2、凸顯濃濃的語文味
3、涌現(xiàn)別具一格的“師情話意”
竇桂梅老師的主題教學,強調(diào)圍繞一定的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jīng)驗,通過多個文本間的碰撞交融,在強調(diào)過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實現(xiàn)課程主題意義的建構(gòu)。就本節(jié)課來說,圍繞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援引了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詞,借用越劇《天仙配》“樹上鳥兒成雙對”的詞曲來理解文意;其后,又引出了《白蛇傳》《梁
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這中國四大愛情故事。這使得其“主題教學”的內(nèi)涵更深刻,內(nèi)容更廣泛了,傳遞給學生的不僅是這篇課文。也不止這組文章,而是更加博大的中華文化。
課堂營造出濃濃的語文味呢,竇老師依據(jù)這篇課文語言比較平實符合六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抓住“決心”等詞語的理解品味的基礎(chǔ)上,著重在文章的章法技巧上引導學生去咀嚼和品味。其基本方略為:
1 圍繞“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寫的”——“還可以怎樣寫”等環(huán)節(jié),用“聊”的方式展開學習討論,這一教學流程不但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更是明顯地凸現(xiàn)其語言訓練的重點著力于章法技巧的指導。
2 通過“很久很久以前”和“一天從此”這樣的文章和段落起始方式的“聊”,對學生進行了民間故事敘述方式的訓練,也為后面的民間故事創(chuàng)編做了寫作上的鋪墊。
3 通過葉圣陶版與其他
版本《牛郎織女》在對牛郎與織女相愛過程的細節(jié)描寫的比較,引導學生體悟到寫作技巧上含蓄與直露、文雅與流俗的文野之分。
在文章的章法和細節(jié)描寫上的濃墨重彩,這是很有見地的。的.確,六年級了,是應(yīng)該引導學生在這方面下些工夫了。
多年以來,我們習慣于欣賞竇老師的強勢出鏡,聲情并茂的誦讀,激情澎湃的講述,精致流暢的組織引導,與學生靈動自如的互動交流總之,我們在課上更多的是感到教師教的精彩,激情四射,才華橫溢。盡管學生也不時會有精彩的表現(xiàn),可是這種精彩卻往往淹沒在教的強勢表現(xiàn)之中了。而今天我們在課上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教師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隱沒了,而學生的學則相應(yīng)地被突顯了、發(fā)揚了,這樣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
一、以學為主,先學后教
通過課前的預(yù)案,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孩子充分地預(yù)學、自學,給孩子的自主學習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課上和孩子共學,課后讓孩子延學,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的教轉(zhuǎn)為孩子學的過程。
二、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課上教什么,孩子學什么,不是來自教師的設(shè)想和擬定,而是來自學生學習的實際,即孩子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上課伊始,竇老師便啟發(fā)組織學生質(zhì)疑提問。學生在課上紛
紛發(fā)問,提出了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問題,既涉及到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也牽涉到表達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寫作意圖及表達形式。這些就是竇老師教的基礎(ch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從孩子的質(zhì)疑出發(fā),竇老師順學而導,第一步,安排學生嘗試在小組合作中自己解答問題,并生成新的問題。第二步則重點圍繞寫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關(guān)系來共同學習,初步讀懂課文內(nèi)容,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第三步,組織學生學習討論課文是“怎么寫的”,抓住課文的語言、情節(jié)、情感、線索,懸念設(shè)置、神奇的想象,領(lǐng)悟民間故事在寫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點。第四步,,組織學生學習討論課文“為什么這么寫”。這樣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學生的學,落實到學生的學,順學而導,逐步深入,可謂簡約有致,學生學得豐富,學得扎實。
三,以“學生的學習增值”為中心,教師適當隱退,彰顯學生學的精彩。
在今天的課堂上,竇老師從以往的“自編,自導,自演”甘心退居二線,專心做好“編”和“導”,為學生讓出舞臺。讓孩子在課堂上積極自主、充分地進行“學習語言運用”的綜合實踐,展示學生靜心讀書艱苦探索的歷程,讓學生在閱讀文本中,不斷地思考發(fā)現(xiàn)體驗領(lǐng)悟,是學生與文本之間達到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更想學,更會學,學得更多,獲得更為豐富多彩的增值??傊?,整堂課不時逆發(fā)并彰顯的是學生學的精彩。而“學習語言運用”恰恰也是我們現(xiàn)在分散研修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
竇桂梅老師曾經(jīng)提出語文課堂教學的“三維度”即溫度、深度、廣度。三維度的第一維度就是“溫度”,正是基于這一維度,她上課時總是那樣充滿活力,激情奔涌。她在中國有一大批擁躉“竇絲”,大家昵稱她是一朵“激情燃燒的玫瑰”。在本節(jié)課中,“玫瑰”依然“激情燃燒”!這種“激情燃燒”的燃料來自何處呢首先在她為師的品格和責任心上。不管如何的舟車勞頓,只要她一上講臺就會判若兩人。對文本全身心地入情入理地解讀,對學生無數(shù)次地昵稱為“我親愛的同學們”;其次是她勤于誦讀詩書,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底蘊。常言道,激情來自信心,信心來自底蘊。正由于她“多讀胸藏萬匯”,所以她的言說飽含詩情,她的話語極富感染力。正是在她的熏陶感染和引導下,學生才逐步地達到了“運筆筆下生花,張口口吐蓮花”的境界。最后,是她的竇氏理念使她有意而為之。例如,她強調(diào)課堂上
要“三情共振——課始情生,課中情濃,課終情未了”;追求“藝術(shù)三美——語言美、視覺美、空靈美”;引導學生“三個超越——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可見,有怎樣的理念就會伴生著怎樣的情感和行為。這些理念在這節(jié)課中都得到了較充分的體現(xiàn)。
任何創(chuàng)新都是在摸索中進行的,在實施“主題教學”時如何處理好教材規(guī)定與教師自主性的關(guān)系,對于一些非情感型的課文,教師的“溫度”又該如何調(diào)置等等。
兩天的活動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創(chuàng)新“主題教學”的理解更加深刻,再回來的車上,我們都在評論課,一起討論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我們的課堂知識化,興趣化,生動化,讓老師輕松教,讓學生輕松學,相信這也是我們在今后共同討論的一個永遠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吧!
1、一個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態(tài)。
2、語文要讓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3、小學是研究藝術(shù)的課堂,讓你的文字變成你的第二容顏。
4、讓學生超越教師,就要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覺。
5、任何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 6、追求是我的狀態(tài),探索是我的行為。必須緊貼地面行走,與其小
關(guān)于老師聽課學習心得感悟三篇(老師聽課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聽老師講課的心得與感悟 老師聽課心得體會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