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男人上路電影中小學(xué)觀后感3篇 上學(xué)路上電影完整觀后感版,供大家品鑒。
男人上路電影中小學(xué)觀后感1
成長的路上,和父母鬧矛盾的次數(shù)不下千百次?!赌腥松下贰芬黄椭v述了一個很經(jīng)典的關(guān)于“成長”與“親情”的故事。
莊大林是一個塔里木油田的一個鉆井隊長,因工事繁多以至八年里看望過兒子和妻子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妻子米燕忍受不了丈夫成年顛沛流離在外的生活,和大林離了婚,并改嫁他人。離婚后莊大林便在鉆井隊扎了根。自然,兒子也由莊大林的前妻來帶。
在兒子十二歲的某一天,莊大林突然接到了前妻的來電。一句“兒子出事了”,讓他心急火燎地趕回了烏魯木齊。大林沒想到,原本在心目中是乖巧的兒子莊嚴變得很不討人喜歡,因為逃課被學(xué)校勒令退學(xué)。染發(fā)、撒謊、打架、逃課泡網(wǎng)吧……他甚至還因為偷偷把繼父養(yǎng)的一盆名貴的蘭花賣掉而被揍了一頓。為了改變眼看就要走上歪路的兒子,莊大林決心把莊嚴帶到油田去,希望大自然能夠凈化兒子的心靈,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故事就在這個背景下展開。
故事情節(jié)十分簡單,它的成本和題材都決定了它不會有大場面,走的是生活和情感路線。但如果更細致地探究,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隱藏起來的更深層的內(nèi)涵。
起初我以為這只是一部廉價又俗套的00年代的影片,上演了一出青春叛逆與父子親情的戲碼。沒想到看著看著我就逐漸入戲了。我看出了父親大林的苦心,也對兒子莊嚴有了一定層次的代入感,對這對“可憐”的父子肅然起敬。父親平凡而偉大,兒子骨子里也銘刻著男人的血性。
僅此而已了嗎?不,還沒有。
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影片中的同齡人莊嚴。莊嚴這個形象,第一眼就讓我了解到了上個年代(就差不多思品書里執(zhí)意要教導(dǎo)的那些青年人群)那些“社會青年”的二流子形象。他仿佛就是那些人的一個小投影。出場時就頂著一頭黃發(fā),鼻孔里還塞著一卷止鼻血的紙巾,讓人看了就啼笑皆非,馬上聯(lián)想到這家伙耍著滑稽的猴拳和人對打的場面。然而他其實不是被別人欺負的,而是給他繼父教訓(xùn)的;這些行為也并不是他自己想去做出的,而是一種悲哀的宣泄和反抗。
他在開始面對自己的生父莊大林時總是要這要那,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這并不過分。他想去市里最豪華的銀星大酒店,并在酒店里裝模作樣地給侍者“小費”,從他的角度來講,其實并不是他學(xué)著別人那樣做而享受到揮金如土的那一霎那的快感,而是別人有的東西他沒有?!拔覜]有一個完整的家,所以其他方面別人有的東西我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呵呵,那我也要有?!边@么一想,我頓覺有些心酸。多么可憐的孩子,打小沒見過父親幾面,后來母親有了別的男人,自己就成了繼父的孩子,在學(xué)校里還被人嘲笑。
莊嚴是個調(diào)皮的孩子,沒錯。但是他的本性不壞,這一點從米燕找到的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來。他的那些折騰可以理解為以他自己的方式反抗,反抗父母的離婚,反抗他痛恨的繼父蘇克。但卻沒有人來開啟他的內(nèi)心,沒有人來疏導(dǎo)他的想法并作出解釋。只好一路走到黑。結(jié)果怎么樣呢?他被學(xué)校開除了。父親莊大林也因為他的變壞而對他的弟弟說出了“等你有了兒子,一天也別讓他離開你”的無奈話語。
莊嚴覺得他父母“可憐”,也不明白父母為什么要離婚。父母離婚這件事對莊嚴的心靈造成的傷害很大,加上在去往塔里木的路上“說話不算話”“沒有兌現(xiàn)承諾”的莊大林對他比較男人式的簡單和粗暴的教育,導(dǎo)致莊嚴一路上都在和父親鬧別扭,一直都生他父親的氣。莊大林讓莊嚴自己帶上背包在山路里走三十公里的懲罰(因為莊嚴毀了繼父蘇克所有的名貴的蘭花又不肯回去向蘇克道歉)的確有點粗暴,有點極端,但我并不反感。這至少比那些動不動就毆打孩子的家長強得多。并且在莊嚴說出是父親不守信用,不按時回去看他后,莊大林身體力行地坦然接受了“收拾”——自己也帶著背包沿著沙漠公路走上三十公里的路程,這開始打動了兒子,要做個負責任的男人。
后來,在路上莊嚴幸運地碰到了孩子王(教師)曉月姐。作為一位孕婦,曉月帶著一顆慈愛之心開始開導(dǎo)這個走上歧途的孩子。于是莊嚴逐漸變得有責任、有擔當,變成了一個會關(guān)心人的男子漢。知道曉月姐丈夫失蹤,家人不能團聚的消息后,他滿臉懊喪;當曉月姐有生命危險急需輸血時,他未滿年齡也焦急地想要獻血;車子沒了機油,父子又因為承諾需將大林的徒弟黑子的結(jié)婚戒指按時送達,這時莊嚴一點兒也不嬌氣,又是步行三十多公里,在兩人的咬牙堅持下終于讓黑子取到了結(jié)婚戒指。
