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太空授課》觀后感12篇 太空授課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太空授課》觀后感1
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課已經圓滿落幕。在大多數孩子都還在細細回味這堂生動的太空授課帶來的樂趣時,或許很少人會想到,究竟還有多少孩子沒有機會參加這堂課。
在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享受著現代化帶來的學習樂趣時,一些山大溝深的山區(qū),還有不少孩子需要翻越幾座山才能帶著干糧步行到學校,而因師資和教室匱乏,在不少地區(qū)甚至還存在一些二、三、四年級同班一起上課的復式班,二年級上完課復習,老師再給三年級上課,之后是四年級……
對他們來說,一本嶄新的作業(yè)本、書本都已經算得上奢侈品。在這樣的條件下,你很難想象他們能夠像城里孩子那樣,坐在明亮的現代化教室里,興致勃勃的看著精彩的太空授課。
太空授課,也讓能問出“iPad可以吃嗎”問題的他們,成為被“最高講臺”拋棄的那一批人。所有這一切,無容置疑,都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導致的。而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一責任推卸給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和地域差異的中國現狀。
造成這種現象,我們缺少的不是資金,也不是統(tǒng)籌兼顧、實現教育平衡的調控手段和能力,而是徹底實現教育公平的決心和勇氣。
教育需要改革,所有的孩子都不能被拋棄,尤其是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對于他們來說,讀書也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成為被現代化拋棄的一代。因為拋棄他們,我們失去的不只是那些貧困地區(qū)的未來,更是整個民族的未來。
《太空授課》觀后感2
今天,我在學校上了一趟非常特殊的課,這堂課的老師遠在距離我們300多公里的浩瀚太空中。這位老師就是神舟十號的女航天員王亞平老師。
雖然這堂課主講老師是王亞平老師,但是神舟十號的另外兩名航天員聶海勝和張曉光叔叔都有為這堂特殊的課程出力。
以前我就知道太空是一個無重力的狀態(tài),但是無重力究竟是一個什么樣子呢?我一直都不知道,今天終于有機會看看三位航天員在無重力狀態(tài)下的樣子了,我抱著期待的心情開始認真地聽課。
課程的一開始,聶海勝叔叔給我們表演了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只見他先在天宮一號實驗艙內站穩(wěn),然后兩腳往上一收,做出一個打坐的動作,但是出乎意料地,他不僅沒摔在地上,還穩(wěn)穩(wěn)地往上漂浮了起來!接著王亞平老師只用一只手指,輕輕推了一下正在漂浮的聶海勝叔叔,聶叔叔就在空中翻起了筋斗!實在太神奇!王亞平老師這樣的神功,看得同學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原來這就是太空中失重狀態(tài)下,航天員平時活動的樣子呀!每個人都身輕如燕,還能輕而易舉地拿起很重的東西,省下了不少力氣,真是讓人羨慕!
太空授課接下來的實驗,雖然我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理,可是有趣的實驗看得我津津有味,真想快點長大,學習這其中的道理,然后就像神舟十號的三位航天員一樣,飛上太空,感受一下無重力的狀態(tài)!
《太空授課》觀后感3
今天慕名看了太空授課視頻。
說實話本來對物理很感興趣的,經?;孟肟梢栽谝粋€灰暗的大教室里,拉上窗簾,點一盞燈,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實驗。但現實無奈,只能把這種喜歡融進一串串公式和鮮紅鮮紅的分數中。
今天 王亞平老師在太空中演示的五個物理實驗還是給了我小小的震撼,讓我忍不住驚嘆世界的奇妙。
我最喜歡王亞平老師做的水球試驗,十分神奇。在失重的太空中,就這樣輕易地注成了一個水球,那么亮,那么美,當紅色的液體慢慢滲入,如絲如紗縷縷飄散開來,漸漸一個紅色的水晶球就出現在了大家面前,像某個遙遠星際的一顆孤獨而美麗的生命,
神奇的實驗讓我驚嘆,宇航員的人格魅力更讓我折服,尤其是王亞平老師,二十三歲就開始訓練,辛苦了十年,終于飛上了夢寐以求的太空,一個女子,多么讓人欽佩。她的談吐那么文雅,舉止投足間充滿了自信,且洋溢著力量和智慧,有那么漂亮,簡直是中華民族的“仙女”!我為她驕傲!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飄灑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辰,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笨v然渺小,也要活得偉大。
《太空授課》觀后感4
神十飛天,太空對接,美女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云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
其實,太空授課并不是我國航天員的首創(chuàng)。早在1986年,美國“挑戰(zhàn)者”號就曾經制定了“教師在太空”計劃,女教師考利夫被幸運選中。然而,事與愿違,不僅考利夫沒能順利實現太空發(fā)聲,就連“挑戰(zhàn)者”號因意外爆炸,成為了太空實驗的犧牲品。時隔21年之后,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再戰(zhàn)太空,并在“奮進”號內講授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太空第一課”。盡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但是,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啟了人類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fā)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
《太空授課》觀后感5
神十發(fā)射成功了,還有一位授課老師,王亞平王老師,這是第一次授課。
我發(fā)現王老師非??蓯邸K龔乃飻D出來一滴水,說必須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還以為會是什么神秘道具呢。結果王老師張開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真是好玩哪!
