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9篇 水滸傳讀后感,供大家品鑒。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1
提到吳用,很多人會想到一句諺語——梁山泊的軍師——無(吳)用!其實,說到吳用,就說起無用,而吳用怎會無用?
起初,吳用這個智多星先是與托塔天王晁蓋聯(lián)手,他們一行七人智取生辰綱后,上了梁山,待宋江哥哥坐了第二把交椅,相繼晁蓋又被史文龍放箭射死,眾人推宋江坐第一把交椅,他當然想坐,可晁蓋的遺囑是:“誰殺死史文龍,誰就是梁山之主!”自不能違背。這時候呢?吳用怎么辦?他站了出來說:“當今能殺死史文龍者,還有一人,玉麒麟盧俊義?!碑斎?,想得他也不容易,吳用又用一法,得他與盧員外與身邊的燕青,史文龍被殺后,盧俊義是才入伙的將領,豈敢爭?幾經(jīng)推讓,后來商定,一人取東昌,一人取東平,先得者為山主,宋江未有進展,從盧俊義處換來吳用,經(jīng)指點,大勝東平,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從此,當然也不會薄待吳用,宋江拜他為軍師,讓他為梁山第三。有此殊榮,自然也不簡單!
可見,除了光要有頭腦,會想辦法,當然也要有些正義與義氣,否則,當年吳用怎成了梁山好漢,又怎成了水泊軍師呢!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2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陷害的英雄故事。
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對大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后,對高逑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總上吊自殺這也是忠。
一個“義”字,包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端疂G傳》中一百單八將甘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
義,可以解釋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強烈的正義感告訴他們是與非。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他們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jīng)凍結,只是他們的靈魂與社會上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義”滲透了我們的生活。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冽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中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傳,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3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內容寫的是當時社會黑暗,官府腐敗,地痞流氓和官府串通,欺壓老百姓,官逼民反,農民被迫爆發(fā)出了自己的力量,走向反抗的道路。故事的情節(jié)描述的跌宕起伏,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是一代佳品。
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受到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故事。讀完此書,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和“義”。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里的情節(jié):當時林沖被發(fā)配滄州,差點被兩個衙役結果了性命,最后多虧魯智深一路跟蹤,拔刀相助,救出林沖。本以為很平安,可朝廷又讓林沖看管滄州城外的山神廟,陸虞侯等也暗自跟蹤過來。在山神廟,當時天下著大雪,刮著大風,林沖要去買酒,保暖身體,回來的路上,偶爾聽見陸虞侯和富安設計圈套害自己,最終林沖被逼殺他們。這不就是“忠”和“義”嗎?
令人崇敬的好漢們哪,我將銘記你們于心;令人發(fā)指的小人們哪,我將憎恨你們到死;可歌可贊的巾幗女哪,我將敬佩你們千年;梁山泊的一百單八將,你們?yōu)榱俗杂?,為了擺脫軍官的束縛,無畏地抗擊,勇敢地殺敵,無論你們成功與否,我都是為你們加油打氣的支持者。祝君好運!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4
水滸傳之“智多星”吳用
書名:《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故事情節(jié)]
1.智取生辰綱托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赤發(fā)鬼劉唐,白日鼠白勝,入云龍公孫勝,阮氏三雄等七人,想出這辦法的是吳用。
2.多次為宋江想出辦法,取得人才包括盧俊義,燕青,呼延灼,關勝,秦明,柴進,董平,扈三娘等人。
3.為梁山出謀劃策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5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四大名著的《水滸傳》。讀了這本書讓我熱血沸騰。