最后父親莊大林看著兒子追趕汽車送戒指的背影,欣慰地咧開了嘴,影片在此落下帷幕。
從莊嚴的家,烏魯木齊到塔里木的500多公里路,既是莊嚴的一段成長歷程,也是莊大林自己對家庭對感情的尋找過程??赐赀@部影片,我覺得自己仿佛瞬間長大了一些,還更“男人”了一些。這部片子里的男人是真正的男人,大西北培育出了這樣偉大而又平凡的男人,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男人,要有擔當,要負責任,要信守承諾,還要堅強。生活中要做到這些不容易,但如果你去做了,你就已經(jīng)踏上了這樣的一場旅程。這將是——“男人”的歷程。
男人上路電影中小學(xué)觀后感2
當《男人上路》這部電影開始放映時,底下便有竊竊私語,不為別的,只因為它那久遠的鏡頭、樸素的穿著以及一位位平民版的演員。不久我聽到了一段“悄悄話”:“這么難看的電影!“這簡直是浪費我們時間!”“是呀,是呀!”從此可見我們起初對本影片的印象是極差的。但是電影結(jié)束后,卻不再有這種聲音了,更多的是來自內(nèi)心的一種感慨,因為我們的心已經(jīng)被這部影片深深地打動了。
再次回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莊嚴”這個角色,因為他一出場就是一個非主流的讓人頭疼的孩子,連我們這些在場外的觀眾看得都有一些牙癢癢,再后來他的“虛榮”“撒謊”“不禮貌”也讓我討厭萬分。但為什么要寫他呢?因為我覺得他很像我們——處在青春期的學(xué)生。
還記得電影里有一段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王曉月說:“莊嚴之所以這樣,因為他處在青春期,他很愛她的父母,但他不知道他的父母愛不愛他。”莊大林:“那還用說嘛?是我兒子,我當然愛他!”王曉月:“但你有親口跟他說過嗎?”這段對話也許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是十分可笑的,因為他們認為父母愛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眾所周知的事,但不要忘了莊嚴是個父母離異的孩子,他一直在抗拒這個事實,但同時作為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心是敏感的,是脆弱的,因此他才會懷疑自己的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才會與他們產(chǎn)生隔閡。
莊嚴就是青春期孩子的代表,是渴望被父母疼愛,渴望有一個幸福家庭,因而才會變得如此敏感、脆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為此感到自卑,才會與同學(xué)打架,才會去網(wǎng)吧,才會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書。我想莊嚴這么做,一是因為他在抗拒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的生活狀況,所以才被這些不良行為所誘惑而墮落;二是因為他很可能是為了引起父母對他的注意,想從中獲得一些安慰,所以他的行為才會如此極端。這些行為看起來多么幼稚,多么令人厭惡,但這都源于一個孩子的不安與敏感。
電影中出現(xiàn)了一個角色叫做王曉月,她是個老師,懷著身孕來塔里木尋找她的丈夫,她是一位勇敢堅毅的女性,同時她在劇中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引領(lǐng)莊嚴成長。在莊嚴與莊大林鬧矛盾的時候,正是因為有了她的開導(dǎo),才使莊嚴真正明白了母親的重要,以及父母是多么疼愛他,讓他那顆敏感的心感到一絲溫暖;也正是因為她,莊嚴最后才會扶起自己的父親在路上行走,打開了他對父母的那顆心結(jié),真正擺脫了青春叛逆的枷鎖。
正如莊大林所說:“這車依舊不變,但這娃娃卻變了許多……弟弟,千萬不要離開你的孩子一步!”是了,最后我想說的是,每個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一份來自父母無微不至的愛。
男人上路電影中小學(xué)觀后感3
剛開始看《男人上路》這部電影時,我是很不屑的。一開場,那七十年代的音畫風(fēng)格,顯得些許粗糙,雜音頗多,這令我倍感不耐煩。但是漸漸地發(fā)現(xiàn),那看似粗制濫造的配音與畫面,看似老土乏味的劇情,卻震撼了我的心靈。