這個有趣的插曲過后,王老師又將一個金屬圈從水袋中取出來,這時我們發(fā)現本來空空的圓圈內居然有了一層水潤潤的薄膜,使得整個金屬圈好像一個不穩(wěn)定的放大鏡或古代女人梳妝的鏡子一樣。如果放大鏡是這樣做出來的該多有意思!
這次太空展示的實驗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平凡物理的美妙之處,而且也了解到了有關太空的一些知識,見識到了這些神秘的知識,加強了我對“太空夢”的興趣。
在這次神十天宮一號上的太空授課中,航天員進行的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并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而我,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這次神舟10號太空授課,女航天員王亞平作文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在神舟十號的授課中,讓我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了解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看了這次神十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后,我學到了許多太空知識,我真開心!
《太空授課》觀后感6
20xx年6月20日十點整,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從十點開始,我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號”的航天員們在遠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宮艙內給我們上了太空第一課,讓我們了解了神奇的太空一些奇特的失重現象!全神貫注地看完了王亞平阿姨的太空演示后,我的心情很激動!多么神奇的太空失重現象?。≡诘厍蛏喜荒軐崿F的事情,在太空中輕而易舉就能做到!比如:聶海勝叔叔輕松地就翻了個大跟頭,像一個武林高手!還有,用一個支撐架把小球繞在一根線上,輕輕地碰一下小球,它就會做圓周運動;但在地球上,這樣操作時,小球就會反復地來回擺動,多么奇特的現象啊!陀螺的實驗更令我驚奇!一個靜止的陀螺用手指稍微碰一下,它就會翻滾著向前轉動。這在地球上,根本是無法實現的,除非這個陀螺被施了巴拉拉魔法!王亞平阿姨演示的“喝水”的過程也是非常有趣的。她從飲水袋中擠出一個晶瑩剔透的小水滴,然后輕輕一吸,就把水滴“喝”了下去。還有那神奇的水膜竟然能吸住一個中國結;透明的水球可以做一個透鏡;當向水球內注入兩個小氣泡時小氣泡是獨立存在的,再注入紅色的液體時,透明的水球竟變成了一個漂亮的紅色的水球!這是多么美妙的現象??!這次太空授課的很多物理知識我還都不了解,只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將來也要去太空探索奧秘!
《太空授課》觀后感7
今天是一個讓人激動的日子,更是中華人民值得驕傲的一天。因為我們即將會上一節(jié)非比尋常的課程——神舟十號太空授課。在清晰的'電腦畫面上,我們能看到三位偉大的航天員正準備給我們上一節(jié)生動有趣的太空課程。在僅有的40分鐘里,航天員們卻只有用了簡單的5個小實驗來讓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的變化以及它變化的原理。分別有水膜實驗、陀螺實驗.....
就讓我知道原來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能做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水球實驗了!首先,用一個類似放大鏡大小的環(huán),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里,拿出來時竟成為了一個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針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說,水球一定會爆開來。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卻“毫發(fā)未傷”,這對于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奇跡!這讓觀眾們都看得目瞪口呆。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現在只能在遠隔千里的電視屏幕上觀看太空授課,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身上太空,與授課老師面對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樂趣。
《太空授課》觀后感8
今天,我看了王亞萍老師的太空授課,“一指神功”、“懸空打坐”、“魔幻水晶”……有趣極了。王亞萍老師一會兒成了身輕如燕的武林高手,一會兒又成了變幻多端的魔術師,把我?guī)нM了奇妙的太空世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王亞萍老師拿金屬圈做水膜和水球的那一段了。
王亞萍老師先拿出個金屬圈,放在水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來,就出現了一個水膜。王亞萍老師把這個水膜來回搖動,哇,真是太神奇了,水膜竟然沒有破!不過,這還不算什么,我來給大家講述更神奇的吧。
接下來,王亞萍老師把水注入水膜中,我心想:這球會不會破呢?破了之后水會不會亂飛呀?不過,得先瞧瞧再說。亞萍老師一直在專心致志地注水。呀,水膜變成水球啦。我興奮極了,可總覺得這水球太小了,我一口就可以吞下了。接著,亞萍老師又往水球里注入紅色液體,我一想到剛才想法,要吞下水球,我就想吐!可等紅色液體擴散后,那“水晶球”也不遜吧!就像電影《逆世界》里的紅色水晶球似的。我想,要是通過紅色水晶球,穿越到不同的時空世界哪多好呀。
這些事在地球上是做不到的,我真想親自做一遍。從明天開始,不,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長大以后,也上太空去遨游游,征服太空,實現我的太空夢,實現中國夢!