故事內容有:武松醉打蔣門神、手刃潘金蓮等,其中最讓我驚心動魄的故事是“武松打虎”。故事內容是:武松來到一個酒店喝酒,然后店小二告訴了武松,景陽岡上有一只老虎,然后武松拿著哨棒來到了景陽岡,看到了老虎突然從洞里跑出并撲過來,武松一閃,閃過去,老虎尾巴又一甩,武松躲到老虎后面,他不怕危險,奮起一擊一棒打在老虎的頭上,只見老虎瞬間倒地,武松沒有放松警惕,非常害怕,他鼓起勇氣把手放在老虎的鼻子下,老虎已經(jīng)沒有了氣息。武松坐在地下,這才松了一口氣。
武松打虎這件事被傳到各地,所有人都說他有勇氣。
武松的勇氣深深的鼓舞著我。記得有一次奶奶去洗澡,我一個人呆在家里,忽然有一個人敲門,我非常害怕,但我想起武松,讓我心里冷靜的多了。我并沒有開門,然后那個人走了,我靜靜地等待,沒想到那個人又回來了,我的心又在撲通撲通跳,然后問自己該怎么辦,忽然我想到一個好辦法,用電話打給110,我剛要打110,奶奶回來了,原來那個人是送快遞的。
自從我看了武松打虎這個故事,我便有了許多勇氣。
這一次有驚無險,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長大了,這一切都是武松所給我的。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6
中國有四大古典名著,分別是:《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說起《水滸傳》,大家便會想到《林沖雪夜上梁山》《武松打虎》《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等等,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這些人物故事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有著揮之不去的記憶。
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但是,一部流行于世的經(jīng)典小說必有它獨特的魅力和特點。我懷著一種好奇和求知的心情翻開《水滸傳》。立即就被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所深深吸引。一個個鮮活,仗義而又不失英雄氣概的人物,一段段精彩而又不失經(jīng)典的故事情節(jié),都會讓我深深地折服,久久地不能忘懷:足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性格暴烈的“黑旋風”李逵……
讀完這部舉世名著,讓我感慨頗多。貫穿全小說的是“忠”和“義”?!爸摇笔菍遥H人,朋友的信任與尊重。像宋江,在重重的利誘之下,只為效忠于國,對人民秋毫無犯,但卻被奸臣所害。讀到這里我不禁為之惋惜?!傲x”字包括了許多內容,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是小義,為人民,國家,除暴安良,這是大義。我認為小說中最能體現(xiàn)“義”的就是“黑旋風”李逵。他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但他卻能路見不平,拔“斧”相助,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讀了這本書,讓我對那個年代的人物和社會背景有了具體的了解,對“忠”和“義”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四大名著是祖國燦爛的文化瑰寶。我們要多讀這些好書,讓中國的燦爛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揚。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7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合作而寫成的。《三國演義》主要寫的是神秘而有趣的戰(zhàn)爭,場面宏大,波瀾壯觀?!端疂G傳》主要是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書中有一百零八個好漢,他們個個性格鮮明,光彩照人。水滸英雄中的李逵、魯智深、武松、林沖等人,跟《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一樣,家喻戶曉,長期活在人們心中。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武松。
武松武藝高強,性格剛烈。武松在作者筆下是力和勇的化身,他有超人的大力、大勇。景陽崗打虎是《水滸傳》中最精彩的章節(jié)之一,也最能表現(xiàn)武松的力和勇。上崗打虎之前武松先去喝酒,一般人喝兩三碗便醉了,而武松一連喝了十八碗而不曾倒,同時還吃了四斤牛肉。這讓我們想,如此酒量和飯量的大漢,有可能把老虎打敗。當他在大青石上睡覺時,一只大老虎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大老虎進攻時一撲、一掀、一剪,而武松毫不畏懼,表現(xiàn)得非常機敏,干凈利落地一躲、兩閃。過了一會兒,武松見可以出手了,便轉入進攻。他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向老虎打去,沒想到慌忙中打在枯樹上,將哨棒打折了。于是他丟掉半截棒子,赤手空拳打老虎。他兩只手按住老虎,把腳放在老虎臉上,又把老虎頭按到黃泥坑中,提起鐵錘般的拳頭,又給了老虎五七十拳。將老虎打得不能動彈了,武松怕老虎沒死,又拿根斷棒把它打了一頓。這便體現(xiàn)了武松的力和勇,他超人的神威和武藝真是令人佩服。
武松還敢做敢當,不連累人,光明磊落。例如,當他得知哥哥被西門慶和潘金蓮害死時,決心報仇。他先去官府告狀,他相信官府會主持公道。最后告狀不行,他便親手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然后便去自首。從這兒可以看出他敢做敢當,光明磊落的一面。