在新疆油田通往中原的小道上,莊大林開著車匆匆跋涉一千公里趕回家看兒子。那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龐、深邃焦灼的眼神,一下子就觸動了我們的心。莊大林是個很苦的人,老婆米燕婚內(nèi)出軌,兒子莊嚴離經(jīng)叛道,像個小混混一樣曠課、打架、染頭、攀比,一副看破了紅塵似的自大模樣。不僅如此,莊嚴還極度厭惡他的家庭。可莊大林和隨行孕婦、教師王曉月卻用心良苦、不知疲倦地開導(dǎo)、教育他。莊大林用的是極端方式,是在“狂風(fēng)暴雨”中訓(xùn)練出莊嚴的責任感;而曉月用的是平起平坐的溝通方式,是在“和風(fēng)細雨”中潛移默化著莊嚴的愛心。這使本讓我們以為無可救藥的莊嚴漸漸地懂得了在成長路上該如何去愛,如何去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真正的男人。
從前的莊嚴是一個愛撒謊、愛敗家、愛干一切出格卻自認為正確的少年,那時的他,不羈、叛逆,連在屏幕外的我也覺得他是欠扁。但當莊嚴轉(zhuǎn)變?yōu)橐粋€明事理、懂得關(guān)心人、有擔當?shù)拇竽泻r,我開始為他的茁壯成長而感動。
曉月說,莊嚴是個青春期的孩子,他要的只是你(莊大林)的愛與關(guān)心。電影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特寫了正處在青春期的莊嚴,把他身上所有的缺點放大,然后展現(xiàn)給觀眾,令觀眾深思:父母應(yīng)該如何用自己的愛去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孩子應(yīng)該如何負責任地對待自己的成長。看了電影,反觀自己,原來,青春期的我們像一只刺猬,內(nèi)心柔軟卻總是弓起身子,以一種渾身是刺的姿態(tài)戒備地對待這個世界。對自己最親的人,我們用的是不耐煩的話語和不屑的白眼,我們把他們用諄諄的教誨,細細的關(guān)心編織起來的擔憂與牽掛統(tǒng)統(tǒng)拒之門外;而對于其他人,為了謀一己私利,我們也時常帶著古時后宮三千佳麗勾心斗角的心思,做出讓他人尷尬心痛的`事情。我們有時也像莊嚴那樣,會為了生活看起來更“圓滿”或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和地位而去編造一些易碎的謊言。即便你如何費盡心思地去圓這個謊,也只不過是在玻璃外邊包上一層紙,但它依舊易碎,而你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動歪腦筋,去一次又一次地違背初衷說出那些虛假的話語。于是乎,你永遠只會擁有一顆瑟瑟發(fā)抖的、敏感而脆弱的心。影片《男人上路》中的莊嚴重重地給了我們一記耳光,喚醒了我們:如何成長,如何上路。
如何成長?如何上路?莊嚴獨自走在新疆戈壁的小道上的堅持,是成長,是上路;莊嚴明白李家強哥哥可能回不來時的擔憂,是成長,是上路;莊嚴爭著搶著為曉月獻血時的毅然,是成長,是上路;莊嚴扶著父親跌跌撞撞走出叢林,帶上結(jié)婚戒指趕到父親的徒弟的婚禮現(xiàn)場時的執(zhí)著,是成長,是上路……而我們也處在跌跌撞撞地走向成長的這個節(jié)點上。我們的成長,就是要主動地褪去身上的刺,如鳳凰涅槃般重生,以一種新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要和善,卻不能一味忍讓;要堅強,卻不能像沒有生命的鋼鐵一般堅硬冰冷;要自信,卻不能狂妄到天下唯我最大的境地。我們的成長,就是敞開心扉,以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去迎接這個世界。社會它從來不乏謊言,只是你能否做到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說出真話罷了。
影片中的莊嚴,最終成為了一個真男人。其實作為女生的我認為,男人需上路,女性也要“巾幗不讓須眉”。血性和灑脫,堅毅和剛強,不僅只是男人的代名詞。它們代表的是一種果敢的魄力、堅定的意志和對于生活瀟灑豪放而又不失嚴謹?shù)膽B(tài)度。都說“男人如鋼,女人如水”,但水的最高境界是以柔克剛。作為女生,我們斷然不能有公主病和玻璃心,也萬不能逞英雄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要有“不喧嘩,自有聲”的一種氣質(zhì),學(xué)習(xí)能勝于寧靜致遠,鍛煉能勝于堅持不懈。要有“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和適應(yīng)性,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男人上路電影中小學(xué)觀后感3篇 上學(xué)路上電影完整觀后感版相關(guān)文章:
★ 2022平安行中小學(xué)觀后感范文_平安行優(yōu)秀心得體會最新3篇 平安行觀后感
★ 9月1日開學(xué)第一課中小學(xué)生的觀后感作文2022年7篇
★ 電影《第一書記》個人精選觀后感作文3篇 第一書記的觀后感作文
★ 電影建黨偉業(yè)個人觀后感3篇 建黨偉業(yè)電影觀后心得
★ 看電影《捉妖記》的優(yōu)秀觀后感范文3篇 捉妖記二的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