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活著的讀后感作文3篇 關于活著的讀后感作文,供大家參閱。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1
余華——一個看上去樸素無華的作者,卻寫出了最最樸實但震撼人心的故事。
福貴悲慘的一生讓人覺的心酸,一個樂觀的人面對親人的不斷離去,力不從心的他也只能被現實折服,值得慶幸的是他沒有因此被打—倒和擊潰,依然屹立在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與靠全部積蓄買來的老黃牛相依為命著在黃昏的余暉中作者看到的是一位滿臉滄桑卻精神矍鑠的老人。
在他的一顰一笑中卻蘊藏著如此巨大的能量,在人生的道路上給人以鼓舞,從而認識到命運的殘酷所帶來的種種無奈,但在古代人定勝天概念的慫恿下,讓后人始終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正所謂飯飽思淫欲,一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的福貴也只能順應事物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加上對祖輩基業(yè)毫無顧忌的無休止揮霍,生活于紙醉金迷,燈紅酒綠中的福貴慢慢的走向失魂落魄,家業(yè)日暮途窮!從而逐漸走下繁榮的歷史舞臺在新時代的洪流中被沖刷著,永遠得不到翻身。
這種生活讓他心安理得,無所顧忌,就像書中說的:人是為自身而活著,不是為本身以外的事物而活!我無法理解這句話,社會環(huán)境的因素給我為物質金錢而奮斗的使命??墒俏颐靼祝蛟S等我到了不惑之年的時候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含義——人生最崇高的哲學!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2
這本書看完了,這確實是一本不需要書簽的書,對于想養(yǎng)成讀書習慣的人來說,十分推薦這本書,讀起來很流暢。
一本書一共有五篇自序,這還是第一次見。在日本自序中,余華談到了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切,創(chuàng)造了生離死別,創(chuàng)造了酸甜苦辣,并引用了賀知章的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對于某些事情的認識,確實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懂。就像對于讀完上面這首詩的感受,初中和現在相差深遠。而現在當我讀完《活著》的這本書時,感觸并不是很深,并沒有覺得這本書寫的有多么好,這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對于上一兩代人所遭受的苦難沒有切身體會的原因吧。
讀完之后大概有以下幾點感觸:福貴最大的幸運就是取了家珍這么好的妻子,這一點甚至改變了自己之前的擇偶觀;鳳霞因為生病變成啞巴真的是太可惜了,但是她第一次就相親成功我感覺還是比較意外的;有慶一定是一個超級可愛的孩子,如果當時能給他一只狗狗陪他玩,簡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了,畢竟綿羊和人類的互動還是很少的,感觸最深的就是福貴夸他跑步得第一名的時候,僅有的一次表揚,內心真得比有慶本人還要激動,這可能和自己的生活經歷有關系吧;鳳霞因為難產而去世,二喜因為工地事故而去世,苦根因為吃豆子而去世,這樣類似的事情回老家時也聽長輩提起過,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情確實。
只有回老家時,才能聽到長輩講述他們年輕時的苦難,表情狀態(tài)大都相似,臉上的皺紋快樂的游動著,和福貴一樣,精彩的講述著自己。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3
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悲慘得讓人的心一痛再痛,你不自覺地就會想:人為什么活著?人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為快樂?為追求?還是為什么?
年少時總為月缺花殘而傷感,也不時追問:人為什么活著?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閱歷的加深,繁瑣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讓我習慣,也似乎讓我麻木了,從此也不再思考這個問題。當讀到余華的《活著》時,這個問題又現腦海,突然頓悟,人活著,只為活著,僅此而已。
主人公經歷了一生的災難,所有的親人離他而去,他所擁有的也只有活著了。他一次次在絕望的邊緣徘徊,但是他卻有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tài)度。面對春生,這個昔日患難與共的朋友,今日間接害死自己兒子的仇人,他選擇了埋葬仇恨,即使是在絕境面前他依舊勸解朋友,要堅強地活著,只要活著,只為能夠活著。
和福貴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豈止用“幸福”二字來描繪,但生活有時總不能一帆風順,也會有許多的困難和挫折,有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然而想想福貴,他經歷了無盡的災難卻依舊感恩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福貴的差距,或許我們無法得到內心的升華,然而我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人生經歷的觀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樣的感慨!
不要再問活著是為什么,活著,就是因為活著。無論怎樣,生活總要繼續(xù),只要活著就好。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3篇 關于活著的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 錢鐘書的著作《圍城》的讀后感范文3篇 關于錢鐘書《圍城》的論文