《太空授課》觀后感9
神舟十號飛船20xx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道飛行十五天,并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神舟十號發(fā)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3億顆緊張的心,帶回來的卻是1億滴喜悅的淚水!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期待神舟十號回歸的那一天。
神舟十號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的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后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的對接,并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實驗。對接完成之后的任務將是打造太空實驗室。任務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
這將是飛船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科技集團神舟十號飛船總設計張柏楠表示,重點是解決空間站建設中的這些關鍵技術,通過天宮一號的飛行來發(fā)現、解決、驗證在空間站建設遠營中可能遇見的問題,這是我們當前的一個重點,所以“神舟十號”的任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任務。
我為我們的科學家感到驕傲,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我作為一名初中生,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為祖國做出貢獻,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太空授課》觀后感10
考試結束后,我無聊地躺在沙發(fā)上打發(fā)時間,干點什么好呢?對了,太空授課,老師在廣播上推薦觀看的太空授課!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輸入文字。
屏幕上,45分鐘的太空教學已經開始,王亞平老師通過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實驗,把我們帶進一個全新的太空環(huán)境。溫柔的語調,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讓屏幕前的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聚精會神。通過觀看這次太空授課,我也頗有感觸。
在所有實驗,屬水球實驗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從一個水膜慢慢變成飽滿的水球,再漸變成淡紅色的水球,由于表明張力的增強,這些在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實驗卻能在神十飛船里輕松進行。
在欣賞太空實驗的同時,我也不得不感嘆人類科技的神奇奧秘。20xx年美國宇航員摩根第一次給人類在太空站里講課,但她的課堂內容僅限于宇航員的日常生活以及回答現場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今天,我們中國也有了自己的太空老師,課堂內容也豐富多彩,我由衷地感想所有為了祖國太空事業(yè)而奉獻出一生的所有科學家,也祝愿中國以及全世界的航天事業(yè)能更加輝煌!
《太空授課》觀后感11
自3名航天員于6月13日進駐天宮一號后,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陸續(xù)開展。其中,即將進行的首次太空授課受到廣泛關注。
神舟十號發(fā)射成功了,這次,神舟十號依然帶了一名女宇航員上天,還首次進行了一次太空授課。
我們看到神奇的表面張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制造出奇妙的現象,真讓人耳目一新。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動;小陀螺會翻著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跟頭自然停止翻滾,地球就是這樣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狀態(tài),太空像個大大的荷葉,可以接住露珠。
失重的實驗,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見著變化,那種奇妙感便更加直觀。太空照片看見了,太空對話實現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見,天地間太空講課交流竟然也實現了!驚嘆!
我們都專心的看著神舟十號的航天員王亞平在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最后還與地面師生雙向互動交流。我覺得這是我上過最有趣的的課,這次太空授課讓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知識,我覺得非常的開心。
《太空授課》觀后感12
今天今天上午在我們學校的會議室里四、五、六年級的全體師生觀看了由神州十號飛船中女航天員王亞平在離地球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上給所有中小學生上的一堂課。 日記
此次太空授課意義非凡,不僅體現出了國家對中小學生的關愛和我國在航天事業(yè)進步很大,證明了中國學生好學、好問,求知欲望強。
這次太空授課王亞平任主講,聶海勝任助教,張曉光任攝像員。三位宇航員配合十分默契。王亞平老師面帶微笑,講的繪聲繪色,十分動人。有時還會說幾個小笑話,讓我們更能理解其中的奧秘。有時又通過幾個簡單的小實驗讓們親眼見證了地球上與太空失重環(huán)境奇妙的差別,各種各樣奇妙的實驗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太空授課的成功,是宇航員和地面工作人員精心準備,密切合作的結果,是以進的航天技術為保障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將來肩負著建設祖國、發(fā)展祖國的重任,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好好學習,積累知識。去探索發(fā)現宇宙的奧秘、地球的奧秘造服人民群眾。讓全世界都能傾聽到中國的好聲音,讓中國夢偉遞到更遙遠的地方。把中國變強大起來,不再被別的國家所欺負。
通過這次的太空授課,我不僅認識空中奇特的物理奧秘,還讓我對今后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和自信。謝謝王亞平老師的精彩授課。
《太空授課》觀后感12篇 太空授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 央視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后感參考7篇 天宮一號太空授課觀后感
★ 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后感感悟2022【3篇】 中國空間站太空授課觀后感怎么寫
★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感經典范文6篇(開學第一課太空課堂讀后感)
★ 2022神舟十三號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后感7篇 神舟12號飛入太空觀后感
★ 2022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后感7篇(天宮課堂中國空間站第1期觀后感)
★ 神州十三號第二次太空授課直播觀后感7篇(神舟十號科普教育活動太空授課觀后感)
★ 太空授課天宮課堂第二課觀后感2022【3篇】 天宮13號太空授課直播觀后感
★ 2022“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直播觀后感7篇 年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感想
★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后感3篇(天宮二號太空授課)
★ 2022神舟十三號第二次太空授課觀后感7篇(神舟12號飛入太空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