《水滸傳》這本書很好看,寫得很精彩。除了武松,書中還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形象,像李逵、魯智深、林沖等,都非常吸引人,值得我們去閱讀。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8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北宋末期,宋江、晁蓋等人建立水滸寨,與江湖好漢們結為兄弟,一同上山聚義。由于晁蓋在曾頭市中箭,宋江成為寨主。他們受了招安,向北宋朝廷投降。經(jīng)過平王慶、田虎,消滅方臘后,一百零八位好漢僅剩二十七位。余下的人卻被奸臣陷害,這隊轟轟烈烈的起義軍竟落了個悲壯的下場。
讀了《水滸傳》后,我認為宋江這個山寨之主,有三點做的不是很好。
其一,宋江投降招安的綱領路線,不是一條好路線。
北宋小朝廷是一個十分昏庸的王朝。不僅這個“君”是昏君,天子的手下寵臣,還全都是奸臣,陷害忠良,重用小人。宋江若投降,后果就會使被奸臣陷害,只能落得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若是像李逵一樣,嚷嚷著“奪位當皇帝”,以宋江的軍事力量,有可能成功,但他與方臘,卻不免會有一場惡戰(zhàn)。想當皇帝的,又會有好幾個,但皇帝位子只有一個。怎么辦?那就只好打!剩一個為止。然而,宋江卻沒有當皇帝的魄力,他便只好選擇了投降。投降又有什么好處呢?無非就是想青史留名嘛!如果當好了皇帝,國泰民安,救民眾于水深火熱之中,百姓還會感激你的!
其二,宋江把“忠孝節(jié)義”四字看得過重,導致他起義失敗。
自從孔子主張道學后,“忠孝節(jié)義”四字已經(jīng)變得比生命還重要了。然而,古話說得好:物極必反?!爸倚⒐?jié)義”泛濫的背后,禁錮了不少人才的思想,演繹了不少悲劇故事,不少人被活活“憋”死?!爸灰犜挼娘埻?,不要叛逆的人才”,成了封建主義者的宗旨。宋江也走不出這個“老框架”,當了以“忠孝節(jié)義”為代表的封建思想的犧牲者。歷,當了皇帝,成就霸業(yè)的人,都不怎么講“忠孝節(jié)義”。例如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置自己的女婿的兒子——周靜帝的生死而不管,還將他殺害,并沒有什么道學精神?!爸倚⒐?jié)義”可以用,但也要注意用法與輕重。如果像宋江這樣用,死心塌地的投降招安,那就是“愚忠”。宋江只是梁山泊中的一個小小草寇,就把“忠孝節(jié)義”放得如此高,豈不犯傻?
其三,宋江打方臘,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打仗有兩個目的:第一,擴大自己的地盤,充實自己的兵馬;第二,使別人降服自己。如果像宋江打方臘,人馬從一百零八人減到二十七人,帶著一群殘兵敗將,跑回去領賞,那就是拿自己的隊伍開玩笑。打方臘,實質上也是從招安開始的。投降,相當于去當朝廷的走狗。走狗的任務,就是幫獵人逮獵物。以盜治盜,這種封建統(tǒng)治者的慣用伎倆,宋江竟糊涂到看不出來?
宋江犯的以上三個錯誤,基本上就是他起義失敗的原因。如果一味地只知道像綿羊一般,任由奸臣們這批狼宰割,除了兔死狗烹這個下場外,別無選擇。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9
《水滸傳》時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成書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詩。它以發(fā)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敘述了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眾對統(tǒng)治者階級的反抗斗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的優(yōu)勢,在中國文學占有崇高地位,對后代文學具有深遠影響。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tǒng)一連貫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fā)展過程。
《水滸傳》充滿了官逼民反的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說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xiàn)了北宋末年政治、奸臣當?shù)馈⒚癫涣纳纳鐣婷?,在封建社會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對于社會黑暗面的揭露,是隨著長篇小說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xiàn)。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寫成的長篇小說,它標志著古代通俗小說語言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活潑,極富表現(xiàn)力,充滿生活氣息。無論寫人敘事,還是描景狀物,其語言或細膩,或簡潔,或夸張,或明快,都顯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國古代長篇小說中,《水滸傳》是運用日常口語達到爐火純青藝術境界的典范。
《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范。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炳文學史冊。
有關《水滸傳》的讀后感共9篇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